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1990年3月26日在 美國加州,洛杉磯音樂中心(L.A. County Music Center)舉行。主持人: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地點:美國加州,洛杉磯音樂中心(L.A. County Music Center)
主持人: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戴茜小姐開車》
其他提名:
《生於7月4日》
《死亡詩社/春風化雨》
《夢幻之地》
《我的左腳/無悔今生》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丹尼爾·戴-劉易斯《我的左腳/無悔今生》/ Daniel Day Lewis 其他提名:
肯尼斯·布萊納《亨利五世》/ Kenneth Branagh
湯姆·克魯斯《生於7月4日》/ Tom Cruise
摩根·弗里曼《為戴茜小姐開車》/ Morgan Freeman
羅賓·威廉姆斯《死亡詩社/春風化雨》/ Robin Williams
最佳女主角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傑西卡·坦迪《為戴茜小姐開車》 / Jessica Tandy
*生於1909年,年近81歲的傑西卡·坦迪成為奧斯卡歷史上年齡最大的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
其他提名:
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Isabelle Adjani
波利娜·柯林斯《第二春》/ Pauline Collins
傑西卡·蘭格《父女情/大控訴》/ Jessica Lange
米歇爾·菲佛《一曲相思情未了》/ Michelle Pfeiffer
最佳男配角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丹澤爾·華盛頓《光榮戰役》/ Denzel Washington
其他提名: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丹·阿克羅伊德《為戴茜小姐開車》/ Dan Aykroyd
馬龍·白蘭度《血染的季節》/ Marlon Brando
馬丁·蘭道《罪與錯》
最佳女配角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布蘭達·弗里克《我的左腳》
其他提名:
安傑麗卡·休斯頓《敵人,一個愛的故事》
莉娜·奧琳 《敵人,一個愛的故事》
茱莉亞·羅伯茨 《鋼木蘭》
黛安娜·維斯特《溫馨家庭》
Puerto Rico 《聖地亞哥發生了什麼》波多黎各 /
Denmark 《婚姻的記憶》丹麥 /
Canada 《蒙特利爾的耶穌》加拿大 /
France 《羅丹的情人》法國 /
其他提名:
Italy 《天堂電影院》義大利 /
最佳外語片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厄爾·華倫的生平傳奇》
《為了全人類》
《周邊地區的隱患》
《亞當·克萊頓·鮑威爾》
其他提名:
《共同的線索》
最佳紀錄長片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紀念館:過去和未來》
《上好的食物和糕點》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其他提名:
《約翰斯敦的洪水》
最佳紀錄短片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兒童》
《亞馬遜日記》
其他提名:
《工作經歷》
最佳真人短片 Best Short Film - Live Action
《山上的農場》
《奶牛》
其他提名:
《平衡》
最佳動畫短片 Best Short Film - Animated
《印第安那瓊斯和最後的十字軍》
最佳影片《為戴茜小姐開車》
《生於7月4日》
其他提名:
《小美人魚》
最佳原創配樂 Best Music - Original Score
“Kiss the Girl”《小美人魚》 / "Kiss the Girl" from
“I Love To See You Smile”《溫馨家族》 / "I Love To See You Smile" from
“The Girl Who Used To Be Me”《第二春》 / "The Girl Who Used To Be Me" from
“After All”《再世俏郎君》 / "After All" from
其他提名:
“Under the Sea”《小美人魚》 / "Under the Sea" from
最佳原創歌曲 Best Music - Original Song
《吾愛吾父》
《吹牛大王歷險記》
其他提名:
《為戴茜小姐開車》
最佳化裝 Best Makeup
《回到未來 2》
《吹牛大王歷險記》
其他提名:
《深淵》
最佳視覺效果 Best Visual Effects
《轟天炮2/致命武器2》
《黑雨》
其他提名:
《印第安那瓊斯和最後的十字軍》
最佳音響編輯 Best Sound Effects Editing
《光榮戰役》
《一曲相思情未了》
《為戴茜小姐開車》
《熊的故事》
其他提名:
《生於7月4日》
最佳電影剪輯 Best Film Editing
《印第安那瓊斯和最後的十字軍》
《生於7月4日》
《黑雨》
《深淵》
其他提名:
《光榮戰役》
最佳音效 Best Sound
《最毒婦人心》
《哈林夜總會》
《為戴茜小姐開車》
《吹牛大王歷險記》
其他提名:
《亨利五世》
最佳服裝設計 Best Costume Design
《光榮戰役》
《為戴茜小姐開車》
《吹牛大王歷險記》
《深淵》
其他提名:
《蝙蝠俠》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 Best Art Direction/Interior or Set Decoration
《一曲相思情未了》
《生於7月4日》
《愛的大風暴》
《深淵》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其他提名:
《光榮戰役》
最佳攝影 Best Cinematography
《我的左腳/無悔今生》
《夢幻之地》
《敵人,一個愛的故事》
《生於7月4日》
其他提名:
《為戴茜小姐開車》
最佳改編劇本 Best Writing - Adapted Screenplay
《當哈利遇到莎莉》
《性、謊言和錄像帶》
《為所應為/不做虧心事》
《愛與罪》
其他提名:
《死亡詩社/春風化雨》
最佳原創劇本 Best Writing - Original Screenplay
吉姆·謝里登《我的左腳/無悔今生》/ Jim Sheridan
肯尼斯·布萊納《亨利五世》/ Kenneth Branagh
彼德·韋爾《死亡詩社/春風化雨》/ Peter Weir
伍迪·艾倫《愛與罪》/ Woody Allen
其他提名:
奧利弗·斯通《生於7月4日》/ Oliver Stone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戴安·威斯特《溫馨家族》/ Dianne Wiest
朱莉婭·羅伯茨《鋼木蘭》/ Julia Roberts
莉娜·奧琳《敵人,一個愛的故事》/ Lena Olin
安吉里卡·休斯頓《敵人,一個愛的故事》/ Anjelica Huston
其他提名:
布蘭達·弗里克《我的左腳/無悔今生》/ Brenda Fricker
以下人士出場頒發了獎項或表演節目:
姓名 | 角色 |
查理·奧唐奈 | 第6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報幕員 |
卡爾·莫爾登 | 致開幕陳辭,歡迎各位來源出席頒獎晚會 |
吉娜·戴維斯 | 頒發男配角獎 |
格倫·克洛斯 梅爾·吉布森 | 頒發藝術指導獎 |
阿諾·施瓦辛格 | 介紹金·貝辛格上台 |
金·貝辛格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死亡詩社》 |
茱莉婭·羅伯茨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I Love to See You Smile”的現場表演 |
史蒂夫·馬丁 | 頒發原創配樂獎 |
肯尼思·布拉納 伊麗莎白·麥戈文 | 頒發化妝獎 |
傑克·萊蒙 娜塔莉亞·涅戈達 | 頒發外語片獎 |
凱文·克萊恩 | 頒發女配角獎 |
博·布里奇斯 傑夫·布里吉斯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夢幻之地》 |
約翰·坎迪 里克·莫拉尼斯 | 頒發短片獎 |
達麗爾·漢納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Kiss the Girl”和“Under the Sea”的現場表演 |
賓尼兔 | 頒發動畫短片獎 |
沃爾特·馬修 | 向霍華德·W·科奇頒發簡·赫爾索特人道精神獎 |
傑西卡·蘭格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為黛茜小姐開車》 |
摩根·弗里曼 傑西卡·坦迪 | 頒發剪輯獎 |
約翰·古德曼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The Girl Who Used to Be Me”的現場表演 |
湯姆·塞立克 | 介紹伊莎貝爾·於佩爾上台 |
伊莎貝爾·於佩爾 | 引出科技成果獎和戈登·E·索耶獎頒獎片段 |
布萊恩·布朗 雷切爾·沃德 | 頒發音效和音效剪輯獎 |
梅蘭尼·格里菲斯 湯姆·漢克斯 | 頒發攝影獎 |
格利高里·派克 | 頒發女主角獎 |
坎迪斯·伯根 | 頒發服裝設計獎 |
丹·艾克羅伊德 切維·切斯 | 頒發視覺效果獎 |
傑克·瓦倫蒂 | 介紹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上台 |
喬治·盧卡斯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 向黑澤明頒發奧斯卡榮譽獎 |
丹澤爾·華盛頓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After All”的現場表演 |
寶拉·阿巴杜 達德利·摩爾 | 頒發原創歌曲獎 |
丹尼·格洛弗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生於七月四日》 |
諾瑪·阿萊昂德羅 查爾頓·赫斯頓 | 頒發紀錄短片獎和紀錄片獎 |
簡·方達 | 頒發原著劇本和原著改編獎 |
安傑麗卡·休斯頓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我的左腳》 |
羅伯特·德尼羅 馬丁·斯科塞斯 | 頒發導演獎 |
朱迪·福斯特 | 頒發男主角獎 |
米歇爾·菲佛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Over the Rainbow”的現場表演 |
沃倫·比蒂 傑克·尼科爾森 | 頒發最佳影片獎 |
姓名 | 姓名 | 表演 |
比爾·康提 | 音樂編排 | 管弦樂 |
比利·克里斯托 | 主持人 | 開場歌舞: 《我的左腿》(My Left Foot,使用歌曲“Me and My Shadow”的曲調) 《夢幻之地》(Field of Dreams,使用歌曲“Tangerine”的曲調) 《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使用歌曲“Mutual Admiration Society”的曲調) 《為黛茜小姐開車》(Driving Miss Daisy,使用歌曲“Walkin' My Baby Back Home”的曲調) 《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使用布魯斯·斯普林斯廷歌曲“Born in the U.S.A.”的曲調 |
蘭迪·紐曼 | 表演者 | 《溫馨家族》插曲“I Love to See You Smile” |
吉奧菲·侯德 | 表演者 | 《小美人魚》插曲“Kiss the Girl”和“Under the Sea” |
佩蒂·奧斯丁 | 表演者 | 《第二春》插曲“The Girl Who Used to Be Me” |
傑姆斯·英格拉姆 瑪莉莎·曼徹斯特 | 表演者 | 《回到陰陽界》插曲“After All” |
黛安娜·羅斯 | 表演者 | 《綠野仙蹤》插曲《Over the Rainb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