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埠河
杭埠河
杭埠河,長江水系巢湖的重要支流。古稱龍舒水、南溪,清代稱前河、巴洋河。1949年舒城縣人民政府定名為杭埠河。
杭埠河以曉天河為上源,出岳西縣境大別山區的貓耳尖(海拔1415米)東麓,流經六安市的岳西縣、舒城縣,合肥市的廬江縣、肥西縣,在三河鎮注入巢湖。全長為145公里,流域面積3064平方公里。流域內有著名的杭埠河灌區及龍河口水庫。有較好的灌溉和航運效益。
杭埠河合肥段
杭埠河入巢湖河道口
杭埠河舒城縣段的將軍宕大橋
杭埠河豐樂河交匯處:肥西縣三河鎮
姚家河,源出岳西縣石關鄉界嶺頭,流向東北,在姚河下進入舒城縣境。是一條典型山谷河流。境內長35公里。50年代以前,沿河民間多自建水力鼓碓,加工木粉與糧食。屬杭埠河支流。
找母河,發源於霍邱縣西南齊王廟,流經六安市的廟庄到河口集南,河長35公里,流域面積160平方公里,河道坡降0.94‰。
山七里河,發源於舒城縣南的屋脊山,流經人形地~何家老莊,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103平方公里,河道坡降7.3‰。
支流龍潭河舒城縣杜店鄉段
龍潭河,發源於舒城縣城沖鄉花岩山大徽尖,東經龍眠沖,至王河合楓林沖水,過三道彎至姚家河鄉胡畈合湯池河,經觀音庵、闕店鄉、杜店鄉葉畈村入杭埠河,全長31.8公里,流域面積320.9平方公里。該河彎大、水急,兩岸沖刷、河道淤塞嚴重,河面寬度50~250米,通過最大流量1810立方米/秒,屬季節性山河。為減少災害,1975年冬,城沖人民公社組織群眾,在三道彎切小嶺,計劃挖土石60萬立方米,造田300畝,由於工程艱巨,經費不繼,遂中途而廢。同時,在王河、湯池、胡畈、將軍嶺、杜店、葉畈等段,裁彎取直,築堤砌石罷,降低河床,進行了局部治理。
南港河,俗稱孔家河,發源於舒城縣東衖、西衖,二水於沙埂匯合,經南港北折於白馬壋入杭埠河,全長30公里,流域面積150平方公里,河面寬度30~120米,通過最大流量790立方米/秒,因河床淤塞,有的高於農田,故山洪暴發,非破圩也漫水。本世紀70年代進行局部治理。在沙埂以上做到“小河靠邊站”,沙埂渡槽以下至南港鎮祝老莊,做到“大河一條線”,兩岸築堤打石罷,降低河床。但從小堰口經金星至杭埠河一段,河道彎曲,輸水不暢。為擴大出水口,有關部門提出廢掉老和尚堤至白馬壋的彎河道的治理方案,因涉及村與村土地疆界,上下游排水灌水矛盾不能妥善解決,未能實施。
清水河,源於舒城縣傅沖、洪沖,二水合于山埠,北折經舒茶(溝二口)鎮、龍王廟鄉、百神廟鎮至周公渡入杭埠河。全長34公里,流域面積45平方公里,通過最大流量700立方米/秒。中游淤塞彎曲,下游狹窄,輸水不暢,一遇山洪暴發,橫溢成災。1967年,舒茶人民公社組織群眾進行局部治理,上自小河灣、下至薛家小店,在11公里長的河道上裁彎取直,沿岸築堤,挖深河床,清淤排障,完成土石方37萬立方米,新河寬20米,深5米。近15年來,兩岸沒有發生洪災。第二期治理工程方案是,從橫山腳下開始至楊圩大北埂,沿崗開新河,要求新河底寬35米、深3~5米、堤高4.5~6.5米,后因經費、人力不足,挖壓良田過多,收效期較長,故未付諸實施。
杭埠河舒城干汊河鎮堤防
建國后,在杭埠河上游山區開展治山治水治田相結合的試點,減少水土流失,下游以加埂保圩為重點,抵禦洪水威脅。1954年冬在任家灣建庄台,開闢滯洪區,有計劃地減輕河道排洪壓力,並加固險工險段,疏浚錢大山,朱橫溝等分洪河道。圩內打破行政界線,實行聯圩並圩,增強抗災能力。龍河口水庫修建后,雖延緩洪水下泄,減輕杭埠河防洪壓力,改善下游圩區防洪抗旱條件,但杭埠河上寬下窄,彎道多,中下游排洪能力低,影響制約龍河口水庫充分發揮防洪灌溉效益,1969年大水時造成嚴重災害。為根治杭埠河,1970年安徽省水利電力局組織六安、巢湖兩專區及舒城、廬江、肥西三縣討論治理方案。1976年9月六安、巢湖兩地區經過協商,決定先行整治將軍盪至巢湖口一段河道,為日後根治杭埠河打下基礎。
將軍盪以下河道治理,選用20年防洪標準,整治措施為裁彎取直,退堤拓寬,擴大排洪量。實施標準為:將軍盪至巢湖口治理后總長度為25900米,其中將軍盪至廣寒橋裁彎取直長5760米,舒城縣境長2060米;河底高程將軍盪為9.8米,廣寒橋為6.9米。廣寒橋至王氏六渡基本按老河道退建拓寬長5460米,王氏六渡至大潭灣裁彎取直長3810米,穿越舒城太平圩長1370米,經三河鎮二龍街入廬江縣沙盪圩。河底寬度將軍盪至廣寒橋寬90米,設計水位16.4米,流量為1960立方米/秒,廣寒橋至王氏六渡寬100米,王氏六渡至大潭灣寬130米,設計水位13米,流量為2180立方米/秒。大潭灣至巢湖口寬190米,喇叭口為240米,設計水位10米,流量2900立方米/秒。由舒城、肥西、廬江三縣分段負責施工,舒城縣承擔將軍盪至三河鎮二龍街段,長13300米,同年10月成立杭埠河治理工程指揮部,最高上工人數達8萬人,至1977年4月完成首期土方工程,1978年4月竣工。
1979年3月,杭埠河治理轉入續建配套和主河改道,興建涵、閘、橋13座,排灌站7座,渡口3處和塊石護岸6處,長2318米。1980年5月,肥西、廬江縣承擔工程全部完成。總計完成土方1523.5萬立方米,石方100.8萬立方米,混凝土方0.91萬立方米。其中舒城縣完成土方697萬立方米,石方22.09萬立方米,混凝土0.48萬立方米。國家投資844.4萬元,自籌資金30萬元。治理后,將軍盪以下流量由500—800立方米/秒提高到1960立方米/秒。龍河口水庫的興利水位從64米提高到68.3米,調節庫容從2.2億立方米增加到4.6億立方米。
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杭埠河優質沙石資源成為舒城、合肥等地開採的重點,但是對砂石的大量開採,使中下遊河床大幅度降低,有些地段河床已低於堤埂十幾米以上,形成了陡坡險段,經不住洪水沖刷,造成河堤崩塌,釀成水災。20世紀90年代開始,舒城縣委、縣政府加大管理力度,科學開採黃砂,並對已造成的陡坡險段,加砌塊石護坡,將水災隱患降低到最小程度。另外,由於河床降低,致使古七門堰無法引水,縣政府於1997年投資500萬元,在距古七門堰上游2.2公里處新建攔水壩一座,並新開2.2公里引水渠至古七門堰。
歷史上,舒城縣不斷開展治水活動,總結出“丘崗之水宜蓄,沙灣之水宜泄,浜河之水宜障”的經驗。漢高祖七年(前200),羹頡侯劉信,鑒於“舒城水源出於西山之峻岭,勢若建瓴”的情況,於七門山下開鑿七門堰,引龍舒水灌田8萬餘畝;在龍王廟開鑿烏羊堰;在金雞墩開鑿片曹片責堰,共灌田3萬餘畝。東漢建安五年(200),揚州刺使劉馥整治疏浚了七門堰,灌溉面積擴大到15萬畝。
杭埠河流域有著名的杭埠河灌區,位於江淮分水嶺以南,屬長江流域巢湖水系。地跨巢湖地區廬江和六安市舒城、六安兩縣。東瀕巢湖之濱,西至打山渡槽南端,南毗菜子湖,北至豐樂河南岸。灌區控制面積1854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55萬畝,近期為136.60萬畝。其中廬江縣61.7萬畝,舒城縣64.3萬畝,六安縣10.6萬畝。
灌區由舒廬乾渠和杭北乾渠2大渠系構成,龍河口水庫既是其水源工程,也是渠首工程。分別從水庫的牛角沖和梅嶺進水閘引水。原計劃,杭北乾渠的杭淠分乾渠通過將軍山、打山渡槽與淠杭乾渠貫通,南水北調,將杭埠河灌區與淠河灌區連成一體。1981年對淠河灌區和杭埠河灌區的水資源及灌區面積重新分析平衡后,認為水量不足,難以滿足本灌區農業用水需要。因而杭淠灌區已建溝通工程實際發揮效益不大。
龍河口水庫
水庫效益:防洪保護面積53萬畝。建庫前的1954年6月24日,日雨量118毫米,杭埠河龍河口流量2120立方米/秒,破圩成災7萬畝。建庫后的1969年7月14日,日雨量216.5毫米,入庫洪峰流量高達10320立方米/秒,僅下泄2150立方米/秒,大大減輕杭埠河的洪水負擔。水庫設計灌溉舒城、廬江、六安三縣農田155萬畝,實灌123萬畝。1978年大旱,水庫供水5.78億立方米,105.9萬畝農田豐收。養魚水面4.5萬畝,平均捕成魚9.6萬公斤。庫內有航道6條,總長30公里,有運輸船15隻。
杭埠河流域位於安徽省中部,東經116°22′~117°22′,北緯30°59′~31°45′。流域西及西北以江淮分水嶺為界,東北以上派河流域為鄰,東至巢湖之濱,南與菜子湖、西河水系相接,流域面積4150平方千米。流域地跨安慶市岳西縣,六安市舒城縣、霍山縣、六安市區,合肥市肥西縣,巢湖市廬江縣,計4市6縣(市)。
流域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6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40.5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16.3攝氏度;日均平均氣溫0攝氏度以上的平均天數341天;一般11月10日初霜,3月30日終霜,無霜期天數224天。依龍河口水庫水文站監測資料分析,杭埠河水屬重碳酸鹽類鈣組Ⅰ型水,水質Ⅱ~Ⅲ類。
流域地形複雜,地貌類型多樣,具有明顯的山地、丘陵、平原的地貌單元特徵。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依次為為低、中山地區,高程500~1000米(最高峰豬頭尖1539米);深丘地區,高程100~500米;淺丘地區,高程50~100米;平原地區,高程50米以下(最低7米)。全流域山區佔35.1%,丘陵區佔53.6%,平原圩區佔11.3%。
周瑜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