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欖

木犀科木犀欖屬植物

青欖,即潮汕地區出產的新鮮橄欖。青欖是我國南方特有的果品,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成各種涼果。青欖還具有多種藥用功效,如生津止渴、治喉痛、解酒毒和魚毒、治骨鯁等。

青欖屬於常綠喬木,壽命長,樹齡長達100年仍豐產;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旱耐瘦脊,粗生易管,是改造低產林、綠化荒山、提高山地創值率的優良果樹。

物種簡介


又名白欖、黃欖。學名Canarium album Raeusch。原產中國南方。中國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遠在漢代的《三輔黃圖》中就已把青欖當作珍果種植。中國分佈以福建省為最多,福鼎詔安的沿海各縣、市,閩中的沙縣永泰閩北的龍岩等37個縣(市)等均有栽培。
福建閩侯橄欖有如“閩侯(冰冰)青橄欖農民專業合作社”(
青欖
青欖
發證機關----閩侯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專營鮮橄欖種植、採購、貯藏、銷售,批發機構。

生長情況


青欖高8-15m。樹冠開張,寬10-18m。枝幹含芳香樹脂。主根肥大,半肉質,入土達3m,根群主要分佈於離地面20-120cm土層。小葉對生,全緣,革質,葉背網脈較突起有小窩點,揉碎時有特殊香味。頂生或腋生圓錐花序,通常與葉等長或略短,花白至黃白色。核果橢圓至卵形,成熟時黃綠色。核硬,兩端尖,核面粗化。5月中旬至6月上旬開花,10月至11月果熟,加工用果8月開始採收。

主要功效


檳榔青欖可鮮食,有消痰止咳、去喉熱和助消化的藥效。新春佳節,居民用青欖擺於桌上招待客人。

青欖煲豬粉腸


食材

青欖6粒至7粒,豬肺半個或一個,豬粉腸2條(約200克)。

做法

把青欖洗乾淨,用刀切成片后拍扁,連核用。豬肺洗凈,切成小塊,過水一次。豬粉腸洗凈外表即可,內部粉狀物不要洗去。以口徑24厘米煲為例,加半煲水,放入全部用料,煲兩小時即可。湯不要太濃,防止青欖引起酸苦澀味,下鹽調味飲用。如怕湯不夠味,可適量加入瘦豬肉,但最好不要放蜜棗。

功效

青欖能理喉炎,舒肝氣解毒。豬肺能補肺清肺熱,療肺虛咳嗽,潤肺理腸。豬粉腸可治胃腸病,如胃痛發作時感到胃脘內有灼熱感者,用豬粉腸半斤,加老陳皮和薑片煲至腸爛,連湯帶渣一起吃,甚為有效。此方用豬粉腸能起中和作用,患有腸胃病的人一樣可服用。

栽培技術


青欖壽命長,適應性強,粗生易管,產量高,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坡度小於25°,土壤pH值4.5~5的丘陵緩坡地種植,生長較好。水源和交通便利的地方更為理想。如果霜凍嚴重或土質過於黏重,易漬水的地方不宜規劃種植青欖。

分佈範圍


普寧青欖青欖是普寧大宗傳統果類之一。栽培歷史悠久,全市遍布,主產區有里湖梅塘、洪陽、廣太、石牌、高埔、船埔等地。最高株產是雲落紅饒一株長於河唇的,年收穫1250公斤。全市種植面積3千多公頃,總產量4000噸,居全國第一位。

合理採收


為提高青欖果實的商品質量和經濟價值,減少損傷枝葉,達到連年豐產穩產,要適時採收,過遲採收會影響樹勢恢復及結果枝的萌芽生長。最好用手工採摘,不要用竹竿敲擊,以免損傷枝葉和果實。

保存與加工


青欖鮮果適宜保鮮貯藏和運輸,只要保藏得法,翌年四、五月還有鮮果供應。青欖可加工成橄欖脯、蘇州欖、八珍欖、和順欖、化皮欖等涼果珍品

防治方法


蟲害防治

天牛幼蟲:為害樹榦、枝稍,可在5月捕殺成蟲,刮除蟲卵,幼蟲蛀入枝幹后,可從蟲孔注入80%敵敵畏5—10倍液,並用黃泥封住蟲孔進行毒殺。橄欖星室木虱:用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施。卷葉蛾幼蟲(絲蟲):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2%洗衣粉噴施。冬季用塗白劑塗刷主幹,可防止蚜蟲、星室木虱等為害,也具有一定的防寒作用。塗白劑配製比例為石灰:水:硫磺粉為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