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橋樓鄉的結果 展開

橋樓鄉

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下轄鄉

橋樓鄉,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地處閬中市西北部,東與廣元市蒼溪縣接壤,南與思依鎮相連,西、北與廣元市劍閣縣羊嶺鎮接界,距閬中城區42千米, 區域總面積34.94平方千米。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置宏廟子鄉;1984年,由橋樓公社改為橋樓鄉;截至2019年末,橋樓鄉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截至2020年6月,橋樓鄉下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橋樓灘社區;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橋樓鄉常住人口為5074人。

歷史沿革


橋樓鄉
橋樓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置宏廟子鄉。
1950年,設橋樓鄉,屬南部縣
1953年,屬閬中縣。
1958年,改為橋樓公社。
1967年,更名立新公社。
1971年,更名橋樓公社。
1984年,由橋樓公社改為橋樓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橋樓鄉地處閬中市西北部。
地形
橋樓鄉地勢略為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老年山,海拔840.5米;最低點位於賈家河,海拔359.2米。
氣候
橋樓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適宜,四季分明;春旱、夏熱、秋涼、冬冷;春時有倒春寒,夏時有洪澇,秋時有霖雨天,冬常有霜霧;多年平均氣溫15.9℃;年平均日照時數1107.8小時,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8月最多。 
水文
橋樓鄉有橋樓灘河流經,該河起源於劍閣縣鶴靈、羊嶺鎮,由西至東從百花村流出,境內河道長約10千米。 
自然災害
橋樓鄉主要自然災害為旱災、澇災、大風等。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1年6月22日,農作物被淹沒450餘畝,損毀村道公路7.8千米,房屋倒塌27戶,直接經濟損失350餘萬元。 
自然資源
2011年,橋樓鄉有耕地0.6萬畝。

行政區劃


橋樓鄉[四川閬中市橋樓鄉]
橋樓鄉[四川閬中市橋樓鄉]
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下轄橋樓灘1個社區,落陽、老牛山、界坪、長新、百花、南山6個行政村;下設35個行政村(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橋樓鄉下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橋樓灘社區、落陽村、老牛山村、長新村、南山村, 鄉人民政府駐橋樓灘社區。 

經濟


綜述
2011年,橋樓鄉財政總收入194.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08元。 
截至2018年末,橋樓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截至2019年末,橋樓鄉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農業
2011年,橋樓鄉農業總產值3419萬元。橋樓鄉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紅薯為主。2011年,橋樓鄉生產糧食5500噸,其中水稻1800噸,小麥1500噸,玉米1100噸。橋樓鄉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為主。2011年,橋樓鄉生產油菜260噸,生產花生250噸。橋樓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為主。2011年,橋樓鄉出欄生豬1.1萬頭,出欄肉牛600頭,上市家禽1.2萬羽。 
工業
2011年,橋樓鄉有工業企業2家,職工35人,工業總產值為120萬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有商業網點15個,職工34人。2011年,橋樓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有農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85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0.45億元,比2010年增長15%;各項貸款餘額0.16億元,比2010年增長6.7%。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80人,專任教師3人;有中心校1所,分設小學部和初中部,小學在校生323人,初中在校生210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6個,各類藏書0.3萬冊。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有體育運動場1個,籃球場3個,簡易乒乓球台7張。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有線電視入戶率45%。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設病床10張;專業衛生人員10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 
社會保障
2011年,橋樓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3戶,人數39人,月人均150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40戶,人數450人,支出30.2萬元,比2010年增長15%,月人均56元,比2010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2.9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有郵政所1個;有電信企業1家;有固定電話用戶1300戶,電話普及率51.66%;行動電話用戶1986戶;寬頻接入用戶50戶。
集鎮
2011年完成了2.5平方公里場鎮規劃修編。2011年3月,橋樓鄉委託村規院對該鄉2.5平方公里場鎮進行了規劃修編,並在場頭製作安裝了5X8米的規劃效果圖。聘請了兩名專職保潔人員,堅持集中整治和專業隊保潔相結合的方式,每月6日和23日,鄉政府組織機關和各部門工作人員,學校師生開展集中整治,專業隊每天徹底清掃一次,堅持日常保潔,實現了場鎮清潔化。硬化街道350米。投資8萬元修建110平方米公廁一所,在場鎮安裝垃圾桶30隻,在政府內和學校內建垃圾中轉池兩個。投入3萬元在主要街道安裝路燈20盞,實現了場鎮亮化。綠化了街心花園,在花園周圍帖了瓷磚。改造了橋樓場自來水工程,解決了場鎮150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征地2畝,建成了垃圾集中填埋場。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末,橋樓鄉共有農戶2434戶,人口8663人。
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總人口有868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67人,城鎮化率5.4%;另有流動人口105人。總人口中,男性4763人,佔54.8%;女性3923人,佔45.2%;14歲以下1434人,佔16.5%;15—64歲5871人,佔67.6%;65歲以上1381人,佔15.9%。2011年,橋樓鄉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3.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4人。 
截至2017年末,橋樓鄉常住人口為4119人。 
截至2018年末,橋樓鄉戶籍人口為8335人。 
截至2019年末,橋樓鄉戶籍人口為8375人。
根據閬中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橋樓鄉常住人口為5074人。

代表人物


落下閎:春節老人、古代天文學家。
據《華陽國志》、《保寧府志》記載,該鄉是著名天文學家落下閎的故里,落下閎早年和晚年都曾隱居在該鄉的高陽山麓觀天測地,研習天文,從而在這些地方遺留下大批古天文遺址。橋樓鄉獨特的地貌,豐富的古天文資源,不斷引起國內外天文學專家、學者們的重視,他們絡繹不絕來到橋樓進行天文考古研究;同時,該鄉還是一座民俗文化的“富礦”,民歌、燈戲、舞草龍、說春、鞭春牛等民間文藝活動傳承久遠,生生不息,爭取“中國民俗文化之鄉”桂冠的條件也很充足,天文文化、春節文化、民俗文化一起怒放,構成了該鄉燦爛的文化奇觀。
2014年5月12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國際天文學會天文史委員會副主席孫小淳帶著一批國內頂尖級的天文學家深入落下閎的故里橋樓鄉展開古天文考古調研后,對這裡豐厚的天文文化資源讚不絕口,建議橋樓鄉和中科院自然科學院聯手,將該鄉打造成“全國青少年古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交通


截至2011年末,橋樓鄉縣、鄉級公路總長42千米;村級公路總長77千米,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文化


● 地名由來
橋樓鄉因鄉人民政府駐橋樓灘而得名; 又因原治所在地河邊有灘,灘上有橋,橋頭有樓,故而得名為橋樓灘。

獲得榮譽


2021年7月,被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