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泉寺

福建省莆田湧泉寺

湧泉寺,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鎮官莊村,屬大帽山脈東南麓的羅埔,寺后的山崗呈鼓形,故名“鼓峰”;山門前崖腳有一泉眼,如 蟹吐沫,日夜不息,寺即因此而得名。官莊嶺與山門隔溪相對,有如屏風,嶺后屬福清縣境,嶺前屬莆田縣境。一九四九年後,在溪流上游築壩蓄水,為“東方紅水 庫”;站在山門上眺望,一泓如鑒,遙橫眼底。

歷史沿革


宋朝建炎年間(一一二七年至一一三○年),這裡始建一座觀音亭。至今尚存一隻橢圓形石盆,兩面均有刻字,但多數字跡已經風化模糊,尚可辨認的有“考三十五郎,妣何二十娘,共舍三貫造,乙丑冬月記”等字,為宋朝文物。
清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年),有章詳法師者,世居莆田縣江口鎮上后村,幼投靈石山禮無諍法師出家,受臨濟法脈,后飛錫來此,感鼓峰之靈秀,發願興建叢林。住山數十寒暑,只穿一件海青色布衲而已,厲修苦行,十方募化,以其淵博的學識,堅定的道行感動善信捐資,建成了佔地面積達六千零四十八平方米的一座寺院,命名“鼓峰湧泉寺”,至上世紀四十年代,列為“莆田第五叢林”。
章祥法師駐錫此寺后,宗風大振,法嗣七十二人,以春仁法師、懷仁法師、竹仁法師最著名。春仁法師繼師住持本山,光緒年間(一八七五年至一九○八年)重建大雄寶殿;懷仁法師在同輩中德望最隆,手創莆田縣江口鎮石獅村西來寺道場;竹仁法師創建後果寺道場。歷代法嗣可考的人物有章詳、春仁、懷仁、竹仁、妙義、溫義、良達、妙祥、慧宗、玄宗、欽宗、定心、一心、會心、藏心、圓心、覺心、印空、性空、祥空、能空、明空、意空等法,溫義法師多才多藝,擅長文學,尤精於雕塑佛像,生動莊嚴,瞻仰者無不讚歎。良達、妙祥法師最長於書法,今天后寺壁上猶存其筆刻。
鼓峰法裔在莆田創建的寺院有西來寺、後果寺、崇福寺、普陀庵、芳源庵、洛伽亭。其中普陀庵為比丘尼修行道場,民國時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手題「志潔行芳」匾,至今尚存。一九八六年十月,普陀庵開放了莆田縣佛教協會女眾佛學班,培養尼僧人才。
湧泉寺法裔散佈於海外者甚多,主要在台灣、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區,他們非常關心祖寺的建設,如一心法師負責祖寺建設的全部經濟責任;律身處事,一絲不苟,兼擅書法,法緣很好;玄宗法師於一九五五年寄來專款,重修庫房,興建蓄水池。
「文化大革命」中,湧泉寺遭受巨厄,毀損嚴重。宗教政策落實后,一九七九年年印空、性空諸法師聯袂回國,視察鼓峰,發動捐資重興祖寺。一九八三年以後,祥空、能空、明空、意空、金亮等法師相繼回國,與身在海外的定心、雲明、賢心等法師共同努力,修復祖寺。湧泉寺目前佔地六千零四十八平方米,中軸從山門牌坊、天王殿、大雄寶殿,直至法堂,兩側鐘鼓樓,左右廊有伽藍堂、祖師堂、僧房、齊廚等,金碧輝煌,莊嚴清凈。

現任方丈


現任方丈應定法師,福建省莆田縣人,師從定心法師。現任監院學空法師,五十餘歲,福建省莆田縣江口人,師從定心法師。

地理位置


寺址: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鎮官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