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7條詞條名為趙建軍的結果 展開

趙建軍

江南大學教授

趙建軍,漢族,1958年生,內蒙古臨河人。中共黨員。江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文學院學術分委會主席,教授。

簡介


1983年本科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中國美學史方向,獲文學博士學位。為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中國青年美學學會會員;全國高校美育協會理事;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會員;中國作協中國石油作協分會會員;江蘇比較文學學會會員等。1996年獲勝利石油管理局優秀青年知識分子榮譽稱號;1999,2003年兩度入選江蘇省“三三三”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工程;2003獲復旦大學“中國石油獎”獎學金,2005獲復旦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多年從事文藝學、美學教學研究。研究方法較擅長理論思辨和闡釋,亦根據論題內容特點在實證方面多所著力,特別是中國古代美學方面,追求論理有據和文獻考訂。

專業方向


①中國美學史,博士師從復旦大學教授王振復先生,參與王先生主持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中國美學範疇史》之第二卷《魏晉南北朝美學範疇史》的撰寫,從玄學美學著眼,對魏晉時期的美學從玄學與佛學、道(家)學、儒學之交遇與融合給予原創性闡發。博士論文《魏晉般若與美學》另闢般若學之路徑,由印度般若學之源淵論及其東漸過程及中國化之奧蘊,該文獲復旦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②美學原理,碩士師從山東師範大學夏之放教授,這方面主要的專著成果有《美的代碼與意蘊》、《知識論與價值論美學》。③藝術美學,主要在繪畫美學和影視美學方面有深厚興趣。撰寫並發表相關著作和論文。

主要成果


專著

1.《馬翰章繪畫哲學》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2.《美的代碼與意蘊》 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3.《知識論與價值論美學》 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4.《中國藝術結構論》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
5.《中國美學範疇史》(第二卷)與王耘合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參篇著作

1.《古代小品文鑒賞辭典》,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
2.《外國散文金庫》,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
3.《元明清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4.《新中國反腐敗通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國的脊樑》,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
6.《教師美育學》(副主編),濟南出版社(1996)

論文

1.《論當代影視藝術之公共境遇》,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2.《視界變革:從知識論與價值論美學的邏輯論起》,東方論壇,2007.(5)
3.《印度“般若”範疇原義考》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
4.《中國藝術範疇“韻”源考》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5.《論佛性意蘊的中國化與美學化》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6.《對馬克思主義美學之現實性與現代性的反思》馬列文論研究(第14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2.
7.《佛玄美學旨趣辨》閩南佛學院院刊《閩南佛學》2005(第四輯),中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8.《論玄學美學範疇的本體論建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9.《品味與比鑒:中國藝術的重要構制原則》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10.《論魏晉玄學範疇“性”的美學蘊涵》黑龍江社會科學,2006,(4)
11.《中國藝術範疇“律”源考》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12.《中國藝術結構的“圓融·方合”構制》陝西理工學院學報,2006,(4)
13.《論東晉時期的中觀般若美學》學術月刊.2006,(12)
14.《賦形與寫意:中國藝術的重要構制原則》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6)
15.《中古佛學美學的生態智慧,學術論文,發表於“人與自然:當代生態文明視野中的美學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曾繁仁主編:《人與自然:當代生態文明視野中的美學與文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7.
16.《錢穆學術史觀的美學意義》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
17.《論審美理念系統的價值階位》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18.《論魏晉“氣”範疇的美學蘊涵》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1).
19.《從文化、哲學到中國藝術結構的構制本身[J]. 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20.《論佛教美學的價值趨向》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
21.《論中國藝術結構之早期整合》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4,(1).
22.《論知識論與價值論美學的內在統一性》學術月刊,2004,(2).
23.《空靈婉曲:中國古典藝術結構的布局特徵》中州學刊,2004,(2).
24.《“流觀”的藝術結構意味》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25.《〈心經〉般若美學意涵論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
26.《論西方審美客體價值系統之特性》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27.《美飾象徵與功能轉換——中國藝術結構機制觀念溯源[J].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
28.《審美經驗系統的知識論分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29.《中國美學主體價值系統的歷史審視》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30.《論巫文化對中國藝術結構的生成意義》 江海學刊2002(6) CSSCI 核心
31.《手稿研究的回歸與突破》 山東社會科學2001(2) 32.《審美非主體論》 江海學刊2001(6) CSSCI 核心
33.《教學智慧內涵界說》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9(6)核心
34.《影視敘述:現時性效果與幻覺》 人大複印資料《影視藝術研究》2000(1)原載《常熟高專學報》1999(3)
35.《中國審美主體價值系統的歷史審視》 石油大學學報 2003(6) 《中國美學年鑒》2003年卷“年度重要論文成果”
36.《中國藝術結構之早期整合》 常熟高專學報2004(1)
37.《論審美代碼》 常熟高專學報2003(1)
38. 《理性探索與獨到的文化生態視角——梁衡散文創作道路管窺》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9(2)
39. 《當代美學學科性質芻議》南通師範學院學報2000(3)
40. 《無意識審美期待與幻覺體驗──非理性審美經驗的歷史考察》伊犁師範學院學報2000(2)
41. 《超越內外虛空—〈金剛經〉“妙行無住”之義理闡釋》 常熟高專學報2001(1)
42. 《當代人類生存境遇與生態美學的建構》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4)
43. 《平凡的源始——《金剛經》“法會因由”之義理闡釋》 臨沂師範學院學報 2001(1)
44.《〈金剛經〉“莊嚴凈土”之義理闡釋——〈金剛經〉新解之十》 青海師專學報2001 (3)
45.《美:代碼與意蘊的破譯》石油大學學報2001(2)
46..《審美:基於價值論意義上的省察》 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1(1)
47.《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其及其基本特徵》 石油大學學報2000(2)
48.《論審美鑒賞力的實施途徑》 青海師專學報19999(2)
49.《審美判斷力的實施途徑》 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9(4)
50.《面對解構的建構》 人民政協報 1998(8月28日學術版
51.《東方坐標:儒道禪及其審美意識追求》 臨沂師專學報1998(1)人大複印資料《美學》1998(7)
52.《〈山海經〉的神話思維結構》 淮陰師專學報1997(2)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7(11)。
53.《代碼形式:技術美學探索的新途徑》 臨沂師專學報1995(4)
54.《〈孫子兵法〉的歷史價值》黃河學刊1995(3)
55.《從當代觀點看康德的崇高論》中國石油大學學報1994(4)
56.《金剛經美學思想初探》文史哲1994(4)新華文摘、文匯報、高校文科學報文
57.《審美意識起源的人類學考察》黃淮學刊1993(4)高校文科學報文摘摘編。
58.《審美經驗的期待類型》 山東師大學報 1992(4)
59.《現代工業文明與人的發展》 寶雞師院學報1991(1)
60.《民族正氣與海員情素——宗良煜小說創作談》文學評論家1989(6)

學術項目


教學智慧研究 1995——1997年,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課題 主持人
《金剛經》研究 1999—2000年 常熟高專課題 主持人
中國藝術結構研究 2000-2004年江蘇省教育廳課題 主持人
魏晉南北朝美學範疇史研究 2005-2007年 江南大學課題 主持人
當代影視藝術公共性研究 2005— 江蘇省教育廳課題 主持人
食品美學 江南大學課題 2007— 江南大學課題 主持人
教學智慧在研究型課堂中的應用 2007— 江南大學課題
中國食品藝術史(專著) 2007— 浙江工商大學趙榮光教授主持“食品史”系列之一

獲獎


《現代工業文明與人的發展》 東營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3)
《代碼形式:技術美學探索的新途徑》東營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山海經〉的神話思維結構》勝利石油管理局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
《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其及其基本特徵》山東省藝術教育優秀論文獎(1997)
《金剛經美學思想初探》 山東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1996)山東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1995)
《東方坐標:儒道禪及其審美意識追求》蘇州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
《“流觀”的藝術結構意味》蘇州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
《中國藝術結構論》 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