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初
中國油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
周碧初(1903年—1995年),福建平和縣人,著名油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周碧初先生是中國油畫的先驅者之一。水粉畫《蘋果》、油畫《桃》、《春色》被上海市美術館收藏。1992年江蘇省美術館收藏油畫《梅園新村》,1992年周碧初藝術館於福建省平和縣落成。著有《油畫概論》等書,出版過多種個人書集。
1930年任上海美專西畫教授。
1932年任上海美專西畫教授。作品《西湖》發表於英國專業刊物《畫室》。以畫友身份參加第一屆決闌社展覽。
1933年應徐朗西之邀,任私立新華藝專油畫系主任。
1936年參加徐悲鴻等發起之默社畫會,並參加第一屆繪畫展覽。
1937年兼教於上海漳泉中學。
周碧初
1947年主編《中國美術年鑒》,並刊印作品《風景》,並在香港、台灣舉辦個展。
1949年僑居印尼。
1954年蒙印尼總統蘇加諾博士的接見,並收藏題名為《言子墓》的一幅油畫。
1960年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1961年作品《英雄山》被上海博物館收藏。
1962年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1963年任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
1965年任上海市油畫雕刻創作室畫師。
周碧初
1982年應福建省美協之邀,在福州、平和、廈門舉辦個展。
1983年新華藝專校友會藝術作品展覽在上海市美術館舉行。
1985年作品《宋慶齡故居》獲上海美術作品佳作獎,入選全國美展。
1986年任上海油畫雕塑院藝術顧問。12月在新居落成的上海美術館舉辦個展。
1987年任上海市藝術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美術專業評審成員。參加上海舉行的上海台灣畫家作品聯展。
1989年水粉畫《蘋果》、油畫《桃》、《春色》被上海市美術館收藏。
1992年江蘇省美術館收藏油畫《梅園新村》,周碧初藝術館於福建省平和縣落成。
周碧初(1903-1995)生於福建平和。1924年廈門美專畢業,翌年赴法國巴黎,入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校,與徐悲鴻、顏文梁、林風眠等為同窗好友,1930年歸國,參與徐悲鴻等發起之“默社”畫會,參加第一屆繪畫展覽,此多次參加重要聯展和舉辦個展,1949年僑居印尼,1959年6月在雅加達舉辦大型畫展,1960年回國定居上海。
著名油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周碧初先生是中國油畫的先驅者之一。二十年代留學法國,1930年學成歸國。先後在上海新華藝專和國立杭州藝專任教授。嗣後曾僑居印度尼西亞多年,1959年自印尼回上海探親,目睹新中國畫壇欣欣向榮的景象,決意回國潛心創作。
碧初先生留法師承印象派的藝術方法,他意識到歐洲這一新興的、富有生機的畫派,系受東方藝術的啟悟而開創了西方繪畫劃時代的新篇章。印象派特彆強調藝術個性,在印象派、後印象派乃至表現主義諸大家之中都是各顯個性、異彩紛呈。周碧初在採用對比色並置和反襯的技法的同時,更注意細筆觸和點簇的表現力與生動性。他又注意融入中國民間藝術誇飾的精華的文人畫的點、線之法,使周碧初的油畫別具中國的和他自己的藝術風格。他畫的靜物中如黃的檸檬反襯著鈷藍的底色,其間又以跳動的硃色和淡紫的細筆觸加以反襯,格外顯出透明和厚重感;周碧初畫的風景,淡紅與紛綠交錯,藍與畫並置而顯得分外明麗清新。他不採用印象派以前的拘泥於描摹體積和強調明暗關係,而是直接運用色彩的對比組合取得整體的和諧,構成明快生動的氣氛與畫面;不表現光源,而自有光彩照人的效果,如所作的《沙浪岸村(印尼)》及《古城水鄉(常熟)》都富有這種特色和魅力。
南洋群島亞熱帶明艷的風光曾深深吸引著這位善於捕捉色彩感的中國藝術家。碧初先生回國之後,祖國廣闊的地域,生活風致豐富多彩,喚起了他新的藝術激情,多年不辭尋勞奔走南北各地,攀山涉水進行寫生,祖國的秀麗山川名勝古迹和優異的歷史文物對這位海外歸來的藝術家有更親切的感受與啟迪,他的創作進一步有新的探求,藝術表現也有更多變化。國家改革開放之後,政通人和,這位歸僑老藝術家更是意氣風發,他常說:"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好的心境。"周先生今已屆九旬高齡,每天仍辛勤作畫,一如既往的懷著一顆樸實、謙和的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耕耘、探索。
作品曾被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及私人收藏。著有《油畫概論》等書,出版過多種個人書集。
周碧初藝術館是紀念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油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中國油畫先驅者之一、印尼歸僑,周碧初教授的藝術館。該館座落在福建省平和縣小溪鎮中山公園內,位於花山溪與牛頭溪交匯處,並與天馬山遙遙相對,由我國書壇泰斗沙孟海先生題寫館名。
周碧初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