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鼓樓
旅遊景點
杭州鼓樓,位於浙江杭州吳山東面,南接十五奎巷,北臨大井巷,東迎中河路,西靠伍公山,古為濱海敵樓,始建於五代時期的南朝,屢遭戰火,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再次重建,十年動亂時遭到拆除。
2002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復建杭州鼓樓完成,規制採用五開間,二重檐歇山頂風格,為明代鼓樓建築之形式,重建后的鼓樓與吳山西面的城隍閣遙相呼應。
杭州鼓樓位於吳山東面,南接十五奎巷,北臨大井巷,東迎中河路,西靠伍公山,是清河坊歷史街區東南面的起始點。
鼓樓古代為濱海敵樓,始建於五代時期的南朝,距今約1400年左右,先後名為新城戌,朝天門,拱北樓,來遠樓,鎮海樓,民間俗稱鼓樓。
隋開皇九年,隋文帝楊堅平陳,罷郡置州,始有杭州之名,而此地也被命名為新城成,五代吳越時唐末藩鎮割據,戰亂頻繁出於軍事和政治經濟上的需要,錢繆多次拓展和營建杭州城,並在隋城基礎上築杭州羅城,周七十里共建十座城門,就將新城戌改建為朝天門,元大德三年間 (1299年),經重新修建,改朝天門為拱北樓,大書法家趙孟頷還為此提《上拱北樓詩人明代後期由參政徐本改名為鎮海樓。
正德年間,因日本沒落武士和浪人侵略浙江沿海,威脅杭城,故於鎮海樓置大鐘一座,大小鼓九隻,作為報警報時之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因火災燒毀,浙閩總督胡宗憲為防禦倭寇侵攏重建鎮海樓,五年後建成,並請當時的大文學家徐文長撰寫《鎮海樓記》,勒古立碑於鼓樓。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鼓樓直至於文革時期被拆除。
2001年,杭州市為創建“文化名城”,決定重建鼓樓,並列為杭州市2 001年重點工程之一。重建后的鼓樓單體佔地 865平方米,建築面積1046平方米,高19.47米,其中,城基內展覽廳260平方米,仿照明代鼓樓建築形式,採用五開間,二重檐歇山頂風格,木斗拱裝飾。屋面仿古結構,黑色亞光琉璃瓦,古門窗。城牆為複製原城牆,牆體為清水牆。
為保護原有城牆遺址,鼓樓城基部分採用“抬”的辦法,並充分利用架空的鼓樓城牆牆基,展示鼓樓城牆遺址。重建的古樓已經成為了杭州的標誌性建築,與吳山西面的城隍閣遙相呼應。現在的鼓樓底層為展示廳,主要用於展示從鼓樓遺址中發現的文物 古磚 介紹其歷史沿革的有關資料,巨幅東陽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鼓樓形勝圖》安裝在展示廳上方。二樓為朱挺,安置一鍾九鼓,重現當年鐘鼓齊鳴的情景。群鼓中的大鼓直徑達兩米,世紀平安鐘被飯防禦觀景台上,可供遊客擊鼓鳴鐘以助遊興,引發思古之幽情。
門票信息
A.免票政策:兒童身高1.1米以下免費;軍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免票;浙江省滿30年教齡的教師憑教師證免票。
B.優惠政策:兒童身高1.1-1.3米購兒童票;60歲以上的老人憑有效證件購優惠票;請到景區自行購買。
開放時間
①鼓樓入園:09:00—21:00
②“南宋瓦肆之宋宮傾城”演出:16:00—16:30
公交:乘坐公交8、13、66、71、119、189、190、195 198路至鼓樓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