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過程
政府過程
政府過程的憲政體制 政府過程中的政治溝通 政府決策過程
在現代政治學中,“政府過程”既是一個研究領域,也是一種研究方法。本書是作者所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中國政府過程的機制和功能》的最終研究成果。是對我國政府工作的實際運作機制、結構和功能的研究。
引論 政府過程分析:要領與框架第一章 政府過程的憲政體制一、當代中國的憲政體制:政府過程的含義二、中共的領導體制:黨章的框架及慣例三、政黨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四、中央和地方伯體制關係五、國家政策的形成機制:總的原則規範第二章 政府過程結構:體制化層面一、中國共產黨組織系統二、國家政權機構系統三、軍隊系統四、政府過程結構:決策圈分析第三章 政府過程結構:人格化層面一、體制化結構和人格化結構二、權力精英及其群體三、權力結構的張力與平衡第四章 利益輸入與政治溝通 一、利益結構及其分化:政府過程的含義二、群眾性利益表達與綜合方式三、政府過程中的政治溝通第五章 政府決策過程一、決策程序和規則二、精英決策:有序性和無序性三、決策過程中的政治折衝第六章 政府執行過程一、政府執行的結構一功能關係二、執行過程:官僚模式與動員模式三、權力精英與政府執行:人治的執行方式第七章 政府政策:決策與執行的互動結果一、政府執行功能與政策結果:影響因素分析二、政府決策與執行的互動:漸進決策的途徑
當代中國的精英決策 實際上,中國的決策程序較之西方國家無序性的特點更為顯著,這是由中國獨特的政府過程結構所造成的,當代中國的決策才是共產黨領導的權力精英,而國家的重大決策權只局限於領袖及黨的領導核心手中,社會力量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力極弱,因而中國的決策模式是一種典型的精英決策,決策過程基於取決於權力精英的作用,特別是深受人格化權力結構的影響。人格化權力的特點是不大受制定程序的結束,領袖和重要的權力精英的行為方式和人格因素對決策的影響至關重要。這種人格化的精英決策大大加重了決策過程無序性的方面。精英決策是易形成無序性的原因,除了可以從制度層面分析外,還可以從社會力量對於決策過程的影響來考察,任何決策在某種程序上都是一定的政治力量相互作用和平衡的結果,在西方國家的多元決策模式下,社會上各種政治力量,利益集團乃至公眾都會對決策產生不同程度的作用,可以對決策過程進行牽扯和施加影響,因而決策過程經常表現為一種社會互動過程,權力精英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就受到社會力量的限制,不易按個人意志決定政策,與多元決策不同,在中國的決策過程中,權力精英起著決定性作用,社會力量對決策的影響很小,這樣決策過程就基本不同一種社會互動過程,而只表現為在共產黨的決策層內不同權力精英及其群體的政治互動領袖又處於支配地位,因此權力精英特別是主要領導人就比較容易將個人的價值觀念、長官意志和行為方式融入決策過程之中,從而使決策過程呈現出更為錯綜複雜的態勢,從政治領袖與社會的關係來看,長期以來中國在政策過程中是領袖領導人民大眾,而非公眾支配領袖。領袖的一句話常常就是關鍵性的政策或創議,很多受決策程序和規則的限制。由此可見,當代中國基於精英決策模式,決策過程的無序性較為突出,當然,精英決策也要受一定的程序約束,而且經過多年的政策運作,無論如何總會形成某些決策慣例和規則,因而決策過程也必然存在一定的有序性,是有序和無序的綜合,下面先總結一下決策的的序性,然後對其無序性進行一下考察。
胡偉, 1964年1月生,法學博士,復旦大學國際政治教授,政治與行政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政治學會理事,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97-1998)。被評為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入選國家級人才工程,專長政策分析與中國政治,承擔和主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學術課題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司法政治》(香港三聯書店1994年版)、《論政治---中國發展的政治學思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另參與主編或撰寫著作十餘部,發表論文70餘篇次,其中多篇論文被權威刊物轉載和介紹,多項研究結果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和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並獲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榮譽證書。論文《從政治上把握現代化建設的全局性重大問題》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