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路街道

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下轄街道

新華路街道,隸屬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地處南明區中心部位,屬繁華區域,東與西湖路街道隔河相望,南與興關路街道、油榨街街道相鄰,西南與河濱街道以南明河為界,北與市府路街道、中華南路街道隔河相望。街道辦事處駐地距區政府約1.3千米。轄區總面積0.86平方千米。2011年末,新華路街道轄區總人口32684人。另有流動人口4921人。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949年,新華路轄區屬貴陽市第五區。1982年1月,改貴陽市南明區新華路街道。截至2020年6月,新華路街道轄7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石嶺街5號。

2011年,新華路街道財政總收入1616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681萬元。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949年,新華路轄區屬貴陽市第五區。
1950年,屬貴陽市第五區。
1953年,第三、四2區合併為第三區,歸第三區管轄。
1954年初,新華路辦事處成立。
1958年4月,新華路、新橋2辦事處合併為新華路辦事處;同年9月,油榨街辦事處與新華路辦事處合併為新華聯合辦事處。
1960年4月,成立城市公社時撤銷聯合辦事處,建立南明區新華公社;同年7月,改南明公社新華分社。
1961年12月,撤銷新華分社,改南明區人民委員會新華路辦事處。
1967年11月,建立南明區新華街道革命委員會。
1979年,南明區新華街道革命委員會改為南明區革命委員會新華路辦事處。
1982年1月,改貴陽市南明區新華路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紀念塔、新華路、甲季樓、興隆街、箭道街、電力巷、神奇路7個社區,下設302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新華路街道轄7個社區紀念塔社區:新華路社區、甲秀樓社區、興隆街社區、箭道街社區、電力巷社區、神奇路社區,街道辦事處駐石嶺街5號。
名稱電話區號
紀念塔社區0851
新華路社區0851
甲秀樓社區0851
興隆街社區0851
箭道街社區0851
電力巷社區0851
神奇路社區0851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華路街道地處南明區中心部位。

人口民族


2011年,總人口中,男性16158人。佔49.44%;女性16526人,佔50.56%;14歲以下2843人,佔8.7%;15~64歲25761人:佔78.82%;65歲以上4080人,佔12.4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6843人,佔82.13%;有苗、回、布依、土家、侗等13個少數民族,共5841人,佔17.87%。2011年,新華路街道人口出生率5.08‰,人口死亡率5.38‰,人口自然增長率-0.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800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新華路街道街道辦事處財政總收入1616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681萬元。

工業

2011年,新華路街道有工業企業2家,職工45人,實現工業總產值5162萬元。

商業

2011年末,新華路街道有商業網點2136個,職工14350人。2011年,新華路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4123萬元。

交通


新華路街道境內主要幹線有遵義路、新華路、瑞金南路等。
新華路街道
新華路街道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新華路街道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822人,專任教師103人;小學2所,在校生3789人,專任教師71人,小學適齡兒童人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750人,專任教師181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新華路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其中醫院1所,婦女兒童醫院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

社會保障

2011年,新華路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061戶,人數10665人,支出335.1825萬元。新增基本養老保險375人,新增失業保險160人,新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60人,新增工傷保險160人,新增生育保險160人,新增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40人,新增城鎮居民養老保險52人。

文化


地名由來

新華路街道因轄區內的新華路而得名。

獲得榮譽


1988年以來,新華路街道辦事處文化站相繼被評為南明區一級文明站,貴陽市一級文明站、貴州省文化先進街道辦事處、文化部全國先進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