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0條詞條名為老寨村的結果 展開
- 雲南紅河州蒙自縣下轄村
- 陝西西安閻良區武屯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羅平縣九龍鎮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市石林縣長湖鎮老寨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大水井鄉老寨村
- 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寧洱鎮老寨村
- 老寨村: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老寨村
- 雲南文山馬關縣夾寒箐鎮下轄村
- 安徽省臨泉縣宋集鎮老寨村
- 雲南開遠市大庄回族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舊屋基彝族鄉老寨村
- 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隴城鎮下轄村
- 新平縣腰街鎮磨刀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雲南省文山馬關縣金廠鎮老寨村
- 雲南省紅河瀘西縣白水鎮平田村委會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老廠鄉老寨村
- 閻良區武屯鎮老寨村
-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養鎮老寨
- 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彩雲鎮老寨村
- 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丹鳳鎮老寨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黃泥河鎮老寨村
- 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蚌峨鄉老寨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十八連山鄉老寨村
- 雲南省文山西疇縣法斗鄉老寨村
-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嘎灑鎮老寨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板橋鎮老寨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墨紅鎮老寨村
- 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午街鋪鎮下轄村
- 華寧縣青龍鎮下轄村
- 新平縣揚武鎮丁苴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貴州銅仁市印江縣板溪鎮老寨村
- 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同益鄉下轄村
- 雲南省文山富寧縣那能鄉那吉村委會
- 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五龍壯族鄉老寨村
- 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青龍鎮老寨村
- 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八寶鎮老寨村
- 雲南省文山文山市新街鄉老寨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羅雄鎮老寨村
- 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葵山鎮老寨村
- 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金河鎮老寨村
- 雲南省文山西疇縣西灑鎮老塘地老寨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老寨村
- 貴州銅仁市印江縣木黃鎮老寨村
- 雲南省昆明市石林縣圭山鎮老寨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長底布依族鄉老寨村
- 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新店鎮下轄村
- 湖南省古丈縣岩頭寨鎮下轄村
- 雲南保山騰衝縣五合鄉下轄村
-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膩腳鄉下轄村
-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青獅潭鎮老寨村
老寨村
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寧洱鎮老寨村
老寨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鎮硝井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鎮政府北邊,距離硝井村委會1公里,距離鎮政府14公里。國土面積2.43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1,483.00毫米。
截止2008年,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64.00畝(其中:田106.00畝,地358.00畝),人均耕地2.80畝,主要水稻、玉米、紅薯等作物;擁有林地2,29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4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878畝。
該村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50戶通自來水。有5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分別佔總數的32%和10%)。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沙石路面;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有摩托車8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建有小水窖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6.00畝,有效灌溉率為22.84%。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鋼)混結構住房,有1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0.8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50萬元,佔總收入的42.81%;畜牧業收入8.27萬元,佔總收入的20.2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0頭,肉牛3頭);漁業收入0.62萬元,佔總收入的1..52%;林業收入5.38萬元,佔總收入的13.16%;第二、三產業收入5.3萬元,佔總收入的12.96%;工資性收入0.56萬元,佔總收入的1.37%。農民人均純收入146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產品主要銷售往省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9.56%。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5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占勞動力的13.33%),在省內務工12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1人,參合率72.89%;享受低保4人,五保戶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4公里。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硝井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鎮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1.50公里,距離中學13.00公里。
截止2008年,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人,其中小學生13人,中學生1人。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82.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300個(勞均3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收支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