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7條詞條名為趙建軍的結果 展開

趙建軍

深圳市普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建軍,深圳市普聯技術有限公司(TP-Link Technologies Co. Ltd)創始人,現任該公司董事長。

人物簡介


趙建軍
趙建軍
趙建軍,男,安徽桐城人,本科就讀於合肥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1992屆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生。現任深圳市普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普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
趙建軍199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獲碩士學位。他不僅是位成功的高科技創業者,同時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慈善事業,是業界公認的標桿式民營企業家。去年為上海交大捐資200萬元人民幣設立“校園文化建設基金”。

求學經歷


經歷曲折求學路
作為交大傑出的校友,趙建軍絲毫不掩飾自己在來交大前曲折的求學經歷,並且把這樣的經歷當成了人生中的一筆財富。中考時因為一項不合理的招生政策,而使他與一所知名中學失之交臂,最後進到一所師資與教學環境都很差的中學讀書。這是他遇到的第一次挫折。
高考時,當時考分並不低的他又因為填報志願不夠合理,沒有能夠被心中理想的交通大學錄取。四年的大學時間,他憑著自己的努力與才智,成績一直非常優異,獲得了直升研究生的機會。但似乎上帝總願意在最後的關頭給他開一個玩笑,他又因為一門功課在病癒后考試沒有達到及格線,被免去了直升資格。
這次,趙建軍不願意再失去到交大讀書的夢想。他克服了教材不一致教學模式不同的種種阻礙,在考研前的最後三個月啃下了一本又一本參考書,最後如願以償,走進了交大。
“蟑螂哲學”
“年輕時候的挫折有時候是一種財富,當你感到不公平的時候,你是要去接受的。尤其是在創業的時候,你可能會遇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只是抱怨,那於事無補,你要學會用平靜的心情去接受它,然後去改變它。這就是蟑螂哲學。蟑螂生存的環境是多麼陰暗潮濕,但是它可以生存的很好,所以創業者需要一種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積極的去改造它,而不是抱怨。”
這是趙建軍在年輕時面對挫折時所推崇的“蟑螂哲學”。或許正是這種以適應環境為主的思考方式讓他得以直面創業中的種種艱辛,最後成就了一番事業。
趙建軍在研究生期間就已經開始嘗試做生意,從簡單的公司實習,到開始賣第一台電腦,都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甚至在機場轉運的電腦也險些被扣。
“中間我有很長時間非常彷徨,前面花了兩三年的時間賣電腦。我第一年賺了二三十萬,很不幸的是在第二年年初遭遇一個騙子,讓我又回到了起點。”這樣的被騙經歷也沒有讓趙建軍退卻,他反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創業當中去。
經過合理的產品定位與顧客群體調整,到如今趙建軍的企業已經走上了正軌,並且實現了高速發展。但目前的成績並不能讓他滿足,他的目標是銷售額每年達到100億,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像許多交大的優秀的老校友一樣成為交大人的驕傲。

社會活動


謙遜的回報
在事業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趙建軍並沒有忘記回饋社會,“趙建軍助學金”就是其回報社會的寫照,“趙建軍助學金”總額320萬元,是上海市以個人名義資助困難大學生數額最大的基金。2008年9月,趙建軍先生回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在與師生的座談會上,他回顧了自己歷經挫折的高考、考研故事,同時流露出對母校上海交大的無限感激,稱選擇上海交大是他當年最嚮往也是現在最驕傲的選擇。並以自己親歷過的創業歷程中的起起伏伏,勉勵在座的年輕學子要敢於創業,利用現有的資源並創造新的資源去敢於創業,培養務實的創業精神,同時領悟真正的創業激情——富有韌性且貴在堅持。
張傑校長接見並宴請了趙建軍夫婦,並就學校發展、校企合作,及如何有效加強校友與母校的聯繫與溝通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趙建軍也已再次決定捐資200萬元人民幣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校園文化建設基金用以發展校園文化並將在計算機系建系50周年慶典之際,再次來校與廣大師生座談。
雖然趙建軍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並沒有就此止步不前,而是有著更寬廣的夢想與抱負:將TP-link打造成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期望樹立高新技術企業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