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姐
緬甸繁華熱鬧的城鎮
木姐縣為緬甸撣邦轄下的縣,其區域面積為7,413.9平方公里,截止2020年3月8日下轄4城鎮(木姐、勐哥Moneko、曼興羅Manheyo及棒賽),24個社區,52個鄉,280個自然村。全縣人口152,911人,其中撣族60025人(佔39.25%)為最多。民眾中信仰佛教者佔68.5%,信仰基督教者佔17.46%。
木姐是緬甸撣邦北部的一個邊境鎮區,系緬甸語的漢語音譯地名,本意為“繁華熱鬧的城鎮”之意,是緬甸的國家級口岸,緊鄰中國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
1300年,撣王賽紀在那散(今木姐機場)建了兩座橋,並闢為集市。
1900年,木姐僅有200多戶,1000多人口。
抗日戰爭時期,英美兩國向國民黨政府提供的援華物資經這裡運往中國,也就是曾經的“援蔣通道”。
![緬甸西部口岸到瑞麗的鐵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4/mb4b77fa3aac59c0bade4c51f872b561c.jpg)
緬甸西部口岸到瑞麗的鐵路
1968年發展為1000多戶,5000餘人。
1991年增至2500餘戶,17000餘人。木姐已有賀孟、崗南、市場、南街、北街和基督教街6條主要街道,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已真正發展成為一個“繁華熱鬧的城鎮”。
2000年代後半段,重視與中國關係的緬甸軍政府開始轉變政策,鼓勵與中國開展邊境貿易,木姐因此成為中國消費品和建材湧入緬甸的中轉站。2015年度經由木姐的貿易額約為54億美元,是5年前的4倍,緬甸的邊境貿易中70%至80%在木姐進行。
儘管沒有統計數字,但住在木姐、工作在瑞麗的人數正在迅速增加。木姐的官方人口數字約為12萬人(2014年),而從中國下班回來和從周邊流入的勞動人口被認為就超過10萬人。
木姐北面和西北方向是中國的瑞麗市,東面是果敢地區,南面是臘戍。木姐市區的西北方向是中國的姐告國門口岸。通過瑞麗大橋進入瑞麗主城區。
木姐管轄的鄉鎮有7個。
木姐區劃詳情 | ||
木姐鎮 | 南坎鎮 | 勐古鎮 |
棒賽鎮 | 貴概鎮 | 興威鎮 |
南渡鎮 |
![木姐](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0/m30c5561dc4c6c75b64f43b3199be175a.jpg)
木姐
2015年4月1日至8月28日,經木姐口岸的緬中邊貿額已達20.78億美元。其中,緬甸對華出口14.49億美元,進口6.29億美元,緬甸對華出口的商品為天然氣、玉石、大米、豆類和橡膠等,中國進口的物資主要是交通工具、化肥等。
2015年4月1日至5月31日,緬甸-中國木姐口岸邊境貿易額達7.04億美元,同比增加2.98億美元,增幅73.4%。其中緬甸向中國出口4.23億美元,同比增2.44億美元,自中國進口2.81億美元,增0.53億美元,緬方貿易順差1.42億美元。
2014-2015財年(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全年,緬中邊境地區木姐邊貿口岸的邊貿額達52.09億美元,占緬甸上財年與鄰國邊貿總額66.6億美元的78%。其中緬甸向中國出口35.93億美元,自中國進口16.16億美元,貿易順差19.77億美元。
2012年12月,緬中邊境木姐口岸的貿易額達2.78億美元。其中,出口1.73億美元;進口1.05億美元。與上月相比增加了0.61億美元。
友好城市
中國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
2014年11月26日,開設高速公路公交車總站。
![木姐](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e/m3ee45b0b974f5e789b643c748cbefaf8.jpg)
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