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文談

門外文談

《門外文談》是1934年發表於《申報·自由談》,作者是魯迅。

內容簡介


《門外文談》是魯迅論述文字起源、發展和改革的一篇重要著作。其中涉及文藝問題的部分,精闢地闡述了文藝起源與人類勞動實踐的關係,肯定了民間文藝對於民族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指明了新文學家對於人民大眾所應取的立場和態度。全文批判了文字與文藝起源問題上的各種唯心論觀點。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書評


關於中國文字的產生,魯迅指出:“在社會裡,倉頡也不止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史官一採集,便可以敷衍記事了。中國文字的由來,恐怕也逃不出這例子的”。在魯迅看來,人民群眾是文字的真正創造者,文字在人民間萌芽,後來卻一定為特權者所收攬。魯迅的這一觀點,是符合歷史實際的。魯迅認為,“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作”。文藝的產生同原始人的勞動有密切關係。他說:“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需發表意見,才漸漸的練出複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麼,這就是創作,大家也要佩服,應用的,這就等於出版,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下來,這就是文學;他當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學家”。在文學起源於勞動的問題上,魯迅為我國學術界輸進了新的血液。在人民群眾與文藝的關係上,魯迅認為,人民群眾“是有文學,要文學的”,他們要求文學能夠為他們自己服務,“但決不該為文學做犧牲”。
魯迅在《門外文談》中,談及了民間文學的歷史作用和地位等問題。首先他高度評價了民間文學的價值。在他看來,不識字的作家雖然不及文人的細膩,但卻剛健,清新,而剛健、清新的文學,有著無限的生命力。他還說:“舊文學衰頹時,因為攝取民間文學或外國文學而起一個新的轉變,這例子是常見於文學史上的”。魯迅關於民間文學、文藝的產生的見解是充滿著歷史唯物主義精神的,從此出發,魯迅也對當時“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進行了批判。他以西班牙的亞勒泰米拉山洞中原始人留下的壁畫為例,指出那並不是什麼“為藝術的藝術”。他說:“原始人沒有十九世紀的文學家那麼有閑,他的畫一隻牛,是有緣故的,為的是關於野牛、或者是獵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因此在魯迅看來,那種否認藝術具有功利目的的“為藝術而藝術”的美學觀點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