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哈里沙漠

屬非洲南部內陸乾燥區

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屬非洲南部內陸乾燥區,也稱作“卡拉哈里盆地”、喀拉哈里沙漠,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形區,總面積約63萬平方千米。

地理地貌


地理位置

南非地貌
南非地貌
是非洲南部內地高原的一個大而如盆地般的平原。它幾乎佔據了波札那全部、納米 比亞東部的1/3以及南非開普省極北的部分。在西南部與那米比即納米比亞的海濱沙漠混為一體。喀拉哈里沙漠南北最長處約1600千米,東西最大距離為960千米左右,其面積估計有930000平方千米。
北臨恩加米湖,南界奧蘭治河(Orange River),東起東經26°左右,西迄大西洋沿岸附近。主要在波札那、納米比亞境內,部分屬於安哥拉及南非共和國。

地貌特點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地貌上屬非洲地台上的凹陷盆地,海拔700-1000米,四周被高1500米的山 地和高地環繞。盆地內地勢起伏不大,偶有孤立島山出現。地面多乾溝和細沙。卡拉哈里盆地內有卡拉哈里沙丘,為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沙丘區。
盆地的邊緣有河川穿越,其起訖點均在盆地之外:東北部有寬多河(Kwando R.)及贊比西河(Zambezi R.)的上游;西北部有庫內列河(Cunene R.)以及盤踞南部低洼山谷的奧蘭治河(Orange R.)。

主要流域

盆地內有三個主要流域: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奧科萬戈(Okovango)系統從多雨的北部進入盆地,形成16835平方千米 的細長沼澤帶。1849年利文斯通曾發現奧科萬戈河注入那米湖(Ngami L.),雖已乾涸了數十年,但地圖上仍有。有時多餘的水會流進馬卡迪卡迪窪地。西北部較小的流域稱為依託沙窪地(Etosha Pan)。南部有木羅坡-諾索布(Molopo-Nossob)系統,曾經流至奧蘭治河。低洼地形成的泥濘地區很多。這些“鹽地”會積聚雨水形成一個暫時性湖泊,直到蒸發乾涸為止。

氣候溫度

卡拉哈里沙漠和撒哈拉沙漠中部緯度相當(僅南緯與北緯之差),氣候相似,同樣也受副熱帶高氣壓系統的影響,地面終年乾燥,年降水量125-250毫米。

氣候植被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它的氣候植被與撒哈拉沙漠又不完全相同,因降水稍多而有一定植被覆蓋。氣候和植被 自西南向東北變化。西部為沙漠,高達100米的沙丘上生長著肉質植物與灌木。北與東北部降雨較多,為熱帶乾草原與熱帶稀樹草原。在短暫的雨季中,植物繁盛,地面覆蓋著豐富的草場,還有一片濃密的矮樹叢和高大的樹林。多羚羊和其他熱帶動物。但是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沙漠中均缺水,縱橫沙漠的眾多河流的河床都是乾涸的,土地乾燥是在這個地區進行探測的真正障礙。

自然資源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巴卡拉哈里人和布須曼人(Bushman)住在這塊資源匱乏的土地(這裡富 金剛石、銅、鉛、鋅、鎳、釩等礦藏,但很少開發利用)上,多從事畜牧業,有的兼營狩獵。除了喀拉哈里的邊緣地帶,很少有經濟發展。舉例言之,奧科萬戈三角洲曾有一項龐大的灌溉計劃,結果卻毫無下文。今天的卡拉哈里仍然乾涸缺水,布爾人的移民先驅於十九世紀末企圖橫越此地時,稱此處為“乾旱之地”(Thirstland)。
卡拉哈里向西延展為多霧的海岸帶沙漠,名為納米布沙漠,和著名的阿塔卡馬沙漠非常相似。

地理特徵


地貌

喀拉哈里沙漠地貌
喀拉哈里沙漠地貌
喀拉哈里沙漠地表起伏不大,遍地是沙的平原,到處海 拔都在900米以上。基岩只裸露在低而直立如牆的小山群中,它們為數不多但很顯眼地出現在一般地面上。除了這種小山群外,3種地表涵蓋了所有喀拉哈里沙漠的特徵:小沙原、縱向沙丘和淺水湖(窪地)。沙的深度一般都超過60米。在許多地區,沙是紅的,這是一薄層氧化鐵覆蓋在沙粒上的結果。
喀拉哈里沙漠的整個西部以長長的沙丘鏈為其特色,其大致呈北或西北走向。沙丘至少長1.6千米,寬約數百米,高達6-60米。每一個沙丘同其鄰丘都由一個寬而平行的凹坑分隔開來,凹坑被當地人稱為“街”或“小路”,因為每一個凹坑都便於人行進。

干湖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或窪地是沙漠水系的最大特色,是極短溪流終點的“干湖”。從來沒有 水從喀拉哈里沙漠流入海洋,而是每條溪流將其流程結束在略低的凹坑裡,這裡是沒有出口的。當小溪乾涸時,由緩慢溪水帶來的細小淤沙粒子與可溶鈣礦物和由蒸發水所凝結的鹽一起沉澱了下來。其結果是這些地面沒有植被,乾的時候呈閃閃發光的白色,可溶礦物的膠合活動使其變硬,有時則被淺淺一片不流動的水所覆蓋。在含鹽成分低的地方,下過雨後,窪地可能會覆滿青草。

水系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在喀拉哈里沙漠南部和中部,地面水只有在廣為分佈的小水坑裡才有,沒地面水系。幾乎所有的雨一降下來就消失在深沙里。在喀拉哈里沙漠的南部和中部某些處找到了大量的古代水系--有些就在地面上,有些則透過空中攝影才探得。即使在一年中雨量最多之時,這些水系今日都不再運轉。
喀拉哈里沙漠北部有一個很不尋常的水系。夏日大雨滂沱落在遠在喀拉哈里西北部的安哥拉中部高地上。大量的徑流水流入若干向南流的小溪中,這些小溪匯合起來形成奧卡萬戈和寬多(Cuando或Kwando)河。奧卡萬戈河向東南流入喀拉哈里沙漠最北部的部分,最後分散為若干分流水道流入波札那北部的廣闊的沼澤地。在安哥拉,經過一個不正常的濕潤降雨季節,過多的水流入沼澤地並溢出流入遠在南部的恩加米湖(Lake Ngami),然後向東流通過博泰蒂(Boteti)河注入騷湖(Lake Xau)和馬卡迪卡迪(Makgadikgadi)鹽沼。同樣,寬多河從安哥拉向南流,部分注入一個沼澤的東北部延伸部分。因而在一個長期缺水的區域卻創造出廣闊區域水過剩的現象。

土壤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喀拉哈里沙漠的土壤大多以沙為基礎,色紅,有機物含量低。從化學方面看,它們相對呈鹼性,極為乾燥。在鹽沼地或附近,土壤趨向於含鈣或含鹽,對多數植被有毒性。

氣候

卡拉哈里沙漠氣候
卡拉哈里沙漠氣候
潮濕氣團來自印度洋,東北部水量最大(年平均超過500毫米),西南部 則有所下降(在喀拉哈里南邊緣不足130毫米)。但是降水量變化極大。多數降雨發生在夏日雷電交加之時,各處每年都有極大變化。冬季特別乾燥,濕度極低,有6-8個月完全無雨。
日、季氣溫變化範圍極廣且規律。夏日蔭涼處氣溫仍達43-46℃,但同一天晚上可降至21-27℃;冬季晚上的氣溫一般均降至冰點甚至可低到零下12℃。

植物

由於深深一層沙覆蓋在大部分土地上,極大地影響了那裡植被的生長。淺根植物不能在一個多年生的基礎上存活,雖然一年生植物在一場好雨之後生長得非常快,可以播下種子支持到下一個好雨季節。凡根深到能觸到永久性濕潤沙那一層的樹能很好地生長。

動物

卡拉哈里沙漠的獅子
卡拉哈里沙漠的獅子
喀拉哈里沙漠北部的動物也比南部的種類更多。南部主要的品種有跳羚角馬和麋羚(所有這些有時會成群出現的),還有東非大羚羊、大角斑羚和許多非群居品種,諸如捻角羚(大羚,生長在有較濃密灌木叢的地區中)、小岩羚和小羚羊。在沙漠下面的“龍息洞”中,有著世界上最珍稀最與世隔絕的魚——金鯰魚。
喀拉哈里沙漠北部養育著相當數量的長頸鹿、斑馬、象、水牛和羚(馬羚貂羚黑斑羚等);肉食性動物諸如獅子、獵豹、豹、野獵犬和狐;其他大的或中等身材的哺乳動物有胡狼、鬣狗、疣豬;狒狒、獾、食蟻獸、熊、野兔和豪豬;以及無數的小嚙齒類動物,幾種類型的蛇和蜥蜴,還有大量的鳥。
乾旱的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生活著7種主要食肉獸。生物學家按照它們的權力順序,從強到弱依次列出了七份檔案。
獅子——占絕對優勢的頭號強者。在卡拉哈里的乾旱沙漠環境里,憑它們的個頭,力氣,兇猛,群居性和適應能力,在所有食肉獸中是無可匹敵的。
斑鬣狗
斑鬣狗
斑鬣狗——第二號強者。外貌雖像狗,但與狗沒有直接親緣關係。它是最大的鬣狗,個頭僅次於獅子,它們的高傲而猙獰的面目,往往使除獅子以外的其它食肉獸退避三舍,所以不可能 從它們口邊輕易奪取獵物。不過,這種野獸在卡拉哈里數量不多,所以無足輕重。
野狗——成群搜食者。它是真正的狗,不過它們的耳朵特大,還常常高豎頭頂,好像兩把圓蒲扇。由於它們習慣於結成群搜食,以多勝少,所以在卡拉哈里食肉獸中地位頗高,名列第三,不過,它們在那裡的總數量較少,因而影響不是很大。
棕鬣狗——卓越的倖存者。它的個頭比斑鬣狗得多,體重只有40-47千克。站立身高與德國牧羊犬差不多。它是世界上四種鬣狗中最珍貴的一種,由於對南非乾旱,半乾旱地區的適應能力極強,所以在卡拉哈里沙漠中一直保持著可觀的數量。
豹子——孤獨地潛隨獵物者。它性情雖然兇猛,但個性孤獨,一般不與競爭對手爭食,即使遇上攔路“搶食犯”,多半也不會行兇反撲。平時喜歡伏在樹木的橫枝上,伺機襲擊過往的動物。
獵豹——憂心忡忡者。它是獸類中的奔跑冠軍,常常捕殺比自身大的食草動物,但見到其它食肉獸總是憂心忡忡,顯出一副又順從又膽怯的模樣。幸虧它們善於快速獵食,因而在卡拉哈里沙漠上還有其足跡。
黑背胡狼——足智多謀的獲食者。它個頭較小,長相似狗,行動敏捷,在7種食肉獸中雖是最弱者,但憑它的足智多謀的才能,常常可以智勝所有競爭者而獲得豐盛的美餐。

人文經濟


居民

卡拉哈里沙漠居民
卡拉哈里沙漠居民
喀拉哈里沙漠主要的居民是操斑圖語的非洲人和操科伊桑語的桑人以及少數的歐洲 人。
那些住在喀拉哈里沙漠偏遠地區的人末受到採礦或其他工業的影響,他們住在有200-5000人的村莊里。住房多為傳統式樣,單間房間的茅房、泥牆、茅草屋頂。水是限制因素,將居住區限制在便於取水的水井或水塘附近。

經濟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牛是經濟基礎。除了在波札那的杭濟(Ghanzi)區之外(這裡牲畜都是在私人牧場飼 養的,牧場主有許多是非洲人),放牧地均屬國家所有,由當地政府委員會安排使用事宜。水井和水塘或屬委員會所有,或屬牛所有主的聯合會或私人所有,牛全年只限在此附近牧養。

農業

山羊為家庭消費提供了大部分的肉和奶。幾乎所有家庭都種植玉蜀黍、高粱和南瓜。由於乾旱的作祟,許多作物都未能有所收成。野生食物和狩獵動物的肉是遙遠小村莊的日常食物的重要成分。所有村莊都有貿易商店或有小販前來兜售食物及其他商品。

文教

除了最小的村莊外,所有村莊都有國營的小學,絕大多數孩子都上這種學校,雖然極少數孩子將升入中學。在大村莊所設的國立衛生門診部和醫院是作為草藥醫生和占卜者的補充。
當地人出門的日常交通工具是騎馬和騎驢子。卡車只屬於商人或僱用礦工代理機構所有,用來作長途路程用。

交通運輸

由於人口稀少,土地寬廣,喀拉哈里沙漠只有稀少的道路和小徑供使用,其中多數只可通過卡車和四輪驅動車。在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公路連接著行政中心、主要住房和臨界的農田區。但築好的公路已將波札那東部和奧卡萬戈沼澤地以及馬卡迪卡迪鹽沼連接起來。
喀拉哈里沙漠西南部因降水量極低,因而幾乎無樹或大灌木叢--只有分散的旱生灌木和短草。中部雨較多,有零星樹木及若干灌木及草地。北部則根本無沙漠景象。這裡有開闊的林地,棕櫚樹生長在灌叢中,常綠樹和落葉樹均長到15米高,樹林中還有某些品種適合作木材者,其中最大又最希罕的樹是猴麵包樹。奧卡萬戈沼澤地滋長著葦草、紙莎草、睡蓮和其他嗜水的植物。

沙漠探索

卡拉哈里沙漠探索
卡拉哈里沙漠探索
喀拉哈里沙漠之缺少地面水和深沙為早期旅遊者設下主要障礙。蘇格蘭的傳教士和探險家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在當地人民幫助下於1849年儘力利用當地的水坑穿過喀 拉哈里沙漠。1878-1879年有一隊布爾人坐多士蘭(Dorsland〔Thirstland〕)牛車從特蘭斯瓦穿過喀拉哈里沙漠迂迴地到達安哥拉中部,一路上約損失250人和9000頭牛,大部分是由於渴死。20世紀機動車的引進大大地改善了進入喀拉哈里沙漠的交通,但是即使晚至50年代,廣大部分地區還是無法進入,外地人從未能到達這些地區。不過到了70年代中,車子的機動性已經改進到如此程度,使整個喀拉哈里沙漠向研究、狩獵和旅遊探險開放。

人口結構


波札那獨立后不久就發現有金剛石大礦床,1971年的開採標誌著在喀拉哈里各處採礦活動的開始。除此之外,旅遊業和手工藝品的出售在經濟上變得很重要。

桑人

桑人或稱巴撒瓦人(Basarwa),該區許多地方都這樣稱呼他們,他們或是操班圖語的牧場主的主顧,在牛欄工作以回報對他們的扶持,或是杭濟區牛場的僱工,或是這種僱工的家屬。沒有多少桑人還過他們傳統的狩獵和採集生活方式。許多人又不希望那政府重新安置,把他們從喀拉哈里沙漠中部禁獵區的傳統住地遷到禁獵區外面新建的村莊。

歐洲人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歐洲人初入喀拉哈里沙漠是在19世紀初以旅遊者、傳教士、象牙搜尋者和商人的身份來的。唯一的歐洲人居住區在杭濟區,那裡有若干家庭在1890年代獲准經營牧場。1960年代以前,他們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貧窮生活,但是自那時開始,他們已能夠擁有土地而改進生活狀 況。其他在喀拉哈里沙漠的多數白人都是政府僱員或在私人企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