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清溪場鎮的結果 展開

清溪場鎮

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轄鎮

清溪場鎮,隸屬於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地處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南部,東鄰孝溪鄉,南接隘口鎮,西鄰溶溪鎮,北接中和街道,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政府12千米,區域總面積146.89平方千米。

宋、元時,清溪場鎮一帶屬平茶洞長官司;1985年1月12日,由清溪場鄉改為清溪場鎮。 截至2018年末,清溪場鎮戶籍人口為73724人。截至2020年6月,清溪場鎮下轄3個社區、2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永進社區。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清溪場鎮常住人口為45392人。

清溪場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工業以化工、建築材料製造為主。 

歷史沿革


清溪場鎮因清泉匯溪而得名。
宋、元時,屬平茶洞長官司。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析平茶鄉置清溪鎮。民國三十年(1941年),清溪鎮改為清溪鄉。
1958年10月,清溪場鄉改為清溪公社。
1980年8月,清溪公社更名清溪場公社。
1983年6月,清溪場公社改為清溪場鄉。
1985年1月12日,清溪場鄉改為清溪場鎮。
2001年6月,三合場鄉、美沙鄉、龍鳳鄉併入清溪場鎮。
2011年6月,塘坳鄉併入清溪場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清溪場鎮地處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南部。
地形地貌
清溪場鎮地處秀山平原西南部,地勢西高東低,西北側為平陽蓋,東南面為低山,兩山之間為侵蝕喀斯特平原,其走向為東北一西南;地形以平壩為主,佔76%;低山次之,佔17%;丘陵佔7%。清溪場鎮主要山脈有武陵山系,境內最高峰秀高峰位於高秀村,海拔1506米;最低點車壩位於星寨村,海拔562米。
氣候
清溪場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6.5℃,1月平均氣溫5℃,極端最低氣溫-10.3℃(2008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氣溫27.6℃,極端最高氣溫39.8℃(2011年8月20日);最低月平均氣溫5.1℃(2008年12月),最高月平均氣溫27.6℃(2010年8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2℃,最大日較差15℃(2003年11月20日);生長期年平均150天,無霜期29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35.4小時;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25天,最多達158天(1998年),最少為116天(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10月,6月最多。
水文
清溪場鎮境內河道屬小清河水系,其中平江河流域面積120平方千米,佔66.7%;主要河道有四級河2條,河流總長度36千米,河網密度2.76千米/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1.6億立方米,年排澇量0.36億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0.5億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平江河,從貴州至塘坳流經境內龍鳳、書司城、下衙、茫洞、永進、巨豐、三合、旺明,長36千米,流域面積18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2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永安河、茫洞河等。
自然災害
清溪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霜凍、暴雪;旱澇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7—9月;霜凍災害年均發生10次,主要發生在12月—次年1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9年12月23日平陽蓋地區;霜凍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12月—次年1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8年12月26日全地區。

自然資源


清溪場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為煤礦,其中文家莊煤炭儲量0.13億噸,地質儲量1.2億噸。

水力資源

轄區內水力資源豐富,有小(二)型猴力水庫,平江河流橫貫全鎮,巨豐大堰、黃角堰、平江堰等堰渠為全鎮水利基礎設施。

行政區劃


2011年,清溪場鎮下轄東林、永進、新華3個社區,沙南、南丘、龍鳳、南龍、茫洞、下衙、司城、長崗、溪西、高秀、平陽、巨豐、旺明、太平、三合、星寨、沙壩、涼水、壩麻、大賽、八一、兩河、葛麻、小蘭、柏香園25個行政村;下設12個居民小組、17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清溪場鎮下轄3個社區、25個行政村:
東林社區永進社區新華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清溪場鎮總人口7823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294人,城鎮化率28.5%;另有流動人口18025人。總人口中,男性39823人,佔50.9%;女性38414人,佔49.1%;總人口中,有土家、苗等9個少數民族,共35070人,佔44.8%;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2個民族,其中土家族2360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65.73%;苗族10892人,佔31.06%。2011年,清溪場鎮人口出生率11.2‰,人口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長率4.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39人。
2017年末,清溪場鎮常住人口為52783人。
截至2018年末,清溪場鎮戶籍人口為73724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清溪場鎮常住人口為45392人。

經濟


綜述
2006年,清溪場鎮國內固定生產總值為29686萬元,其中農業生產總值為10560萬元,工業生產總值為14807萬元,三產總值4319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3767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400萬元,財政收入2529萬元,人平純收入2296元,三產比重為35:50:15,一、二、三產業的增加值為29686萬元。
2011年,清溪場鎮財政總收入125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30萬元,比2010年增長6.4%;人均財政收入160元,比2010年增長9.6%。2011年,清溪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065元。
2018年,清溪場鎮有工業企業68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0個。
農業
2011年,清溪場鎮有耕地面積8705畝,人均1.1畝;林地面積11.7萬畝;水稻和油菜等農產品產量均居全省第6位,是國家(省級)糧油生產基地。清溪場鎮農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5.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00.7%。清溪場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清溪場鎮生產糧食1.74萬噸,人均221千克。清溪場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料、金銀花、油茶等。2011年,清溪場鎮油菜種植面積3.5萬畝,產菜籽油60.7噸;金銀花種植面積4.3萬畝,產量7580噸;油茶種植面積40畝,產量70噸。清溪場鎮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清溪場鎮生豬飼養量7.9萬頭,年末存欄3.2萬頭;牛飼養量0.3萬頭,年末存欄0.15萬頭;家禽飼養量6.5萬羽,上市家禽23.4萬羽。2011年,清溪場鎮生產肉類3585噸,其中豬肉3526噸,牛肉13噸,羊肉46噸;畜牧業總產值1.6億元。2011年,清溪場鎮水果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6000噸,主要品種有橘子、梨、葡萄,其中秋梨4500噸。清溪場鎮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海域面積325畝,淡水水面325畝。2011年,清溪場鎮魚塘養殖面積325畝,產量437噸;漁業總產值0.26億元。
工業
清溪場鎮是化工、建築材料製造生產基地。2011年,清溪場鎮工業總產值14.4億元,比2010年增長32.1%,工業增加值4.3億元。2011年,清溪場鎮大中型工業企業有34家,職工410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6億元,比2010年增長8.7%;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4家。
金融
2011年,清溪場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0億元,比2010年增長12.5%,占生產總值的10.6%,實現稅收0.12億元;年末有2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存款餘額為1.6億元,比2010年增長20.6%,是1978年的520倍,人均儲蓄2000元;各項貸款餘額2.6億元,比2010年增長25.3%。

交通


清溪場鎮有G326國道過境,境內長14千米,雙向二車道。2011年末,清溪場鎮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23.7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清溪場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1300餘人,專任老師60人;小學25所,在校生10754人,專任老師50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714人,專任老師14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清溪場鎮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龍傳燈、花燈哥妹;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60平方米;村文化活動中心28個,建築面積3360平方米;農家書屋30個,建築面積900平方米,藏書6餘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0人,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0.1%,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6人。清溪場鎮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老年協會和健身隊。2011年末,清溪場鎮有體育場地5處;100%的城市社區和16.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2011年末,清溪場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45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30.9%。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清溪場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均為門診部(所);病床10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4張,固定資產總值1.7億元;專業衛生人員7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9人、執業(助理)醫師0.31人、註冊護士0.38人。2011年,清溪場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7萬人次,住院手術3510台次,出院病人2.7萬人次。2011年,清溪場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7/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32.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6萬人,參合率85%;孕產婦死亡率2/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0‰、1.3‰、1.3‰。
社會保障
2011年,清溪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668戶,人數1287人,支出282.6萬元,比2010年增長7.2%,月人均183元,比2010年增長6.4%;城市醫療救助32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36人次,共支出5.4萬元,比2010年增長35.7%;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62人次,支出23.5萬元,比2010年增長25.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71戶,人數3549人,支出267.6萬元,比2010年增長21.9%,月人均63元,比2010年增長10.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0人,支出9.2萬元,比2010年增長36.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81人,支出84.3萬元,比2010年增長34.7%;農村醫療救助49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345人次,共支出13.38萬元,比2010年增長13%;農村臨時救濟432人次,支出21.6萬元,比2010年增長12.8%;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44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2.8萬元,比2010年增長27.4%;社會福利費34.8萬元,比2010年增長15.6%;有社會福利單位1個,床位128張,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床位128張,社區服務床位16張。
水利工程
清溪場鎮有小(二)型水庫猴力水庫,巨豐大堰、黃角堰、平江堰等堰渠為清溪場鎮水利基礎設施。

城鎮建設


先後被列為四川省首批試點小城鎮,重慶市試點小城鎮、重慶市“百強鎮”和四十五個“中心鎮”之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千百工程”中,該鎮龍鳳村被列為全縣唯一“市級示範村”,三合村列為“推進村”之一。是秀山境內人口較多、面積較大、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鎮之一。

旅遊


清溪場鎮有苗王墓、客寨風雨橋、古地道遺址、孔明洞、龍潮湖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