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申碼

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軟體

隨申碼,作為上海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之一,依託“隨申辦”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向市民群眾提供多渠道服務,作為上海市民的生活服務碼,方便市民工作、生活、出行等需要,於2020年2月13日正式試點上線。結合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求,賦予“隨申碼”健康出行、防控管理的相關信息,目前已在線下園區、街鎮等多個場景試點應用。同時“隨申碼”已開放給微信、支付寶、釘釘等平台 。

2020年12月27日,新版“隨申碼”正式上線。

發展歷程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2020年3月1日表示,依託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移動端“隨申辦”推出的“隨申碼·健康”服務,目前有能力覆蓋在上海的所有人士。港澳台、外籍人士也能獲取“隨申碼”,為在滬生活、工作提供便利。
通過“隨申辦”移動端APP或支付寶、微信小程序及“健康雲”平台申領專屬的隨申碼。隨申碼將進行數據建模,分析評估,測算出申領者的風險狀態,並以紅色、黃色、綠色三色顯示出來。隨申碼所依託的,是上海市大數據資源平台匯聚的國家、上海市公共管理機構數據。
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大數據中心主任朱宗堯表示,通過在“隨申辦”APP、“隨申辦”微信及支付寶小程序同步推出“隨申碼·健康”服務,目前總訪問量超4716萬次,為上海的復工復產復市提供了有力支撐。從2月24日起,上海近1500家線下政務服務大廳全面啟用“隨申碼·健康”服務,顯示“綠碼”即可通行,有效提升線下辦事效率與安全。
在推行“隨申碼”的過程中,許多在滬外籍人士也提出了使用需求。上海市大數據中心表示,經多方努力,從3月1日起,“隨申辦”將支持境外人士註冊“獲碼”功能。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只要在支付寶進行實名認證,就能通過“隨申辦”支付寶小程序、“隨申辦”APP,順利獲取“隨申碼”。
2020年12月27日,新版“隨申碼”正式上線。從頁面視覺效果、交互體驗、功能擴展、信息安全等方面對“隨申碼”進行了升級改造
2021年5月9日,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上海市大數據中心主任朱宗堯說,“隨申碼”已經可以被用於乘坐公交、地鐵、輪渡;到上海的公立醫院,可以不帶社保卡,憑這個碼可以掛號看病;在很多體育場館,它已經取代了健身卡……這就是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工具。
2021年8月,隨申碼累計使用超37億次,隨著改革的推進,隨申碼已成為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工具。
2021年8月8日,江蘇路街道上線了專為老年人定製的“隨申碼”離線服務和防截屏功能,凡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在線下自助終端機免費申領紙制的離線“隨申碼。

主要功能


除了覆蓋人群,“隨申碼”的應用場景、地域也將進一步拓展。居民在進入居住小區、園區、廠區、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和電信銀行網點時,可以將“隨申碼”作為通行憑證。長三角地區也將逐步推進健康碼互認機制,為三省一市乃至更多省市的務工人員返崗、百姓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動態三色

依託上海市大數據資源平台匯聚的國家及本市公共管理機構數據,經過數據建模,分析評估后,測算出紅色、黃色、綠色三種風險狀態供參考。
紅色:顯示紅色說明是未解除醫學管理措施、確診未出院、疑似未排除等人員。建議隔離。
黃色:顯示黃色說明是重點地區來滬未滿14天的人員。建議觀察。
綠色:顯示綠色說明是未見異常或已解除醫學管理措施的人員。可以通行。

申領方式


市民可通過“隨申辦”移動端APP或支付寶、微信小程序及“健康雲”平台獲取本人“隨申碼”。市民從外地入滬的,需按規定填寫入滬人員健康登記表,未辦理居住登記的,還應當到本市居住地公安部門辦理居住登記。市民對本人申領的“隨申碼”有異議的,可通過“隨申辦”移動端或“健康雲”平台在線申請核實。

程序特色


2021年7月27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就上海“一網通辦”改革的相關情況進行介紹,明確要求,本市推廣“隨申碼”的社會化應用,作為個人和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數字身份識別碼,“隨申碼”產生於疫情防控,在支撐疫情有效防控的同時,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除疫情防控需要“通行”功能外,也應用到健康醫療、交通出行、文化旅遊等場景。
健康醫療
隨申碼可替代“社保卡”,掃“隨申碼”即可看病就醫,已在全市400多家公立醫院試點應用,掃“隨申碼”即可醫保購葯結算,已覆蓋全市1442家醫保藥店。在藥店購買“退燒止咳藥”和特殊管理藥品時,可使用“隨申碼”掃碼進行實名登記。
交通出行
隨申碼可替代“交通卡”,已集成公交、地鐵展碼功能,“隨申辦”APP成為一個集成公交、地鐵出行碼的移動應用。
文化旅遊
隨申碼可替代“讀者證”“身份證”等,上海圖書館實現了進口閘機直接掃“隨申碼”入館,信用免押金辦理讀者證等。本市五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實現“隨申碼”預約入館,更多場館解鎖中。花博會期間,實現“花博會”掃“隨申碼”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