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歷史中心
墨西哥城歷史中心
墨西哥城歷史中心,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墨西哥城最早是土著的阿茲特克人的首都特諾奇特蘭,16世紀西班牙人在此遺跡上建立了墨西哥城。現存古舊建築有5座阿茲特克寺廟、1座天主教堂和19至20世紀的一些主要建築。城南的霍奇米爾科的建築遺跡是阿茲特克人獨特建築的證明。
遺產名稱:墨西哥城歷史中心與赫霍奇米爾科
Historic Center of Mexico City and Xochimilco
入選時間:1987年
地理位置:N19 25 06 W99 07 58(412-001, Historic Centre of Mexico City)
N19 19 60 W99 10 10(412-002, Xochimilco)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iv)(v)
遺產編號:412
墨西哥城是西半球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位於中央高原墨西哥谷地,是美洲人口最多的都市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都市區。赫當地建於公元16世紀和殖民時期的典型城市和鄉村建築都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墨西哥城歷史中心是墨西哥墨西哥城的中心區,以主廣場憲法廣場為中心,向各個方向擴展出去的街區,其中最遠的方向是向西到達阿拉梅達中心公園。憲法廣場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廣場,能容納100,000人。列入遺產範圍的墨西哥城歷史中心核心區面積2.9736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10.2717平方公里。而霍奇米爾科城密集的運河和人造島嶼展示了一幅阿茲特克人通過不懈努力在艱苦環境中建立起居所的歷史畫面。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i)(iv)(v),赫霍奇米爾科與墨西哥城歷史中心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i):
從14世紀到19世紀,特諾奇蒂特蘭和隨後的墨西哥城對阿茲特克王國和後來的新西班牙的建築、具有紀念意義的藝術和城市空間利用的發展都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遴選依據標準(iii):
在大金字塔前豎立著五座寺廟的廢墟,特別是巨大無比的Coyolxauhqui巨石,象徵著古老宇宙觀的終結和阿茲特克人的部落之神Huitzilopochtli的到來,這座具有紀念意義的馬約爾神廟(Templo Mayor)是已滅絕文明鮮活的見證。
遴選依據標準(iv):
新西班牙的首都,具有棋盤布局的特點,其廣場和街道的規則間隔,其宗教建築(聖多明戈大教堂,聖弗朗西斯科大教堂,聖傑羅尼莫等)和民間的輝煌建築(Marqués de Jaral de Berrio宮殿),是新世界西班牙定居點的典範。
遴選依據標準(v):
在環境變化的影響下變得脆弱,赫霍奇米爾科的湖泊景觀構成了西班牙征服之前墨西哥城盆地潟湖中利用土地傳統的唯一證據。
墨西哥城建於公元16世紀,當時西班牙人在特諾奇蒂特蘭的廢墟上建造了古阿茲特克首都。墨西哥城今天仍然是世界上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除了5座阿茲特克廟宇之外,這裡還有拉丁美洲最大的教堂,以及19世紀和20世紀建造的許多公共建築,精美藝術品宮殿就是其中的代表。赫霍奇米爾科城位於墨西哥城南28公里處,那裡密集的運河和人造島嶼展示了一幅阿茲特克人通過不懈努力在艱苦環境中建立起居所的畫面。當地建於公元16世紀和殖民時期的典型城市和鄉村建築都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墨西哥城,現墨西哥首都,高原城市,位於中央高原墨西哥谷地,海拔2230 米,面積15000平方公里,人口1700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區呈長方形,街巷公路縱橫交錯,密如蛛網,不同時期的建築物風格迥異,比肩而立。雖地處北緯19度25分,但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墨西哥城是美洲著名古城之一。城內建築可分為3個時期。
第一期為特諾奇特蘭墨西哥城(1325~1521年)。墨西哥城所處地區最早為印第安人阿茲特克部族聚居地。名字的意思是“特諾奇祭司所在地”。1325年,特諾恰人和阿茲特克人按照傳說中“神鳥”的啟示,在特斯科科湖中心小島上建城,即特諾奇特蘭城,隨後該城成為疆土遼闊的阿茲特克帝國的首都和經濟、軍事和宗教中心。在西班牙人入侵以前,是西半球最大的城市。這一時期的建築物僅存一些遺址。墨西哥城中心的阿茲特克人大神廟發現於1978年,神廟的主殿坐東朝西,建在一個巨大的平台上,基座由四部分組成,其中包括分別通往兩個殿堂的兩道階梯。南邊殿堂供奉戰爭保護神維特茲洛波奇特利,北邊的殿堂則供奉雨、水和豐產之神特拉洛克。圍湖造田是這一時期對農業生產的重大貢獻。
第二期為新西班牙墨西哥城(1521~1810年)。墨西哥城被科爾斯特為首的西班牙人佔領,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其後,科爾斯克在阿茲特克人中心祭壇的廢墟上建立起教堂和廣場(是東城區的憲法廣場)。1535年被定為新西班牙總督轄區的首府。由於湖面逐漸縮小和防洪水利工程的建造,昔日的水鄉澤國景象消退,城市面積擴大,墨西哥城成為包括聖多明各、瓜地馬拉、瓜達拉哈拉和菲律賓群島的馬尼拉在內的遼闊地域的中心。許多寺廟、教堂、修道院、學校、醫院平地而起,較著名的建築如聖弗朗西斯科、聖奧古斯汀、聖弗利普修道院、聖地亞哥加利馬亞宮(現為城市博物館)和聖伊德豐索學院等都體現了西班牙建築風格。
第三期為獨立后的墨西哥城(1810年起)。1821年,墨西哥城正式成為國都。依照改革法令,教會土地和財產收歸國有,取締修道院。環繞殖民時期的城市建造了大量的公共和私人住房。1910年民主革命后,許多重要建築物如民族宮、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大樓和其它一些大型建築都裝飾上出自名家巨匠之手的大幅壁畫。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來,城市規模急劇膨脹,大量的現代建築和新修的公路將古城中心和市郊連成一片,僅霍奇米爾科少數地區還保留著過去的自然風貌和歷史文化傳統。
城內名勝古迹眾多,阿茲特克文化遺址有太陽金字塔,特諾奇蒂特蘭城孿生古城特拉特洛爾科等,此外還有憲法廣場、三代文化廣場、查普特佩克公園、索切米爾科水上花園、國家宮、藝術宮、國家人類學和考古學博物館,瓜達盧佩貞女教堂等歷代和現代建築,主要街口均有街心花園和壯美的紀念碑。建築物多壁畫,有“壁畫之都”之譽。拉美塔高44層,為全城最高建築物。
墨西哥城在歷史上屢遭洪水和地震的破壞,現存古迹多為殖民地時期的建築。進入本世紀以來,城市化進程突飛猛進,城市人口急劇增加,污染日益嚴重,古迹保護面臨巨大困難。為解決古迹保護與城市化的矛盾,市政當局1931年頒布了有關法令,劃定了古迹保護區、但收效甚微。1980年,有關部門以1931年保護區為基礎再度確定古迹保護範圍和等級。古迹保護分為A、B兩級。A級包括新西班牙前後的遺址;B級包括自國家獨立到19世紀末的建築。保護區面積9平方公里,含668片建築群,其中包括67座宗教建築、按照1971年聯邦法令確定的671座古建築、731處重點建築、111處民居、17處名人故居、78處廣場和花園、13座博物館和畫廊、12座裝飾有巨幅壁畫的建築和6座新修的寺廟。
赫霍奇米爾科城位於霍奇米爾科湖畔,墨西哥城南28公里處,被稱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水鄉澤國”,包括一片與外界隔絕的土地和湖田,在湖田裡發現有殖民時期之前的重要文物。建築布局為西班牙風格,有一個中心廣場和17個區,每個區內都有本區教堂和寺院。這裡保存的大量古建築、密集的河道和島嶼展現了阿茲特克人當年的生活風貌,再現了古印第安人為生存而不懈努力改造環境的歷史。
“霍奇米爾科”在古印第安語中的意思是“播種鮮花的土地”。傳說阿茲特克人歷盡磨難來到墨西哥中央谷地,14世紀在特斯科科湖區建造了龐大宏偉的都城特諾奇蒂特蘭,這就是後來的墨西哥城。然而,在建城初期,這片土質鬆軟、湖泊眾多的土地並不適合居住,阿茲特克人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沼澤上挖河,填土造田,修堤築路,利用一道道堤壩把島嶼連接起來,使其成了一座河道縱橫、堤壩相連的水上城市。
由於墨西哥城曾在歷史上起到重大影響,是獨特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殖民地文化的特殊證明,是歷史時期的典範,是難於保存的特殊例證,1987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