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馬

詞語

犬馬,漢語詞語,拼音quǎn mǎ,意思是狗和馬;舊時臣子對君上的自卑之稱。

引證詳解


1.狗和馬。
《書·旅獒》:“犬馬非土性不畜,珍禽奇獸不育於國。”
2.特指良狗名馬。引申為玩好之物。
孟子·梁惠王下》:“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
《東觀漢記·北海敬王睦傳》:“大夫其對以孤襲爵以來,志意衰惰,聲色是娛,犬馬是好。”
宋·蘇轍漢昭帝論》:“小人先之,悅之以聲色犬馬,縱之以馳騁田獵。”
3.舊時臣子對君上的自卑之稱。
三國,魏曹操《上書讓增封武平侯及費亭侯》:“雖有犬馬微勞,非獨臣力,皆由部曲將校之助。”
宋·司馬光《請建儲副或進用宗室第三狀》:“臣獨不愛犬馬之軀,為陛下言之。”
4.卑幼者對尊長的自謙之稱。
唐·牛僧孺《玄怪錄·岑順》:“將軍天質英明,師真以律;猥煩德音,屈顧疵賤。然犬馬之志,惟欲用之。”
明·陳汝元《金蓮記·釋憤》:“螻蟻命,勞相釋,承恩德,承恩德,犬馬報,知何日。”參見“犬馬之勞”。
5.喻小人。
《後漢書·王符傳》:“一旦富貴,則背親捐舊,喪其本心,疎骨肉而親便辟,薄知友而厚犬馬。”
《北齊書·後主幼主帝紀論》:“賣官鬻獄,亂政淫刑,刳剒被於忠良,祿位加於犬馬,讒邪並進,法令多聞。”
6.古代大夫生病的婉辭
《公羊傳·桓公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即罪爾”漢何休註:“天子有疾稱不豫,諸侯稱負茲,大夫稱犬馬,士稱負薪。”徐彥疏:“大夫言犬馬者,代人勞苦,行役遠方,故致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