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用藥

混合用藥

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相同或不同類型及結構的浮選藥劑,按最佳比例組合使用的浮選藥劑制度。混合用藥的分選效果常常比單獨使用任一種藥劑的效果好。這種效果稱作協同效應,所使用的藥劑稱作組合藥劑。組合藥劑可以是不同黃葯的組合,黃葯與黑葯、黃葯與脂肪酸的組合,脂肪酸與酚類藥劑、胺類或磺酸類藥劑的組合,不同碳鏈的胺類捕收劑的組合,胺類捕收劑與其他捕收劑的組合,以及高分子絮凝劑與無機調整劑、抑製劑的組合等。

類型


混合用藥(cornbined reagents)
藥劑類型 蘇聯學者在1957年斯德哥爾摩國際選礦會議上首次提出:當使用捕收能力強弱不同的兩種黃葯浮選金屬硫化礦時,在浮選條件相同的條件下,混合用藥比單獨使用其中任意一種的效果更好。自此以後,混合用藥有了很大發展,所用藥劑已不限於各種捕收劑的組合,還包括了起泡劑、絮凝劑和調整劑等各自的組合,也包括捕收劑與抑製劑的組合;其中不同抑製劑的組合和使用更為廣泛,如氰化物與硫酸鋅混合使用,抑制閃鋅礦黃鐵礦二氧化硫與澱粉混用,抑制硫化鉛、鋅、鐵礦。從藥劑性能結構方面,則有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等同類型藥劑的混合使用,也有這三種類型藥劑的混合使用。

效果


混合用藥可以改善礦物浮選性能,改善浮選指標,拓展藥劑的適應性,降低藥劑成本或用量;在工業上推廣使用方便,不必改變原有浮選流程,只需改變藥劑制度即可實現,且見效快。因此,當今的混合用藥已不僅限於金屬硫化礦的浮選,也廣泛用於金屬氧化礦和非金屬礦的浮選和絮凝中。

作用機理


有關組合藥劑協同作用的機理尚無統一認識,研究者各從不同的角度,如共吸附理論,螯合機理,拼合機理,藥劑不同組分的性能差異、相關性和協同性等,來論述混合用藥的作用。但下列看法則是一致的:組合藥劑在礦物表面的吸附量大於非組合藥劑的吸附量;礦物顆粒表面上的吸附區域有強弱之分,而參加組合的不同藥劑對礦物的作用也有強有弱,這導致混合用藥時藥劑在礦粒表面的吸附更加均勻;組合藥劑中各藥劑結構和性能的差異、碳鏈的長短,促進了它們之間的互補作用,增強了礦粒與氣泡間的粘附能力,從而改善和提高了浮選過程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