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肢野牛

偶蹄目牛科動物

印度野牛(學名:Bos gaurus),別名白肢野牛、野黃牛、白襪子、亞洲野牛等,分佈於南亞和東南亞。印度野牛是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牛。紀錄成年雄性野牛體重可達1噸半。印度野牛體型巨大,體長2米5~3米3,尾長90厘米~1米,正常體重800公斤左右,肩高1.9米~2.2米。體毛大都是棕褐色、黑色,鼻子和嘴唇呈灰白色,四肢膝蓋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襪子”。雄獸和雌獸均有角,但雌獸的較小。雄獸的雙角彎度很大,由額骨高起的棱上長出,先垂直上升,再向外彎,復又向上,最後角尖又向內並略向後彎轉。

徠白肢野牛棲息於中低緯度的茂密或開闊熱帶森林中。與其他亞洲野牛相比,它們更多棲於密林中。晝夜均活動,但在炎熱的白天到陰涼處休息,能站著睡覺但通常像家牛一樣躺下。營小群生活,規律地到鹽漬地舐鹽。主要產於亞洲南部,中國南部延伸到印度次大陸,經過印度支那到馬來半島。

形態特徵


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也叫野牛、野黃牛、白肢野牛等,以體軀巨大而著稱。公牛的體長為2.8米~3.3米,尾長90~100厘米,一般肩高1.8-2.0米,通常體重800千克,其中巨大體型的公牛肩高可達2.2米,最重可達1200公斤,比非洲野牛體型更大。母牛體長為2.5米~2.8米,尾長90~100厘米,一般肩高1.5-1.8米,通常體重500~600千克。頭部和耳朵都很大,眼睛內的瞳孔為褐色,但透過反光,常呈現出藍綠色。鼻子和嘴唇都呈灰白色。額頂突出隆起,肩部隆起然後向後延伸至背脊的中部,再逐漸下降。四肢粗而短。尾巴很長,末端有一束長毛。
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
體毛短而厚,而且很亮,深暗褐色、近似黑色,身肩高約2m,體重1500kg,個頭比家牛大。毛色隨著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而有差異,顏色最深的是成年雄獸,近於黑色,雌獸呈烏褐色,幼仔和亞成獸則是淡褐色或赤褐色。但無論雄獸、雌獸或是幼仔,四肢的下半截都是白色的,就像是穿了白色的長筒襪,所以被叫做白肢野牛,在產地更是被形象地稱為“白襪子”。雄獸和雌獸均有角,但雌獸的角較小。雄獸的雙角非常雄偉,彎度相當大,由額骨高起的棱上長出,先垂直上升,再向外彎,復又向上,最後角尖又向內並略向後彎轉。角的顏色主要是淡綠色,只有角尖為黑色,靠基部的四分之一較為粗糙,以上的大約四分之三部分則很光滑。

生活習性


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
一般在徠晨昏活動。夏季在海拔高的山上,冬季則逐漸下降。喜群居,通常每群10-30頭,以雌獸、幼仔和亞成體組成,其中有一隻體形較大的雌獸為首領。成年雄獸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是獨自棲息,在交配期間才和雌獸接觸。性情兇猛。以草、樹葉、嫩枝、竹筍和樹皮等為食,也常舔食鹽鹼。聽覺和嗅覺靈敏。成年的自然天敵只有孟加拉虎。
印度野牛有垂直遷移的習性,夏季多在海拔較高的山上,冬季則逐漸下降,活動範圍較廣,過著遊盪的生活,沒有固定的住所。喜歡群居,但群體不大,由數只到20~30多隻不等,以雌獸、幼仔和亞成體組成,有一隻體形較大的雌獸為首領。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時,就會用鼻子哼氣,整個群體立即奔逃離去。雖然軀體十分笨重,但在受驚逃跑時,卻非常迅速。如果領先的幾隻跑得太快,在跑了一段距離後會停頓下來,等待落後的個體跟上時再一起前進,表現了群體中團結互助的情感。
成年雄獸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是獨自棲息,或僅有2~3隻在一起同棲,所以多是“孤牛”,僅在發情期回到群體中生活,交配之後再離開。覓食主要在早晨和黃昏,炎熱的白天則躲在密林深處進行反芻和休息。以野草、嫩芽、嫩葉等為食,特別喜食嫩竹和筍,也常常舔食鹽鹼。它的聽覺和嗅覺都非常靈敏,在密林之外迎著風也能聞到350米以外的氣味。
增加林木覆蓋率、減少道路修建引起的生境破碎化、保證水源是印度野牛保護的主要措施。

生長繁殖


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每年11~12月發情交配,此時雄獸之間難免發生一場激烈的爭雌格鬥。在爭鬥中,雙方以堅硬的角作為武器,互相劇烈撞擊,併發出大聲吼叫,其聲音可以傳到1公里以外的地方。雌獸的懷孕期約為9個多月,每胎僅產1仔。初生的幼仔的體色為淡褐色或赤褐色,2~4歲性成熟。壽命為20~30年。

棲息環境


多棲息於海拔2000m以下的熱帶、南亞熱帶原始常綠闊葉林區,低熱河沿岸,遠離人類住地。
2020年10月20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研究發現熱帶印度野牛史前棲息於青藏高原東北部。

分佈範圍


印度野牛為典型的熱帶種類,是世界上最大的牛科動物。國內僅見於雲南南部和西南部(包括怒江以西的騰衝至瑞麗的西部邊境地帶);國外主要見於印度、緬甸和東南亞諸國。

保護現狀


種群現狀

80年代末期僅西雙版納就700頭左右,推算全雲南省有1000多頭。2013年8月估計雲南種群數量只有150頭左右。保護雲南白肢野牛迫在眉睫。
2021年8月,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境內的雲南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整理安放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時,發現紅外相機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野牛幼崽的珍貴畫面,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第一次拍到這一珍稀物種幼崽。

保護級別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易危。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保護措施

在白肢野牛的主要分佈區都建立了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雲南)、納板河自然保護區(雲南)、滄源南滾河自然保護區(雲南)、盈江銅壁關自然保護區(雲南)和思茅萊陽河自然保護區(雲南))對野牛進行保護。這些保護區多建立於1980~1986年,保護區面積約27.4萬公頃。自保護區建立后,白肢野牛的棲息生境基本得到了保護;另外,由於加強了保護管理管理和嚴格執法,群眾保護意識的提高,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已基本制止了對白肢野牛的偷獵。
20世紀50年代後期,昆明動物研究所曾在西雙版納飼養過數頭,其後僅昆明動物園斷續飼養過3~4頭,未有繁殖。
偷獵雖已基本被制止,但仍偶有發生,仍應加強法制宣傳,嚴格管理和執法,打擊偷獵行為;在中國西雙版納部分地區,群眾反映白肢野牛數量增加較多,危害作物的反映較強烈。建議組織專題調查,若屬實,可考慮捕捉一部分,試行易地放養(如移至雲南西部盈江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放養)。

物種簡介


牛科動物中有一類叫作野牛。野牛又可分為歐洲野牛、亞洲野牛、美洲野牛、野氂牛、印度野牛等。在這些種野牛中,人們又習慣於將印度野牛直稱為“野牛”,甚至有的動物學書籍中也將印度野牛定名為“野牛”。這是一種不科學的、以偏概全的做法。它的直接錯誤影響就是使動物分類學知識較少的人誤認為印度野牛等於野牛的全部。其實“印度野牛”這一稱呼也未必很恰當,因為這類命名法會使人誤以為只有印度才有這種野牛。許多動物學家根據印度野牛的形貌特徵,稱它為“白肢野牛”,應當說這是一種不致使人產生誤解的科學命名,因為只有被稱為印度野牛的一類野牛,四肢下部是白色的,其他類的野牛沒有這種形貌特徵。

亞種分化


中文名學名命名者及年代
白肢野牛指名亞種Bos frontalis frontalisLambert,1804
白肢野牛西藏東南亞種Bos frontalis gaurusC.H.Smith,1827
白肢野牛雲南南部亞種Bos frontalis laosiensisHeude,1901
白肢野牛斯里蘭卡亞種Bos frontalis sinhaleyusDeraniyagala,1951

滅絕原因


棲息生境的被破壞和惡化,致使棲息生境縮小和消失;
邊遠地區一些人為的干擾,導致其活動領域的完整性被破壞,阻隔了該種分佈的延續性,牛群往往難於正常進入在中國境內分佈區內活動;
偷獵捕殺造成數量下降和消失,如1979年在中國西雙版納曾被偷獵33頭之多,1980~1983年被偷獵39頭。現階段此類偷獵已基本得到控制。

世界紀錄


世界上最大的牛:印度野牛,體長250-330厘米,體重650-1000公斤,分佈於南亞和東南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吉尼斯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