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緬甸當地人把棒賽鎮叫做九穀鎮。九穀系緬語地名。撣語稱“棒賽”,意即“沙灘”。現在是緬甸木姐市管轄下的棒賽鎮。
![地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9/md904d9c694c32118da142086e9f468aa.jpg)
地圖
棒賽鎮在晚清以前是中國領土,清朝末年英國殖民者佔領緬甸之後,開始蠶食中緬邊界中方一側的領土。英國通過這種手段,迫使清朝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逐步的獲得了中緬邊界線附近,中國的一些邊緣地帶的領土,將其併入英屬緬甸一部分。
1960年中緬通過協商劃分邊界線之後,中緬邊界線附近北部爭議地區(
胡康河谷也叫作胡岡河谷、
野人山、
江心坡)、中部爭議地區(南坎地區)、南部爭議地區(
果敢、
佤邦、小勐拉)等地成為緬甸一部分。
其中,木姐、棒賽、勐古、貴概屬於中部爭議地區,最後通過中緬商議被劃歸緬甸。
1958年後,棒賽鎮發展起來,與畹町形成隔河相對的集市。1970年到1986年左右,棒賽為緬共(
緬甸共產黨)控制,後來被緬甸軍政府攻佔。
![小鎮一角](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1/m919c439bf06e71fbec34fd6d841a9c27.jpg)
小鎮一角
棒賽鎮是緬甸撣邦木姐鎮區東部的一個邊境重鎮,與中國的瑞麗市畹町鎮相隔畹町河相峙。1934年以九穀為名建鎮。1953年緬甸軍政府圍剿盤踞九穀的中國國民黨殘兵時,九穀毀於戰火。大多數居民移居畹町,原九穀的定期集市轉移到畹町,從此畹町成為三天一小集市、五天一大集市的定期集市。1958年後,棒賽鎮發展起來,與畹町形成隔河相對的集市。1970年到1986年左右,棒賽為緬共控制。
棒賽鎮是熱帶雨林的山地地形,河流交叉,地形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