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樓鄉的結果 展開

張樓鄉

河南省鄧州市下轄鄉

張樓鄉位於鄧州市東郊,與市區一橋相連,隔河相望,轄區已納入鄧州中等城市發展規劃。全鄉面積48.68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3.7萬人.6.8萬畝耕地,人均耕地1.3畝。207國道縱貫南北,豫03線橫穿東西,交通便利。

張樓鄉地勢平坦,土質以砂礓黑地為主,地下水充沛,主產小麥、玉米、花生、芝麻等。截止1998年底全鄉總人口35942人,有鄉直單位26個,文化,衛生建設有文化站,以丁灣村為主組建500人規模的13個馬戲團。全鄉共有中小學23所,178班,擁有教師521人,在校學生6840名。鄉有衛生院和20個村診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張樓鄉境域分屬裴營區、汲灘區;1983年10月,由張樓公社改為張樓鄉。截至2018年末,張樓鄉戶籍人口為45519人。截至2020年6月,張樓鄉下轄2個社區、2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張樓街。

截至2018年末,小楊營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分屬裴營區、汲灘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分屬腰店鄉白牛鄉、軒店鄉。
1949年,分屬裴營區、汲灘區。
1958年,分屬裴營、白牛、夏集3公社。
1975年建張樓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63.6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文營、寺后、吳集、老君、李家、劉樓、耿家、張油坊、門廟、牛王廟、北張坡、龔家、小丁、大庄、茶庵、呂樓、谷樓、東大王營、丁灣、孫渠20個行政村。1998年底全鄉總人口35942人。
張樓鄉位於鄧州市東北部,距市區6.5千米。西鄰城區,北與夏集、裴營接壤,東與白牛、元庄交接,南與腰店、城郊隔湍河相望。面積61.15平方千米,轄老君、文營、吳集、寺后、李家、張油坊、劉樓、耿家、門廟、牛王、北張坡、龔家、小丁、茶庵、大庄、呂樓、谷樓、東大王營、丁灣、孫渠20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254個村民小組。焦(作)枝(城)鐵路、207國道過境。

地理環境


張樓鄉位於鄧州市區東北,西鄰城區,北與夏集、裴營接壤,東與白牛、元庄交接,南與腰店、城郊隔湍河相望。207國道和焦枝鐵路橫貫全境。轄20個行政村,106個自然村,25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48.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萬畝,人口3.7萬人。
張樓鄉地勢平坦,土質以砂礓黑地為主,地下水充沛,主產小麥、煙葉、花生、芝麻等。截止1998年底全鄉總人口35942人,有鄉直單位26個,文化,衛生建設有文化站,以丁灣村為主組建500人規模的13個馬戲團。全鄉共有中小學23所,178班,擁有教師521人,在校學生6840名。鄉有衛生院和20個村診所。

位置境域

張樓鄉地處鄧州市東北部,東接白牛鎮,南鄰湍河街道,西與鄧州市區相連,北鄰夏集鎮,西北與裴營鄉接壤,距鄧州市區5千米,區域總面積48.68平方千米。

水文

張樓鄉境內流域有湍河、嚴陵河2條河流。

土壤

張樓鄉土質以砂礓黑地為主。

自然資源


2011年,張樓鄉有耕地6.8萬畝,人均1.6畝。

行政區劃


張樓鄉下轄文營、寺后、吳集、老君、李家、劉樓、耿家、張油坊、門廟、牛王廟、北張坡、龔家、小丁、大庄、茶庵、呂樓、谷樓、東大王營、丁灣、孫渠20個行政村。
1997年,張樓鄉下轄文營、寺后、吳集、老君、李家、劉樓、耿家、張油坊、門廟、牛王廟、北張坡、龔家、小丁、大庄、茶庵、呂樓、谷樓、東大王營、丁灣、孫渠20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張樓鄉下轄老君、文營、寺后、李家、吳集、茶庵、大庄、小丁、張坡、龔家、牛王、油坊、耿家、門廟、劉樓、谷樓、大王、丁灣、呂樓、孫渠、南王營、黃庄22個行政村;下設297個村民小組,93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張樓鄉下轄2個社區、2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張樓街。
南王營社區黃庄社區老君村文營村
吳集村寺后村李家村張油坊村
劉樓村耿家村門廟村牛王廟村
北張坡村龔家村小丁村茶庵村
大庄村呂樓村谷樓村東大王營村
丁灣村孫渠村

人口民族


1998年底,張樓鄉總人口有35942人。
截至2011年末,張樓鄉總人口有423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400人,城鎮化率15.1%;總人口中,男性24111人,佔57%;女性18189人,佔43%;以漢族為主,達41919人,佔99.1%;有回族1個少數民族,共381人,佔0.9%。2011年,張樓鄉人口出生率4.80‰,人口死亡率6.70‰,人口自然增長率-1.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88人。
截至2017年末,張樓鄉常住人口為31539人。
截至2018年末,張樓鄉戶籍人口為45519人。

經濟


綜述

鄉農業經濟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林、牧、煙、棉四大支柱產業逐步明晰。林業生產,幾年來共植樹3.2萬畝,其中100畝以上片林13個,形成了寺后、文營、老君、吳集等林業基地。畜牧養殖業實現產值110萬元。煙葉生產總面積達到4160畝,已建成國家級核心示範基地。棉花生產落實面積3.62萬畝,走在鄧州前列。沿湍河各村耕地主要以砂土為主,適宜土豆等無公害蔬菜生產。土豆畝產達2000公斤以上,產值可達1600元以上,收益高,見效快,群眾積極性空前高漲.全鄉達到4500畝,僅大王村就種植1500畝,現正申報無公害蔬菜基地。
支柱產業為煙葉生產和畜牧養殖業,年種植優質煙8000畝,實現產品稅180萬元;畜牧養殖業發展較快,有中小型養殖場6家,其中黃牛育肥場2家,養雞場3家,山野雞1家,有黃牛專業村6個,養牛專業戶口167戶。
張樓鄉
張樓鄉
項目建設以努力打造“食品之鄉”為目標,依託207國道的交通優勢,充分發揮“七里店民營經濟園區”服務平台作用,以糧油食品加工為主導,積極招商引資,帶動項目突破,集優成勢,企業總量達到80家。其中食品加工廠13家,20條生產線,糧油加工業17家,新增紡織加工廠5家。完成投資3.6億元,安置剩餘勞動力5000人,實現企業產值3.2億元。形成“正點、萬旺、福旺、斕寶慶、福芒、星倫、金萬利、嘉利等知名餅乾品牌,“文平、雙福、昌隆、同盛、士林”等著名麵粉品牌,“盛源”牌油脂更遠近聞名,可根據市場需求生產高中低檔70餘種餅乾、10多種規格麵粉、6個品種的油脂,食品銷售收入超過2個億.暢銷全國26個省幣,成為豫西南最大食品加工和貿易中心。便利的交通.寬鬆的環境,實惠的政策,熱誠歡迎廣大客商前來投資辦廠,興業興農。
1998年,張樓鄉工農產值2.98億元,其中農業產值7.34億元,實現人均收入1930元,財政收入425萬元;有鄉鎮企業21家,鄉鎮企業年產值1.64億元,實現稅利42萬元。
2011年,張樓鄉財政總收入達5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50元。
截至2018年末,小楊營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農業

2011年,張樓鄉農業總產值3.9億元,比2010年增長17.2%,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3.8%。張樓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蔬菜、煙葉、棉花為主。2011年,張樓鄉有煙葉高效農業示範田5000畝,其中麥煙套面積1200畝,純煙面積800畝;蔬菜面積達到6000畝,晚秋黃梨300畝,花卉苗木260畝;盛產小辣椒、晚秋黃梨。

工業

2011年,張樓鄉工業總產值為6.5億元,共有各類企業118家;年產值超千萬元的骨幹企業12家。

文化


地名由來
張樓鄉因明洪武二年(1369年),張淵由山西洪洞縣遷入,建樓,故名。

交通


張樓鄉有207國道縱貫南北,231省道橫穿東西。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張樓鄉有幼兒園(所)5所,在園幼兒320人,專任教師17人;小學18所,在校生1020人,專任教師1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10人,專任教師2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張樓鄉有綜合文化站1個,文化茶館26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張樓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個,其中有衛生院1個;22個行政村設有聯合診所;有病床6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專業衛生人員3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人。2011年,張樓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1萬人,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張樓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85戶,人數2837人,支出24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