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桿舞

錢桿舞

錢桿舞是主要分佈在江蘇省泗洪縣、安徽省五河縣城關鎮舊縣社區及周邊村鎮的傳統民俗舞蹈。由於不斷的文化交流,流傳地區也相應延伸,錢桿舞在五河、明光柳巷鎮、鳳陽泗縣及周邊縣、市也廣為流傳。

錢桿舞的主要表現方法為手握錢杆子中段,繞體打擊身體的肩、臂、手、腰、腿和腳等部位。其中有單打、雙打、對打和不同的隊形變化,邊打邊唱。整個場面歡快、流暢,給人們一種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

特色


錢桿舞既體現出本地區的傳統文化特色,同時也反映了南北文化交融的歷史脈搏。它是本地區較完整、具有典型民間藝術形式的傑出代表。
千里淮河,源遠流長。特殊的地理位置,營造出獨特的環境優勢。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帶來了南北不同的文化流派,使得錢桿舞不斷地發展和傳播。特別是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的明朝一大批移民的湧入和原居民形成了有機的融合,錢桿舞逐步成為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

現狀


解放前,錢桿舞曾是民間藝人沿街賣藝的一種表演形式,俗稱“耍錢桿”,由單人邊打、邊唱和邊舞方式進行。舞者手握錢桿中端,大都隨著當地民間小調的音樂節奏繞體打擊。漂亮的錢桿飛舞,嘩啦啦的銅錢串脆響,悠揚的民間小調,給予人們一種美的享受。
另據考證:錢杆子具有集自衛、挑具和道具為一體的功能。錢杆子由約1.5米長的竹竿製作而成,粗細均勻。每節沿軸間開有一槽,橫間一插銷,每銷串有三四枚銅錢。
錢桿舞原以單人表演為主,以後逐漸發展成多人並有背景音樂伴奏和演唱的綜合性藝術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