哈爾施塔特文化

哈爾施塔特文化

哈徠爾施塔特文化,西歐和中歐的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因奧地利薩爾茨堡東南的哈爾施塔特遺址而得名。主要分佈於南斯拉夫、奧地利、波蘭西部、法國等地。該文化晚於骨灰瓮文化,早於拉登文化。

歷史發展


徠本身可分 4期,A、B兩期年代為公元前1000~前 750年,實際包括了骨灰瓮文化的內容,因此,晚近研究中的哈爾施塔特文化僅指其C、D期而言,年代大體為前750~前450年。
哈爾施塔特文化不僅已有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也有了商業。冶鐵業已達到較高水平,普遍發現熔爐、鑄范、礦渣。前期的主要遺物是青銅器,以別針最富特徵;後期鐵器取代了青銅器,遺物主要為劍、矛等鐵制武器。見有金製品及產於北歐的琥珀和來自南歐的工藝品等,證明這一文化已同各地發生貿易聯繫。該文化的居民屬凱爾特人,一般以哈爾施塔特文化為凱爾特鐵器文化的第一階段,其後的拉登文化為第二階段。

文化遺址


該文化的寨堡遺址發現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國符騰堡州的霍伊訥貝格遺址,它位於多瑙河上游一支流的岸邊台地上,佔地約4.5公頃。寨堡重建達12次,以箱式木棚為防禦設施,其間僅有一次採用土坯築牆。設有9 座望樓和兩個大門。可能受到南歐希臘的影響。堡內有方形木構房屋,設有冶鑄鐵和青銅的作坊,但無廳房和宮室建築。墓葬為火葬高□墓。晚期出現四輪戰車葬,主要用於酋長首領和其他高級人物,隨葬品為武器、馬具、飾物等,但未見馬骨。其中法國塞納河上游維克斯墓的墓主為一女性,屍體放於戰車之上,隨葬品中的青銅罐高1.9米,重達250公斤,是古代歐洲最大的鑄器之一。從墓葬規模和隨葬品的差別情況來看,當時社會已處于軍事民主制階段,但尚未產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