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卡拉哈里獅的結果 展開

卡拉哈里獅

卡拉哈里獅

加丹加獅,又稱卡拉哈里獅,分佈於南非辛巴威,波札那,埃托莎公園,納米比亞卡拉哈里沙漠等地,是現存獅子的一個亞種,其耐渴耐熱的能力在其他亞種獅子之上。

卡拉哈里獅的體型與克魯格獅差不多。

野生成年雄性體重180-250公斤,成年雌性110-142公斤。加丹加獅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獅亞種之一,野生雄性加丹加獅平均體長203cm,平均尾長94cm,平均全長297cm,平均肩高102cm,平均胸圍121cm,平均體重200kg。野外記錄最大的個體是納米比亞的600磅重(272公斤)的雄獅,名叫Castor。

簡介


【中文名稱】卡拉哈里獅
【中文別名】獅子卡拉哈里沙漠亞種,加丹加獅
【拉丁學名】Panthera leo vernayi
【命名者及時間】Roberts, 1948
【同義學名】Panthera leo classification
【英文名稱】Kalahari lion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豹屬、獅子
卡拉哈里獅
卡拉哈里獅

物種概述


體長約160―250厘米,尾長約70―105厘米,體重120―240千克,雌獸體形較小,一般只及雄獸的三分之二。雄獅頭寬大而渾圓,吻寬,眼睛炯炯有神,閃射著犀利而威嚴的光芒。頜下的長觸鬚和短鬍子均為白色,耳圓且直立,耳背為黑色。體軀輕捷而矯健,四肢粗壯而結實。體毛呈棕黃色至暗褐色,隨著性別、年齡和個體不同而有差異。雄獸頭項生有長毛,頸部、肩部都披拂著長長的鬃毛,一直下垂到喉部、前胸至前腿基部,鬃毛的顏色一般比身上的棕黃色較深,呈深褐色或黑色。雌獸沒有鬃毛。雄獸和雌獸的尾端均有黑色球狀束毛,內藏骨質硬包,就像一個黑色絨毛團。獅的爪子能夠抓傷和逮住拚命掙扎的獵物,上頜裂齒呈剃刀狀,適於撕咬和切割獵物的身體。
雌獸的懷孕期為105―116天,每胎產2―5仔,也有多達7仔的,多生於草叢或岩洞中。初生的幼仔體重約為0.5千克,眼睛看不見東西,15天後才能長牙,身上有深褐色的斑點或條紋,約半歲后逐漸消失。
一般出獵的時間是夜晚或清晨涼爽的時候,喜歡在夜間獵食。獵物中包括羚羊、小羚羊牛羚、斑馬、水牛、長頸鹿、大象幼獸、河馬、河馬幼獸,也包括狒狒、兔、鳥,有時甚至魚。獵物被捕獲后按群內地位的高低捺食:首先是雄獅,然後是地位最高的雌獅,幼獅最後。往往會因此產生群內的地位爭端,這樣的爭鬥往往會導致受傷。

分佈範圍


分佈於南非,卡拉哈里沙漠。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