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壯士的結果 展開

壯士

漢語辭彙

壯士,漢語詞語,拼音是zhuàng shì,意思是勇士,心雄膽壯的人;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

出處


此乃於壯士,彪人也。——《晉書》
壯士十年歸。——《樂府麻集·木蘭詩》
壯士不死。——《史記·陳涉世家
田橫齊之壯士。——《資治通鑒
壯士從之。——《資治通鑒·唐紀》

英文解釋


a heroic man; a hero; a warrior;strong man

引證解釋


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勇士。如:狼牙山五壯士
①《戰國策·燕策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②《孔子家語·致思》:“子路治蒲,請見於 孔子曰:‘由願受教於夫子。’子曰:‘蒲其何如?’對曰:‘邑多壯士,又難治也。’”
③《史記·貨殖列傳》:“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者也。故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
④《北史·齊煬王憲傳》:“既至殿門,憲獨被引進。帝先伏壯士於別室,至即執之。憲辭色不撓,固自陳說。”
⑤《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賀蘭進明﹞懼師出且見襲,又忌巡聲威,恐成功,初無出師意。又愛霽雲壯士,欲留之。”
⑥宋 蘇軾 《送李公恕赴闕》詩:“願隨壯士斬蛟蜃,不願腰間纏錦絛。”
⑦《秦並六國平話》卷中:“此人如何這般冠帶?名呼做殺虎壯士。”
⑧明 高攀龍《答袁節寰(袁可立)中丞》:“損冗兵百可養壯士十,平時養壯士十,臨事可得精兵百。”
⑨《東周列國志》第四回:“庄公大喜,遂命考叔發壯士五百人,於曲洧牛脾山下,掘地深十餘丈,泉水湧出,因於泉側架木為室,室成,設下長梯一座,考叔往見武姜,曲道庄公悔恨之意,如今欲迎歸孝養,武姜且悲且喜,……”
⑩清 葆光子 《物妖志·猿》:“選壯士三十人,持兵負糧,巖棲野食。”
⑪ 郭小川 《崑崙行》詩一:“戈壁灘上的黑砂喲,埋沒過千萬壯士的夢幻。”
⑫明 施耐庵《水滸》第三十五回《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宋江、花榮慌忙下馬扶起那兩位壯士道:“且請問二位壯士高姓大名?”
體健力大者。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笨曲並酒》:“來晨熟擣,作木范之,令餅方一尺、厚二寸,使壯士熟踏之。”
《新唐書·逆臣下》:“湘陰強家鄧進思率壯士伏山中,擊殺浩。”
指武士裝束的人。
《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為首的是個半老的儒者氣象,裝束得七品琴堂樣子……還有一個朱纓花袞的長官,一個赤面白髯的壯士。”
太平天囯取試武士分為一、二、三三甲,第三甲若干名稱為壯士,相當於清制的進士,職同軍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論》:“至武秀才等則改稱英士、猛士、壯士、威士之殊。英謂其英多磊落也;猛謂其猛可濟寬也;壯謂其克壯大猷也;威謂其有威可畏也。”參閱 太平天囯 《欽定士階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