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集鎮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轄鎮

柴集鎮,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位於阜南縣縣城西北,潁州西南各20公里處。東鄰三塔集鎮,南接田集鎮,西與王店鄉隔草河相望,北靠潁州西湖鎮,總面積82.64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318個自然庄,常住人口58272人(2017年),74938.8畝耕地。境內溝河縱橫,地勢平坦,是阜南縣糧、棉、油、蔬菜和畜禽養殖基地,鎮政府設在原柴集區公所院內。

歷史沿革


建於北魏,盛於北宋,宋太祖趙匡胤三弟鄭子明就出生在這裡。由於橫跨在汝陰郡(今阜陽市)至平輿、南陽、信陽的古道上,
自隋唐之後,這裡一直是糧、蠶絲和皮張的集散地。因農商發達,岳雲曾築央台駐兵於此,振臂一揮,招集數萬鄉民,協助劉琦大破金兀朮,為順昌大捷作出顯著貢獻。
直到大清朝嘉慶24年,即公元1795年,柴集仍有寺廟13處,長駐山西,湖廣等外省商鋪36家,被譽為“潁洲府西南之門戶”。
民國以後,柴集鎮屬阜陽縣大田集區,抗日戰爭期間成為山東省流亡政府駐地。解放以來,這裡是柴集區公所駐地,產生薑、粉絲、白蘿蔔等,葦編產品銷往周邊五省,薑片、姜油出口換匯,柴集餐飲旅社一度發展到53家,霍鄭汽車村也應運而生,獨領80年代的全縣風騷。
1950年置柴集區,1958年設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改鎮。

地理環境


自然氣候

平均海拔31.2米,年平均氣溫15.1度,日照2252小時,無霜期222天,降雨量909.1毫米,地下水位0.5——3米,全年以東南風偏多,平均風速2.7米/秒,極端高溫41.40度,最低溫度-18.8度,屬典型的淮北平原地貌特徵和溫暖帶濕潤氣候。

行政區劃


柴集鎮行政規劃15個行政村
普善村鄭樓村王寨村倪小寨村后湖村
趙寨村李樓村鐵神村倪新寨村柴集村
孫崗村劉老家村張大庄村賈茶棚村霍鄭村

經濟


六大生區

全鎮形成六大生產區。“月緣”牌無公害蘆蒿生產區,大棚茄子生產區,馬鈴薯-西瓜-玉米-冬瓜套種生產區,棉花生產區,優質小麥生產區,生薑生產區。初步形成了“南蘆、北姜、東茄、西棉”的發展恪局。
養殖業迅速發展。賓林集團養牛廠.瘦肉型良種豬養殖廠.5家養殖大戶遷入養殖。鎮防疫站跟蹤服務,實行跟蹤防疫。鎮政府派出專人,協調小區管理,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推動養殖業規模化生產。
設施完善,商貿推動。5條柏油路貫穿全鎮,連接省、市、縣道路,連接各村,5萬伏變電所確保電力服務,以柴集為中心,新寨、趙寨、金灣,形成完整的貿易網路,使農副產呂能夠銷得快、賣得出、賺大錢。柴集高級職業中學,開設初中部、職高部、大專部,成為市、縣重點職高。柴集中山衛生院為農村一甲醫院。各種通訊覆蓋全鎮。
快速發展與治理經濟環境。現已引進石庄輪窯廠、李濤輪窯廠、普善針織廠、廣業板材廠、肉牛養殖廠。全鎮共有個私企業42家。目前,該鎮的森林、蘆薈、馬鈴薯、棉花、茄子、糧油、土地、勞動力資源等享有盛名,誠邀省內外客商攜手發展,共創佳績。

資源豐富

獨特的區域,便利的交通,淳樸的民風,使柴集得天時、佔地利,政通人和,有著發展的大好機遇。

文化


鎮名來源

柴集原名柴家集,因後周世宗皇帝柴榮先人興集而得名。

歷史名人

柴榮.祖籍柴集,後周世宗皇帝
張鶴鳴.明朝兵部尚書.天棚人
張鶴騰.明朝廣西巡檢.天棚人(張鶴鳴胞弟)
張大賡.清代畫家.天棚人
倪嗣沖.晚清長江鎮守使巡閱使.倪新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