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悲天憫人的結果 展開

悲天憫人

漢語成語

悲天憫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ēi tiān mǐn rén。出自唐·韓愈《爭臣論》:“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

意思是指哀嘆時世的艱難,憐惜人們的痛苦。

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對社會腐敗與人疾苦感到悲憤。

釋義


悲天:哀嘆時世;憫人:憐惜眾人;天:天命,指時世。指哀嘆時世的艱難,憐惜人們的痛苦。
對社會的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

出處


唐·韓愈《爭臣論》:“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
直接出處——清·黃宗羲《朱人遠墓誌銘》:“嗟呼!人遠悲天憫人之懷,豈為一己之不遇乎!”

典故


哀嘆時局的艱辛,憐憫人民的疾苦。形容對社會腐敗和民生疾苦的激憤憂傷。清.王士禛《帶經堂詩話.題識》:“其(趙清止)《放吟》一卷,皆樂府詩,丁明末造,多悲天憫人之思。”清.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三回:“心中感觸了好些時事,只覺得惡俗世界無一是處,忍不住那一腔悲天憫人的熱情沸將上來。”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對社會腐敗與人疾苦感到悲憤。
示例
君生平絕口弗談政治,獨其悲天憫人之懷,流露於不自覺,有如此者。 ◎柳亞子《燕子龕遺詩序》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愁腸百結、憂心忡忡

反義詞

隨遇而安、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