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溪

安徽省歙縣轄鄉

昌溪古村是古徽州歙縣境內的一個歷史、文化、生態古村,歷來被稱為“歙南第一村”。它位於歙縣南部山區,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古城30公里,新安江山水畫廊7公里,全國攝影基地—石潭2.5公里,­著名的山水畫廊—新安江7公里。從歙南名鎮深渡鎮至昌溪大約五公里左右,地處千島湖的源流昌源河所流經的皖南山間盆地中,四周群山環繞,山青水綉,境內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景色迷人,走入昌溪如入世外桃源。

昌溪村是全國生態文化村、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黃山市百佳攝影點、黃山市“特色文化之村”、國家級2A旅遊景區。

地理環境


昌溪
昌溪
昌溪鄉位於歙縣東部略偏北歙南新安江上游源頭水系的昌源河畔,,東經約118。40',北緯約29。85'間。西鄰深渡鎮,東南與岔口鎮、武陽鄉相連,北與梓里、霞坑鎮接壤,距縣城30公里。全鄉總面積20.33平方公里,轄3個行政村、共24個村民組,約2330戶,7800餘人口。新安江支流——昌源河穿境而過,昌溪鄉境內最高峰為龍王尖,海拔775.9米。昌溪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省環境優美鄉鎮,境內現存有元、明、清古建築200餘處,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目前正積極申報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鄉農業生產以茶葉、蠶桑、菊花為主,全鄉茶園面積4741畝,桑園面積1665畝,年產茶葉118噸,蠶繭149噸。工業生產主要有絹紡、茶葉加工、生態養殖等。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街心公園、農家書屋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場所,教育、衛生、計生、綜治、民政、武裝、老齡等各項事業齊頭並進,協調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昌溪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光秀麗,有“古歙南鄉第一村”之美譽。先後獲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省優秀旅遊鄉鎮,省“歷史文化名村”和市級“特色文化之村”等榮譽。

文化


昌溪志

徽州的古鎮,猶如繁星點點便撒在皖南大地上,鮮明的地域文化背景,深厚的徽商經濟底蘊使每個古鎮都選址於依山傍水之間。
第一部分村落環境
一、村落起源
昌溪,位於歙縣城南30公里。據文物考古發現,這裡早在漢代就有人類活動,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唐代時,居有姚、葉、朱、方、王五姓耕作生息,並形成村落,起村名曰“滄溪”。至南宋紹興年間,吳姓遷來昌溪定居,更村名曰“昌溪”。
二、區劃歸屬
昌溪元代屬徽州路歙邑三十一都,民國時期為歙縣三十一區一段南二鎮,1952年屬歙縣第十二區昌溪鄉。
三、村落布局
昌溪呈蝶形,北依來龍山、楮崗嶺,東連滄山、福金山,西臨安嶺、西山,南傍昌源河。昌源河發源於天目山西麓,全長70公里,流域面積452.4平方公里,昌源河對岸為耿船頂、火焰山、觀音岩。整個村落面積達3平方公里。昌溪村東北角有滄山源自然村,其村呈燕窩形,故稱“燕窩山莊”,此處古民居一律不開正門,以便燕子自由地從天井入宅壘窩;西南隅的周幫頭村呈船形,村中自古不掘井,以確保“船體”安然無恙。有詩為證:“蝶飛千山村吉祥,船行萬里人平安。燕舞碧空志千里,昌溪黎民萬代昌。”可見祖宗選址獨具匠心。
四、村落構築
村落東起務本堂,西至西靜庵,古建築群全長3公里。村頭村尾水口古樹參天,村後來龍山林深木密,村前70多米寬而又清澈見底的昌源河上架有三座木橋、一座石拱橋,砌有水埠八處。村中前街後路,全由青石板鋪設而成。200多條巷弄縱橫交錯,點綴著201棟古民居及古廟、宗祠、書院、亭閣、園林、陵園、牌坊、水塘、古井。大塘坑、小塘坑兩股清澈的溪水穿街過巷,在“街心公園”融匯后,形成優美的“S”形溪流,注入昌溪河。
第二部分姓氏人口
一、吳氏探源
昌溪吳姓是望族。溯其源,吳氏本姓姬。帝堯時,后稷教民稼穡,帝堯聞之,舉其為農師;后因有功於天下,帝舜遂封之於邰,號曰后稷,姓姬氏。至周時,姬氏衍至泰伯,其後嗣周章,因有功,被武王封於吳國,遂以國吳為姓,並尊泰伯為吳氏得姓始祖。吳王壽夢四子吳季扎不戀王位,攜家遷往延陵(今常州),延陵便成為吳氏郡望。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吳義方從江西赴新安歙州講學,其子吳少微(吳氏六十一世祖)由歙移居休寧石舌山(后改名鳳凰山),吳少微被尊為新安吳氏始祖。吳少微九世孫吳光(吳氏六十九世祖)又由休寧遷歙西溪南(又名豐溪、丰南)。南宋紹興丙子年(公元1156年)吳氏七十七世祖吳一之因納賦京師(臨安),舟過歙縣深渡,登鳳凰塔,遙望昌源山水環抱,瑞氣縈繞,便探源而入,行至太湖丘,隨從靈犬便坐卧於此,良久不起,擅長堪輿(風水)的一之公竟然也流連忘返,認定此為大吉大祥之地,決心定居於此。公元1156年便成了昌溪吳氏的肇基之年。因吳氏居住地位於昌溪的太湖丘,故稱太湖吳氏,並尊吳一之為昌溪太湖吳氏一世祖。
昌溪太湖吳氏自第十二世始(其前無確切考)輪祚排行字為:(國)、金壹、繼、文、道、之、正、大、鴻、廣、錫、亦、葉、雲、成、葆、煥、炎、運、篤、昌、介、以、繁、祉、茀、祿、爾、康。
同時,太湖吳氏自十二世以後陸續舉家處遷的亦不少,主要遷往蘇、浙(如江蘇的蘇州、常熟、吳縣、奉賢;浙江的杭州、金華、富陽、嘉興、淳安)一帶,本省的六安、寧國,本縣的江村、山茶源、老竹嶺、小洲亦有太湖吳氏遷入戶。(詳見《吳溪太湖吳氏宗譜》,現存歙縣檔案館)
二、異姓由來
早在唐代之前,周邦頭就有呂、姚等姓居住並形成村落,周姓於元順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由周氏十四祖周龍孫自歙縣周家村遷來昌溪下村(原村名為“溪邦頭”,光緒末改名為“周邦頭”)定居,至十八世祖共有兄弟六人,後人建祠祭祖以“六順堂”名之,蓋取“六六大順”之意也。
昌溪徐姓於清順治年間由浙江淳安七都遷入。徐氏昌溪始祖徐土貴從歙縣霞坑採購一批木材,乘梅雨季節河水上漲之際,將木材由昌溪河漂流至浙江,不料洪水暴漲,木材悉數被洪水沖走,有家難歸,於是土貴滯留昌溪落戶,后子孫發達,建祠(愛敬堂)祭祖,傳至十四世,人口達114人。
另外昌溪其他姓氏還有呂、姚、馮、方、姚、劉、陳、鄭、金、何、梅、葉、黃、李、范、張、羅、凌、余、邵、康、查等姓,除吳周主姓外,異姓中20戶以上的有徐姓36戶,呂姓21戶、馮姓20戶。
昌溪諸姓數百年來一直相濡以沫、和衷共濟,攜手共建昌溪古村文明。
三、昌溪徽商
昌溪的商人在泱泱徽商中獨樹一幟。
在徽州廣泛流傳著一名俗語:“吳茶周漆潘醬園”。由此可以看出吳、周、潘的事業在徽州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吳茶”、“周漆”指的就是昌溪人所從事的茶業和漆業。茶與漆為徽州的著名特產,是徽州商人經營的主要項目,幾乎遍布全國各大城市。昌溪人憑著吃苦耐勞、精明守信和公平競爭贏得了自己的成功,使這兩個行業在全國獨領風騷,在一定意義上成了著名徽商形象的縮影。
(一)“吳茶”名甲天下
構築起“吳茶”大廈強大力量的共有兩支隊伍,一支是吳熾甫及其遠祖所形成的隊伍,一支是吳承仕太祖以後所形成的隊伍。
1、歙南首富吳熾甫
吳熾甫(1847--1929)的父親吳亦煒的茶葉生意以京都為基地,向全國各地輻射,產業遍及北京、武漢、揚州、福州等地,在張家口設有吳德祥茶莊,在宣化設有吳德裕茶莊,在北京西單設有吳恆瑞、吳祥瑞茶莊。他有5個兒子,在分家析產時,單是留作祭禮的基金就有4000銀兩。吳熾甫在兄弟五人中排行老大,鄉人稱其為“熾甫老大”。他繼承父輩的吳恆瑞茶莊,增設吳星聚、吳兆祥茶莊,又在宣化府、天津設批發店,在福建開辦吳同德茶廠,收購黃山毛峰、竹鋪大方、屯溪綠茶、休寧松蘿、街口烘青發往南京、福建“同德”茶廠窨花,集收購、加工、窨制、批發、零售於一體,經營範圍遍及皖、浙、蘇、閩、贛、鄂、冀、遼、京、津諸省市,成為當時徽州最大的茶商,歙縣南門首富。在分家析產時,四子各分得現金50萬銀元。吳熾甫為富而仁,曾捐4000銀元重修昌溪石拱橋,在昌溪購地70畝,以其租息資助貧困子弟入學。
2、京城老大吳道隆
吳承仕太祖吳啟琳在赴京會考時,將隨身帶的一些茶葉在菜市口擺地攤出售,見有賺頭,便棄仕途而從商。其子吳道隆在京城開設吳玉泰茶店,並在天津設有分店,至今“吳玉泰”招牌仍沿用,1995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以“中華老字號”稱號。吳啟琳家族,同樣富而有德,不忘扶貧濟困。在京開粥廠免費供給窮人,辦識字館、義塾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在家鄉劈山鋪路,建祠修塘,以排解燕窩山莊(即滄山源)百姓行路難、用水難的困境。
3、昌溪茶號遍杭城
吳茶除此兩支外,還有眾多茶商遍及各地。在杭州有茶行70家,昌溪茶商就佔9家,他們是“吳恆有”、“吳元大”、“吳永大”、“天豐”、“吳德大”、“同和泰”、“同和協”、“天一”、“亨大”。九家店號吞吐量佔了杭州茶葉的“半壁河山”。
(二)“周漆”譽滿九洲
再看周漆。清末以來,全國漆商首推徽幫;徽幫漆商,又首推周邦頭的周友仲和周宗良。
1、油漆大王周友仲
周友仲(1874--1945)年少時頭腦敏捷,處世穩重,為人和善,為父親和外補祖父開設的漆行而奔赴四川、陝西、湖北各生漆產地收貸。友仲40歲時,父親和外祖父相繼去世,他以祖輩開創的基業為依託,併發揚光大,在湖北老河口設“利生裕”漆庄,資金達20餘萬銀元,此後又在杭州、紹興、臨海、寧波等地添設門市部,如“永泉匯”、“同茂隆”、“新泰泉”、“泰豐”、“長吉”等商號,一時名聲大振。1930年,他曾投資上海萬里漆油廠股分有限公司,兼在寧波經銷該廠出品的“帆船牌”各色瓷漆。1933年友仲慷慨解囊,贊助浙江省興建天長公路。世人稱之為“油漆大王”。
2、顏料大王周宗良
周宗良(1876--1957)於1905年赴上海入德國謙信洋行任職,1910年被委任為上海謙信洋行的業務主持人,從德國進口的“獅馬牌”顏料,統歸周宗良獨家經營,獲推銷的專利權,生意興隆,名噪中外商界。1914年一戰爆發,德國洋行撤回,全部存貸折賒歸宗良,由於當時市場顏料價格十倍數十倍地狂漲,宗良遂成為滬 上富豪。1924年,德商在滬成立德孚洋行,宗良任洋行總買辦,成為德國顏料在華的總推銷人,銷量陡增,分號多至200餘個,資金達400萬元,商界尊宗良為“顏料大王”。1930年獨資開設周宗良記顏料號,另外,他還開辦漢口既濟水電公司、杭州電氣公司、華南輪船公司,曾任浙江實業銀行、中國墾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央銀行董事。與“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子文交誼頗深。1998年旅美華僑周裕隆遵祖輩宗良遺囑,捐資50萬元重修周氏宗祠。
(三)染織紅遍長三角
除“吳茶”、“周漆”外,昌溪的徽商還涉足其他行業。吳葉淇(1881--1952)曾在江陰創辦縵雲染織廠。該廠生產的府綢、線嗶嘰、被單布在滬寧杭一帶走俏,一時該廠註冊的“天官賜福”商標的產品供不應求,名震長三角。
第三部分里河源流
古屬昌溪鄉,朱崗嶺后隸屬於外河鄉、定潭鄉、今屬深渡鎮。該村歷代文人輩出,商人、社會名流層出不窮。國子監吳天金、吳鴻元;登仕佐郎吳象嵩;兵部六品吳鴻亮;戶部九品吳鴻賓;徽商巨賈吳鈞勝;詩人、書法家吳進賢;大律師吳迪賢;革命烈士吳錫達等等。
這裡風景優美,民風古樸,村民熱情好客。現在這裡全程貫通“中華公路”,西南連接定潭、板壁屋交界處的“大塢口”,距此車程約15分鐘,步行約1小時;距古徽州歙縣約40分鐘車程;距歙縣名鎮深渡約30分鐘車程。西北往“河過嶺”步行通北岸鎮大坑村;東北往“光坑嶺”步行通霞坑鎮山後村;東南往“朱崗嶺”步行通達至昌溪古村落、滄山源、石潭等地。
吳進賢(1903—1999),本名吳廣興,字寒秋,書法家。安徽歙縣裡河坑人。幼時喜書法,每日清晨在方磚上臨摹百字后才用餐。16歲至蘇州,考人晏成中學。畢業後任職新民社當社交幹事。1926年考入金陵大學,學習文學詩詞,曾出版《噓寒集》,兼修英語、書法。在書法上先後師從蔣炳章、李根源,並得陶行知指點,擅行楷,尤精隸書,30年代初,蘇州大水,與吳清望、余覺、蔣吟秋合作正草隸篆四體屏條義賣,群眾爭購熱烈。被小說家程瞻廬譽為“吳中四傑”。
1935年創辦“進賢小學”。次年又創立“進賢國學講習社”。此舉深得于右任讚賞,從此與於結下了翰墨緣。1949年後,其隸書平易中見奇崛,大拙中寓巧思,顯得沉著穩健,老辣古樸。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書畫展,並為博物館、美術館和園林部門所收藏。字跡影響日本、東南亞一帶。出版有《毛主席詩詞選》、《千字文》(隸書)等。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文聯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等。
吳迪賢(1910-1955),本名吳廣隆,1910年出生,安徽歙縣裡河坑人。1935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同時獲法學士學位。畢業后在歙縣徽州師範學校任教,1936年免試獲律師資格,任安徽省高等法院駐徽州地區專員,七七事變投入救國運動,1938年在歙縣乾明觀巷成立吳迪賢律師事務所,其在民國時期的法學界頗有建樹。
民國22年,徽州紫陽書店曾出版歙縣吳迪賢的《立憲政體發達史》一書,此書著重分析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議會民主制以及法國大革命形成與發展及其歷史成因,還扼要介紹了西歐19世紀末的荷蘭、比利時、奧地利、丹麥、瑞典、德意志等國的憲法和一般法律制度。
吳象嵩(1825—1892),名五喜,字鶴亭。登仕佐郎,1878年清光緒帝召見。人稱“三寸釘”,曾主管昌溪“第一世家”太湖祠數十載,訟棍著稱皖南,以贏三場官司,耗時六年建成“五喜老宅”。原配汪氏,繼娶瞻淇汪氏,續娶堨田汪氏,目前後代已發展至第六世孫輩,五子中有三人在兵、戶部任職,二人從商,其後裔散居蘇州、南京、屯溪、歙縣等地。墓葬學堂灣。
吳錫達(1929—1950),安徽歙縣裡河坑人。1942年昌溪小學高小畢業。1943年考入安徽省立徽州初級農業職業學校園藝科,畢業后因家境貧寒無力繼續升學,於1945年應聘到該縣洪琴鄉完小任教。他刻苦自學,愛好文學、書法。他的家鄉位於贛浙皖三省接壤處,抗日時期新四軍十分活躍,吳錫達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他經常向群眾宣講:“我國是一個農業國,為什麼農業落後,農民貧困,不是我們八字不好,而是因為國民黨敲詐勒索,抓兵派款”。1949年4月家鄉解放,5月他報考皖南革命幹部學校,9月響應組織號召參加西南服務團。其父母聽說兒子千里迢迢要去異鄉,難捨難分。臨別時,父親給他幾枚銀元,但他已立志投身革命大家庭,甘願為革命吃苦耐勞,因此仍將錢交還給父親。
在南京會師時,吳錫達被編入雲南支隊第五大隊第一中隊。在艱苦的行軍中,他負責編寫中隊活動牆報《學習園地》,常常廢寢忘食。
1950年3月來到楚雄縣工作后,第一項任務是和另外兩位戰友,根據縣委意見編寫宣傳材料,用牆報、黑板報和口頭演唱形式,廣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徵收1949年公糧的有關規定,后參加了永華鄉(現東華鄉)征糧工作組。
1950年5月4日,吳錫達正在江登邑大廟忙於稱糧調運時,匪首李仕安指使大批匪徒混入運糧隊伍,趁吳不備,一哄而上,用扁擔將他打傷,奪去槍支。吳錫達昏倒在地,流血滿面,囂張的匪徒仍繼續行兇,有的把扁擔都打斷了。吳錫達身負重傷,蘇醒后,怒斥土匪罪惡行徑。土匪用谷糠和石頭塞進他的嘴裡,后把他拖出廟門,亂刀遍刺其身,最後掘坑活埋,犧牲時年僅21歲。
吳少微(663—750),新安始祖,吳氏61代,曾主持修纂《吳氏正宗譜》。唐代文學家。新安(今安徽黃山休寧)人。字仲材,號遂谷。生於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於明皇天寶八年(750年),與夫人朱氏合葬休寧石舌山(后改名鳳凰山)。唐長安元年(701年)辛丑進士。他的詩文雄邁高麗,與富嘉謨合稱“吳富體”。武周長安中(701—704)累授晉陽尉。中宗神龍初,由吏部侍郎韋嗣立稱薦,升任右台監察御史。與富加謨特相友善,神龍二年(706)三月,加謨去世,病中少微,聞訊大慟,賦詩哀憚,不久亦卒。與加謨、谷倚,皆以文詞著稱,譽為“北京三傑”。唐初,文士所撰文章碑頌,皆宗徐(陵)、庾(信),浮俚不竟,少微與加謨一反流俗,文章皆以儒家經典為本,崇雅黜浮,渾厚雄邁,時人爭效之。號為“吳富體”。少微所作《崇福寺鐘銘》,尤為時人所推重。著錄有集十卷,已散佚。《全唐文》收錄其《為并州長史張仁亶進九鼎銘表》等六篇文。《全唐詩》收錄其《哭富加謨》、《長門怨》、《古意》等詩六首。
第四部分譜序殘存
原文:
修族之事,本古宗法之遺。歐蘇以降,舉世重之。前清光緒癸卯丙午間,我昌溪太湖祠,以粵亂平定,亦既多年,族中支繁派衍,當後事修族。斯時我里河坑一支,自始祖岩金公隱處山林,子孫世守其地,至現在已達百數十家。枝分而不忘本,派別而源自追。收到太湖祠清單,亦既恭編冊簿,輸送丁捐,只以內中有一人,以異姓亂定之故,致遷延後時。祠中族譜告竣之時,我里河坑一支,尚未送到編入。二三明達,蠢然傷之,誠恐代遠年湮,有失墜之是懼,於是謀於公眾,鳴告太湖祠閣祠。照依族譜式樣,將我里河坑岩金公一支,昭穆次序,掛線分清,裝訂一冊,附入族譜二十冊內。俾下屆修族,重后編入。前將緣起敘於簡端,蓋所以彌闕恨,亦即以重根本也。親親君子,當矜鑒之。是為序。
譯文:
修族譜是祖宗的慣例。自歐陽修、蘇東坡以後,舉世都重視。清光緒癸卯年(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六、七月間,因為長毛匪亂平定已多年,我們吳氏整個家族得到繁衍,分支較多,昌溪太湖祠準備修族譜。
我們里河坑吳氏這一支,自從祖先岩金公開始隱居在深山老林中,子孫世代定居,到現在已發展達到一百幾十家。雖然像樹枝一樣分叉了,但我們從不忘根本;雖然像河流一樣分脈了,但我們執著追尋根源。收到昌溪太湖祠編族譜的清單,我們也恭恭敬敬地編撰了冊簿,大家出資出力。只因為當中有一個人,是異姓,混入了冊簿中,導致時間延誤了。太湖祠族譜修好時,我們里河坑這一支還沒有送到,沒有編入。我們幾個明白事理的人,感到非常遺憾,怕年代久遠,此事被忘記,這一支就失散了。於是跟大家商量,特意向太湖祠呼籲告白。也根據族譜式樣,把我們里河坑岩金公這一支,按照左昭右穆的次序,分清支線,單獨裝訂一冊,作為附件編入族譜20冊中。等下次修族譜,重新編入。
前面已把原因敘述清楚,寫在頭上,這是彌補缺憾的補救辦法,也是我們重視祖宗根本的表現。各位親人,讀後可以看得出來。
第五部分教育文化
昌溪系文化古村。儒而致仕,仕而護商,儒商互濟,共建家園。
一、官宦書屋
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昌溪官宦之家多設有家塾(族塾),是昌溪書屋的鼎盛時期。其間,吳氏十七世祖吳大冀(1769——1818)創立“桃花書屋”,《桃花書屋》碑刻現藏歙縣新安碑園。
吳大蓂(1773——1834)在住宅東南隅建造“梅花書屋”以作族塾,自撰楹聯“傳家惟有十三經讀過無忘便為佳子弟,插架何須千萬卷用來恰當便是好文章”以誡勉子弟。
吳大楠(1781——1859)構築《杏花書屋》,作為族中子弟讀書之用。
清代理財家王茂蔭(1798—1865年),歙縣杞梓里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歷任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卿,戶部、工部、兵部、吏部侍郎,前後歷官道、咸、同三朝。茂蔭幼時曾在昌溪私塾讀過書,與昌溪官宦交誼頗深吳大楠夫婦七旬壽誕時王茂蔭代表朝中十二名高官為之撰千字壽聯,其墨寶現藏昌溪。其孫女下嫁昌溪吳錫純為兒媳。
此外,昌溪私塾還有“養正書室”、“楓林夜讀”處等。“楓林夜讀”畫作(昌溪八景圖之一)中有一首配畫詩曰:
楓林森森朱形沖,秋來霜葉一片紅。
林邊前賢建書屋,室內後生吟《中庸》。
燈火點點透窗欞,書聲琅琅入樹叢。
漫道三年板凳冷,他年折桂步蟾宮。
事實證明,家塾教育對造就國家人才,提高族民素質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像王茂蔭、吳承仕等財界、學界泰斗都是從昌溪家塾中走出來的。同時也為歷代王朝造就了一大批官員。元、明、清三代昌溪吳姓從科舉考試入朝為官者從一品至七品竟達一百餘人,現據《吳氏太湖族譜》記載資料列舉幾例:1、秉公執法而治獄平允、直諫遭譴仍大義凜然的吳仕昭(公元1353——1389年)。昌溪吳氏九世祖世昭公於明洪武17年欽選進士,擢授承直郎,任刑部主事,洪武21年升授承德郎。在任時秉公執法,因為民請命上書直諫,觸怒明太祖,蒙冤致死。
棄儒遠商以孝養母、嫉富濟貧的吳永厚(1736—1802)。吳氏二十二世祖永厚公6歲喪父,姐弟4人靠母親苦苦拉扯大。永厚13歲時棄儒經商,以孝養慈母,奮鬥十年,富甲一方。后科舉入仕,誥封朝議大夫,晉贈通儀大夫,贈資政大夫。他為母親建“詒安堂”頤養天年,並棄官返里奉養其母。他資助重修太湖祠祖祠。他資助學子以完成學業。乾隆甲寅年徽州大荒,他拿出積粟賑濟,保一方百姓平安。
居官廉潔而公正、祿之所入咸施於族中貧者的吳大冀(1769——1818)。二十三世祖大冀公升授兵部員外郎京察一等記名,以知府用,為官20年,其俸祿全部施捨給族中窮人。
重視教育而又熱心公益事業的吳大蓂(1773——1834)。大蓂公誥授朝儀大夫,晉封通議大夫,誥贈資政大夫,創建“梅花書屋”,並請汪太史在其軒上書“誦芬”二字,勉誡子孫誦讀萬卷,以達清芬之界。他捐金修葺豐溪(西溪南)宗祠,建“忠愛祠”,首倡捐金重修縣城河西橋。
淡泊名利,關愛下代的吳大楠((1781——1859)。大楠公號怡園,誥封奉直大夫,晉贈中憲大夫。不惑之年返歸故里,建“杏花書屋”作為子孫讀書處。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御賜“七葉衍祥”匾額以旌其閭。
另外,昌溪下村(周邦頭)六順堂內自明初永樂至清末光緒的400多年間共出了4名進士,19名舉人,23位貢生,74位秀才。共計縣丞以上官員77名,這對人丁不滿三百的小村來說,世之罕見,人稱“秀才村”。
周琰於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以恩科第九名進士累官至正二品,任大理寺正卿,少廷尉。
周茂洋、周孚裕父子分別於道光八年(1828年)和同治十年(1874年)分別中進士,稱為“父子甲科”。“父子進士”匾現存周氏宗祠;周烈、周履陛於乾隆庚午同科中舉,稱為“叔侄同榜”。
二、徽商辦學
1929年,由著名教育家吳承仕與在京的徽商吳良臣牽頭,在昌溪開辦了一所新型學校,名為“歙縣私立昌溪復興小學”。這所學校與家塾最大的不同點是:家塾書屋的受教對象大都是高官鉅賈子弟,而新型學校的受教對象面對平民百姓孩子。復興小學校址設在員公支祠內,騁請具有一定文化水準的有識之士10多人為專職教師。吳良臣被推選為首任校長。開辦伊始即有學生100多人,后與年俱增。學校對蓬門蓽戶的子女實行免費教育,對品學兼優者資助其到縣城中學就讀。每個教室備有風琴、掛鐘、痰盂等。學樣有校歌、校訓,有藏書萬冊的圖書館(吳承仕、吳承侃、吳承傳兄弟三人分別饋贈《小學生文庫》、《小朋友文庫》、《初中文庫》等成套書籍及成套書櫃),有供集會、演出用的舞台。學校開設軍訓課,將學生編為童子軍,進行隊列、拼刺、械鬥訓練,騁請新四軍(當時該校是新四軍的秘密聯絡點,如女教師蘇醒娥後來就棄教從戎)官兵任教官。學校培養了一大批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及和平建設時期的優秀人才,其中不乏新四軍游擊隊官兵、解放軍將士、教育科技界名流。
文化名人
昌溪是文化古村,文化名人數不勝數。如國畫大師吳壽仙、吳淑娟、吳皖生,書法大師吳進賢、吳清望(曾任江蘇崑山知縣),經學大師吳承仕,武術大師吳志青,民間藝人吳葉根等,現簡要介紹幾位:
(一)經學大師吳承仕
吳承仕(1884--1939),字檢齋,24歲那年在舉貢會考時取一等第一名,欽點大理院主事,民國元年任司法部僉事,后傾心教育事業和經學研究。歷任中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東北大學國學系主任,不僅是聞名國內的經學大師,而且追求馬列主義真理,他是中國第一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經學的學者。承仕於民國25年(1936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與共產黨人齊燕銘、張致祥等組織參加“一二·九”運動,營救了一批革命同志,又與張友漁、楊秀峰等組建中國啟蒙教育會。逝世后,延安各界為其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周恩來等撰寫輓詞、輓聯以志悼念。
(二)武術大師吳志青
吳志青(1887—1951),原名吳吉安,早年參加孫中山先生創建的同盟會,響應武昌起義,參加光復上海的戰鬥。1918年創建中華武俠會(后改為中華武術會),首倡德智體美四育齊全,當選體育研究會會長。孫中山勉以“努力進展以培養革命勢力之組合”,又為武術會題寫“尚武樓”匾。1924年參加國民革命軍隨孫中山北上,任第五軍參議兼武術總教練。抗戰期間,去各地組織軍運。1942年出任西南聯大體育系教授,是李公僕、聞一多等著名民主人士的武術導師,在第五屆遠東運動會上表演中華武術,一展中華神功。他撰寫發表的武術專著多達23種。
(三)國畫大師吳淑娟
吳淑娟(1853—1930),字杏芬,著名畫家,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無所不精。她所繪的《百花圖》得吳昌碩先生題跋。1901年羅馬國際博覽會上展出其佳作,被海內外名流嘆為"當代大手筆"。抗戰期間,義賣作品,將所得千餘美元捐贈給國際紅十字會。1920年又捐巨資以賑西南大飢荒。有《杏芬老人遺集》傳世。
(四)翻譯大師吳雲森
吳雲森(1929—),筆名江楓,武術大師吳志青之子,文學翻譯家,雪萊、狄金森、史沫特萊等著名詩人詩作的權威翻譯,與路易斯·斯特朗、史沫特萊等感情甚篤。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獲國際翻譯獎,部分獎金捐贈昌溪小學。
(五)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
杜近芳師從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天生聰穎,勤奮好學,唱、念、做、打皆登堂入室,為傳承京劇國粹作出了不懈努力。她是昌溪徽商老大吳熾甫的孫媳婦。
文化遺產
1、書法作品:
▲朱元璋親題“第一世家”匾;
▲海瑞親書“務本堂”匾
▲康有為親題“實事求是”匾
▲李鴻章親題“一門節烈”匾
▲王茂蔭撰寫的十二官員祝壽序
2、國畫作品:
▲吳仕昭作《昌溪清隱圖》
▲唐伯虎四季吊屏名畫:《游女兒山圖》、《高山奇樹圖》、《茅屋風清圖》、《雪山行旅圖》。(1957年後存上海博物館)
▲吳淑娟《百花圖》
3、詩詞作品:
▲明代御史汪尚臨作《題仕昭公像贊》
昌溪溪水碧流長,聞道當年應宿郎。
雲鎖青山芳草遍,恩公開國奉明光。
▲江寧人施孟文詠《昌溪清隱圖》
吳郎家居昌溪樂,昌溪之水流無窮。
春風三月漲紅雨,桃花浪煖魚化龍。
灘聲潺潺石磊磊,平皋遠浦尋南茝。
直泛靈槎訪瀛海,明年拆桂步蟾宮。
▲吳台人江灝賦詩讚仕昭公:
昌溪古水清且漣,昌溪林壑清而妍。
吳生築室據其會,水光山色羅堂前。
丈夫事業須勉旃,功成名遂行言旋。
昌溪之清尚可隱,此時歸作人中仙。
4、楹聯作品:
▲太湖祠楹聯
惜食惜食緣非惜財而惜德
求名求利只須求已莫求人
▲忠烈廟楹聯
英雄千古山河壯
忠烈一心天地長
鐵馬金戈開霸國於六郡
太湖昌水壯廟貌於千秋
▲吳承仕為昌溪復興小學開學典禮撰聯
周官禮教商三務
管子經成國四維
五、鄉諺拾萃
昌溪
昌溪
▲吳進賢三眼古井
三眼井,七眼塘,
昌溪出的好姑娘。
布針眼裡飛彩鳳,
草耙柄上出白洋。
十三知里又知外,
十五嫁個生意郎,
一世都風光。
三眼井,七眼塘,
昌溪出的好兒郎。
算盤子里藏富貴,
羊毫尖上堆金山。
十三識文又斷字,
十五跟人下蘇杭,
發財再回鄉。
▲汪明霓贊河坑
巍巍朱崗嶺,汩汩河坑源。
地靈育吳姓,人傑舉雙賢。
太湖謁先宗,老屋續祖典。
歙南已名村,而今再向前。
民俗文化
(一)打觀音醮
觀音,即觀音大士,佛教認為是慈悲的化身,是救苦救難之神。為了確保一方平安,消災祛難,昌溪人對觀音菩薩自然十分篤信。
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日,昌溪便舉行十分隆重的打醮活動。先由族中德高望重者率領一支迎神隊伍前往東雲岩恭迎觀音大士神像,而另一支更為壯觀的接神隊伍列於村口。隊伍前面是八人大轎抬著的“八老爺”(昌溪人心目中最為崇拜的偶像),鑼鼓喧天,鞭炮震地,旌旗招展,管樂齊鳴。
將觀音接引至太湖祠后,便由從九華山等名剎請來的高僧設壇念經做法事,一直要做七七四十九日法事才圓滿結束。據說這一年一定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四季平安。
(二)祭八老爺
每年二月十八、十月十八分別為庠里、田干祭拜八老爺的盛典。
這一天的八老爺身著蘇綉袍,頭戴紫金冠,腰系玉帶,手握銅錘,慈祥的面容中透著威嚴,端坐於太師椅上,由八位身體魁偉的中年大漢抬著。
前有大開鑼開道,接著是五面五色旗,十幅蜈公幡,六十門衝天銃,十副鑼鼓錯落隊伍之中。燃放爆竹者所背的爆竹袋都十分精緻,上有彩色蘇綉圖案。還有數個管樂(嗩吶、大青等)隊輪番吹奏喜慶的樂曲(京劇曲牌)。遊行隊伍長達一里多。人們如此隆重祭拜八老爺,一是感謝他父子(父親是威震六州的越國公汪華)為一方百姓帶來幸福安寧,二是希望他永遠為昌溪百姓消災造福。
遊行結束后,大典轉至太湖祖祠舉行。節日的祖祠張燈結綵,,鼓樂齊鳴。前進兩邊議事廳設有豬羊等犧牲(豬是為大典特養的,人稱“十八豬”,每頭均在300斤以上),它們頭插宮花,身系紅腰帶,昂首而立。主廳掌壁上懸掛著吳氏先祖畫像,桌上的供品絢爛多姿,葷素搭配,十三葷,十三素,十三種各式干水果,兩斤重的大紅蠟燭十對,外加各式宮燈,廳內燈火通明,數十個紅絹跪墊一字兒排開,以供族人祭拜。每進各有兩名禮生(相當於現代的禮儀先生),他們按程序唱喝,其聲宏亮,其容端莊。朱元璋御題的“第一世家”匾額及其他匾客也披紅挂彩,氣氛熱烈而祥和。廳內香煙燎繞,人聲鼎沸。僧人唱誦佛經,鐘磬木魚之聲不絕於耳。祖祠兩邊生活區內為工作人員、參觀族人準備了茶水和膳食。入夜,祠前花戲台上好戲連台,台下數千觀眾駐足觀看。
在大典舉行的同時,族人還派出兩支精幹的隊伍前往西溪南(昌溪吳氏始祖吳一之誕生地)、休寧石舌山(徽州吳氏始祖吳少微居地)祭拜先祖,顯示吳氏源遠流長,子孫繁昌。
(三)嬉燈舞獅
昌溪燈會的建立據說自仕昭公(昌溪吳氏九世祖)始。每逢春節來到,燈會便組織嬉花燈活動。昌溪的花燈品種繁多,工藝精良。有標語燈、財神燈、十二生肖燈、十二月花名燈、戲劇人物燈、花擔、走馬燈等等。還有勝利獅、中國龍。從正月初一到元宵佳節,都有嬉燈、舞獅活動。花燈隊伍長約里許。入夜,各式燈內燭光齊明,鑼鼓迎春,竹(爆竹)報平安,龍獅起舞,百“花”齊放,好一派節日喜慶氣氛。
(四)舞草龍
早在宋代以前,昌溪人建橋修廟以龍字命名,如“龍濱橋”、“龍慶橋”,元代建“忠烈廟”即“龍關廟”,村頭有地名“龍坑頭”,村中有“千年龍鳳樟”,村後有“來龍山”等。由此可見昌溪人對龍喜愛已久,於是節日舞龍活動便開始流傳了。“草龍舞”選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舉行,此時正值氣候漸變乾燥,為防火患,提高村民的防火意識,故在中秋團圓日舉行“舞草龍”活動,一來可以增加節日氣氛,二來可以廣泛提醒村民防止火情,保一方平安,同時還有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之意。扎制草龍的材料主要是竹篾、稻草、麥桿等,一般長20米,在手藝精湛的民間藝人手下,草龍形狀酷似真龍,龍頭威武神氣,龍鱗清晰可辨,龍體遍插神香,輕巧機靈且活節相連,便於舞動。
入夜,舞龍隊伍從村頭出發,途經村中主要街道,直至村尾。所到之處,鑼鼓聲、爆竹聲不絕於耳。經商的店鋪此時也會敞開大門,用爆竹、百子迎接神龍的到來,圖個吉祥如意、生意興隆。“草龍”隨著鑼鼓聲翩翩起舞,或搖頭或擺尾或盤旋或昂首。在表演結束后,又會用禮花將神龍送至下一站。行至村尾,在群眾的熱烈歡呼聲中,將“草龍”送入昌源河中,龍歸大海,舉村平安。
七、民間逸聞
(一)、劫後餘生古銀杏
該樹與村落同齡,樹圍8米,高42米,主幹挺拔,側枝崢嶸,有"八老爺之馬鞭"的美譽。1982年因小孩在樹洞中玩火,不幸遭受了長達十小時的抽心滅頂之災。市、縣消防隊用兩台高馬力抽水機撲救7小時,雖主幹上端20米被焚燒墜毀(墜毀時竟未傷一人一物,有人說是八老爺保佑),然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二年照樣發芽長葉,側枝茂盛,展示出劫後餘生的毅力和魅力。
附帶一提的是此樹不遠處原有一株與之同年同月同日栽的樟樹,樹型如駿馬賓士,有“八老爺之坐騎”的美譽,可惜在“大躍進”年代被毀了!
(二)出售國寶為消防
1957年,昌溪吳氏為添置村裡滅火設備,決定將藏於支祠積善堂的唐伯虎“春夏秋冬”四吊屏名畫由族中長者護送到上海博物館,賣得1600元,再將此款從上海震旦鐵廠購回新“水龍”(消防水泵)以及報警器、水帶等消防器材。昌溪人不是不知道唐伯虎的畫價值連城,但昌溪鄉人更牢記“寧可三餐無食,火不可一日不防”的祖訓。在“鎮宅之寶”(唐伯虎畫)與“消防設施”(水龍)的天平上,昌溪人太懂得孰輕孰重了。
(三)大難不滅龍鳳樟
在“水色山光滿眼醉”的昌溪街心公園外的沙墩上,有兩棵形態神奇、相互偎抱而同屬不同種的古樟樹,人稱“龍鳳樟”。主幹直徑約3米,高約40米,籠蓋地面約1000平方米。夏可遮陰避暑,冬可擋風禦寒,是“忠烈廟”防風防洪的天然屏障。人們坐在沙墩上納涼、談心、下棋、釣魚,無不悠然自得。這裡便是昌溪十景之一的“沙墩垂釣”了。
可有誰知道,這對千年情侶,曾遭受過生死之災。1958年,為了熬樟腦油,有人想砍掉這兩棵古樹,誰知第一斧砍下去,伐木者當即暈倒,鄉人驚呼:“神樹傷不得!”,也有人說這是八老爺顯靈,保佑這對情侶萬年好合。
第六部分景點古迹
最具古村落特色的要數昌溪的古建築。
昌溪的古建築凝聚了典型的徽派建築精華。村中古祠堂星羅棋布,計有:太湖祠、壽樂堂、承恩堂、懷遠堂、理和堂、細和堂、明湮祠、思成祠。村中周姓建有周氏宗祠、亮公支祠;徐姓建有愛敬堂。一村之中擁有10多座祠堂,實為罕見。
一、太湖祖祠
太湖祠始建於南宋(1240年)。祠長40米、寬17.5米,兩邊建有“議事廳”、“生活區所”、戲台和其它配套建築。主牆角翹起,八隻大鱷魚凌空而立,馬頭牆高低錯落,麒麟怪獸傲立其間,交替起伏,優美的韻律令整個建築群顯得既壯觀又優雅。主廳內的兩根楠木大柱柱圍達5.1尺,柱上懸掛的一幅楹聯特別引人注目:“惜衣惜食緣非惜財而惜德,求名求利只須求己莫求人。”它告誡吳氏子孫以道德處人處事,以勤奮成名成仕。屋脊的八條鰲魚栩栩如生。更有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大門枋上有明太祖朱元璋御筆題賜的“第一世家”匾額。祠前有可容七八千人的廣場,每逢二月十八、十月十八日(昌溪人祭拜汪公大帝第八子的盛大節日)、春節,廣場上搭花戲台演出村人自導自演的節目,或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煞是熱鬧。護祠牆下有月池,月池中“映日荷花別樣紅”。
二、壽樂木坊
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的壽樂堂,規模雖較祖祠小,但建築藝術極為精湛。柱樑全部選用優質柏木,前後三進,正梁長13米,高1米,為徽州第一大雙梁。天井圍欄的十二塊石料選用帶天然石紋的景紋石,上有山水、花草、雷電等自然生成的圖案。祠前的木牌坊(全國僅此一處),堪稱中華一絕。木牌坊是員公支祠的門坊,四柱三樓。四柱為優質柏木,用抱鼓石緊抱,上部木質宮殿式,明間高出次層一層。匾上楷書“員公支祠”,高瓴垂脊,八角翹起,圓檐滴水。《中國建築史》稱:“此坊與坊前月池和坊后頗深的祠堂建築渾為一體,給人以氣吞山河的感覺”。
三、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始建於明孝宗弘治十年,即公元1497年。由周龍孫第七代孫周廷器等倡導建造,是周氏古村最大的宗祠。主體建築面積747.12平方米,自奠基至竣工,歷時十五載。
周氏宗祠選址堪具匠心。座北朝南,北靠來龍山,青松翠柏,古木蔥蘢;門臨昌源河,綠波蕩漾,流水潺潺,南面對河,元寶山盡收眼底,蜿蜒起伏,似筆架又似蒼龍騰飛,令人遐思神往。祠前辟有上下兩個大坦,全以卵石綴成,通街大道,穿坦而過。
宗祠建築為明代徽派古建築典型風範。整個祠堂布局分柵棚、丹墀、正廳、後進和寢陵五大部分,是“三進兩明堂”的代表作。正門之上高懸“周氏宗祠”、“欽點主政”、“恩賜進士”、“四世二品”等匾額。
正廳左右大梁之上懸掛的“進士”、“文魁”、“少廷尉”、“吏部尚書”,匾額昭示著周氏的顯赫功名。橫樑兩端有一米大小“和合”諸仙木像,神采飛揚,栩栩如生。廳內四根一人合抱的茶園石柱和兩根一米五腰圍的白果木柱挺立其間,渾厚莊重,氣勢非凡。
周氏列祖寢陵分樓上和樓下兩部分。按周制,樓上陳女士牌位,樓下三間為男士牌位,這一上一下延續了原始母系社會尊重女性的習俗。這是有別於其他宗祠的特色之處。
四、忠烈古廟
如果說太湖祠、壽樂堂、周氏宗祠是“大家閨秀”,那麼,建於元代至正14年(1354年)的忠烈廟算的上是“小家碧玉”了。該建築長17.2米,寬14.2米,共分三間。左間供了土地菩薩、社公、社母神,以保昌溪五穀豐登,煙火不斷。右間供了關帝及關平、周倉神像,以保昌溪四季平安,德義永駐。正間供了汪公大帝(越國公汪華)及其第八子(汪俊,村人尊稱“八老爺”)兩尊忠臣烈士父子神像,以保昌溪人丁興旺,百業昌盛。忠烈廟柱子上分別懸掛有楹聯曰:“德被生民永享春秋祭,功封社稷丕昭今古隆”、“英雄千古山河壯,忠烈一心天地長”、“鐵馬金戈開霸國於六郡,太湖昌水壯廟貌於千秋”。廟前廣場佔地約500平方米,用各色石英石、雲母石鋪綴成“鶴鹿同春”、“丹鳳朝陽”、“連升三戟”等圖案。擅長考古的原市委副書記張脈賢贊道:“這隻在皇家公園見過”。廣場前石磅下是橫貫東西的長街,“S”形玉溪(村裡人稱此溪為八老爺的玉腰帶,故稱此為玉溪)從護欄下淌過至沙墩處入昌溪河,廟后的古銀杏及廟前的古鴛鴦槐、古龍鳳樟,構築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街心公園”。
五、各式牌坊
古村落的牌坊除上述的壽樂堂木牌坊外,尚有石牌坊和磚牌坊。
石牌坊即姚氏貞節坊,位於村頭“二水環西”景點旁。《中國建築史》載道:“清康熙三十四年(1685年)立,灰凝石,三樓二柱,平板坊置四柱衝天,寬3.7米,高8米。檐下有斗拱,前後有八塊靠背石碑,從高到低有‘聖旨’、‘節孝’、‘旌表故儒吳永玠妻姚氏’字樣”。能夠載入史冊的,恐怕算得上是石牌坊中的代表作吧!
磚牌坊即太湖貞節坊。該坊砌在太湖祠南生活區所在的牆體上,高4米,寬3.5米,磚雕十分細膩、精緻,上有“聖旨”、“貞節”和旌表婦女名單。歙縣縣誌載的磚牌坊只縣城一處,可見昌溪磚牌坊顯示出自身的價值了。
在一個村落中,石、磚、木牌坊皆備,全國獨有。
六、古三眼井
相傳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居住在昌溪的人們為解決村民飲水問題,選在村中一青山翠綠,鳥語花香的木竹塢處掘井取水。由於此處地下水充沛,水質優良,後來吸引了更多居民在此周圍建房居住,為解決眾多人口的飲水問題和方便取水,便在井口之上分別架構了直徑為2.4尺、2.3尺、2.2尺的三個井圍。由於底下是岩層,水量多而且流速快。用過的水易排出而不會再倒流井內,居民在井台上洗衣洗菜,熱鬧非凡。用過的水經暗道直通“員公支祠”前的月池,豐富了池內水量,池中種花、養魚,點綴了景色、調節了環境,而且是周圍一帶消防應急的水源。
七、徽派民居
村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民居尚存201幢(1995年登記造冊數)。古民居均一色徽派建築。民宅鱗次櫛比,縱橫相接,撲朔迷離,巷弄縱橫交錯,宛如迷宮。茲舉數處:
1、宋代酒肆茶樓
酒肆茶樓位於木牌坊右側,該樓建於明代中期,屬防宋代風格式建築,古樓呈古樸之風,窗欄圖案用小木條組合成“福祿壽喜貴”等字樣,造型奇特,寓意頗深。其置身於白牆青瓦石板路的街巷之中,足以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2、父子進士府弟
“父子進士府弟”又名“豫順堂”,系周氏宗祠“六順堂”支下第九代後嗣所建,成屋於清康熙二年,即公元1663年,雖屬清早期古建,但建造此屋的工匠乃是明末老藝人,故仍是明代的建築風格。周茂洋、周孚裕父子分別於道光九年(1829年)、同治十年(1874年)考取進士,后因周孚裕為官清廉,百姓愛戴,其祖上兩代因教子有方,亦被追封為二品官銜,故有“四世二品”之說。父子進士府文人輩出,自康熙至清末的兩百多年裡,一共出了進士2名,舉人5名,貢生4名,秀才22名。另外武官職務亦不少。如周以忠十七歲從軍,在南洋水師廣東艇服役,咸豐十一年“中法炮戰”北塘之戰中,因戰功卓著,晉廣東水師守備。此屋共三進,后兩進80年代後期已改成現代居房,獨留此前進,供後人子孫瞻仰。
3、“桂花樹下”古民宅群
周六順堂六兄弟之老五周宏通支下第二十九世周廣昊的第三個兒子周茂祉清道光年間經營寧波東門外靈橋邊的成泰漆店。生意興隆,譽滿中外,日進斗金,於是茂祉遂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選在一株桂花樹下,建造此屋。另四兄弟亦均於道光年間在此處附近建造自己的居宅。故後來此處便稱作“桂花樹下”。各屋內造型基本相防,大方氣派,雕飾精美。“徽州三雕”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八、昌溪古亭
昌溪亭的建築也形態各異。
供讀書觀賞的當數“八角亭”了。昌溪吳氏振員公一支多為儒商,走的是“學而從商,富而張儒”的儒商互濟的路子。振員公後代除了建藏書閣外,還建有供子孫讀書兼供家人賞景的亭。八角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亭址選在村郊幽靜處,自然有利於讀書做學問了,讓人不知不覺地進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境界。佇立亭間,西望“西山積雪”(昌溪十景之一),南瞰“二水環西”(昌溪十景之一),真乃心曠神怡,美不勝收。可惜“八角亭”在六十年代困難時期被房主拆磚賣瓦而湮沒了。
“百名秀士澤鄉里,一亭風月攬斯文”這是位於周氏古村內百綉亭上的一幅對聯。至元朝末年周氏遷入昌溪下村,600多年來,周氏族人不僅善於經商而且崇尚耕讀,從建村到清末,當時一個人口不足400人的小村莊,歷史上竟然出了4名進士,19名舉人,23名貢元和74名秀才。“三更燈火五更熄,正是男兒讀書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是古代文人求取功名的真實寫照。人才濟濟的“百綉榜”令人肅然起敬。亭內現也已是村民納涼休閑之所。
供休憩的古亭還有“雙壽亭”、“安嶺亭”、“如振亭”等等。
第七部分百卉千葩
一、獨佔鰲頭
昌溪在歷史上創造了許多令人欣慰的“第一”,這給古村落平添了許多風采。它們是:
(一)民國第一任歙縣縣長是昌溪人吳恩綬;
(二)解放后第一任徽城鎮鎮長是昌溪人吳成融(參與解放歙縣);
(三)第一位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經學的是昌溪人吳承仕;
(四)第一個提出教育要“德、智、體、美四育並舉”且首創“中華武術學會”因而受孫中山嘉評的是昌溪人吳志青;
(五)茶葉界第一塊“中華老字號”招牌是昌溪人吳道隆在北京開設的“吳玉泰茶莊”;
(六)壽樂堂正梁13.3米、高1米,為“江南第一大梁”;
(七)全國唯一一座工藝精湛、保存完好的木牌坊是員公支祠門坊,堪稱“氣吞山河”、“中華一絕”;
(八)位於忠烈廟后的古銀杏是“中華銀杏王”,有著近2000年的歷史。
(九)明代初年,榮獲國家最高獎的是昌溪的吳仕昭,明太祖朱元璋御筆親題“第一世家”匾賜之;
(十)千百年來昌溪一直都是歙縣南鄉第一村,在當時的徽州府有“出了南門便是昌溪”的說法;
(十一)在中國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故宮保和殿舉行的舉貢會考)中榮膺第一等第一名的是昌溪的吳承仕,他摘取了中國“末代狀元”桂冠。
二、甲冠天下
(一)十大古迹:
太湖古祠、荷花古塘、歷劫古樹、忠烈古廟、護村古牆、三眼古井、九子古巷、壽樂古坊、泰昌古橋、六份古碓
(二)十大文物:
朱元璋題額“第一世家”、海瑞手書“務本堂”、宋宣和二年畫象、康有為題“實事求是”匾、王茂蔭撰(資本論中提到唯一中國人)拜壽序、李鴻章“一門忠烈”匾、象牙朝笏、蘇綉龍袍、嵌象牙床、廟坦嵌石畫“丹鳳朝陽”
(三)十大名宅:
叔財宅、錦周宅、朴安宅、寶順宅、光明宅、桂順宅、至德宅、濟川宅、三壽宅、墨池居
(四)十大名山:
滄山凝翠、福金撞鐘、來龍錦障、西山積雪、火焰朝陽、朝山面屏、安嶺竹翠、深嶺杜鵑、朱過蒼松、天堂獨秀。
(五)十大祖樹:(作古)
廟坦虯樟、石塔紅楓、三角奇楓、水口玉蘭、紅葉佛樹、古亭三桂、圓葉古柏、壩潭彎松、來龍采欏、後山苦珠
• 《昌溪志。里河坑源流》2014年1月由香港三禾出版社出版發行。
昌溪出行指南
昌溪
昌溪
從上海、杭州、寧波方向來走G56高速到歙縣出口下,右拐18公里到昌溪,從武漢、合肥、蕪湖、南京方向來經G3京台高速合銅黃段轉G56徽杭高速,歙縣口下,從千島湖方向坐輪船經深度碼頭上岸至昌溪6公里。
火車站有黃山站和歙縣站,汽車站有歙縣車站乘車至昌溪,民航有黃山站,飛機抵達黃山市,搭汽車到歙縣27公里,歙縣汽車站改乘汽車直達昌溪千年古村落。

旅遊


昌溪古村落

朱崗嶺古道是舊時昌溪及歙南片老百姓上縣城,去旌德、績溪的捷徑,也是績溪經洪琴往深渡去浙江的重要通道。眾志成城村牆下往北綿延崎嶇的山麓里,有一條保存完好近十公里的徽商古道。它一頭連接著昌溪,另一頭連接著霞坑鎮的鄭坑店。相傳明教義軍同元軍作戰大敗,元軍一路追擊朱元璋到鄭坑店的光坑嶺,此戰義軍傷亡慘重,一把火在光坑嶺燒了三天三夜,義軍經光坑嶺--朱崗嶺竄逃至昌溪,得以在徽州的深山老林里休養生息,后終成一代帝王。此地稱之為朱崗嶺(土名朱過嶺)。明清兩朝,昌溪徽商沿此路走出大山,做著“吳茶”、“周漆”生意,成就不少傳奇。站在朱崗嶺頭昌溪美景盡收眼底,面向來龍山,西臨福金山,南靠河過嶺、安嶺,皆屬黃山余脈。朱崗嶺頂上聚賢亭遺址尚存,身後是千年古松。在這裡遠眺昱嶺關、龍王尖,天氣晴好時更可眺望黃山,聽福金山上傳來的鐘鼓聲。當年吳進賢和吳羽白、張君逸等同鄉曾在此寫詩作賦,讚歎這裡的美好風光。“奇峰突兀插高穹,四望雲山眼界空。嶺上人家多俊彥。書聲嘹亮綠楊中。翻山越嶺過昌溪,一路花香芳草萋。更喜月明橋上步,偶來破寂夜鶯啼。山外有山形勢奇,一年好景雪紛披。賞心樂事空追溯,再上朱崗折一枝”。沿著山上小路可到達燕窩山莊滄山源(中國末代進士故里)、石潭(中國自然風光攝影基地)等地。
“朱崗嶺”北山下的“里河坑”是昌溪的重要分支,至90代世祖吳金住(岩金,十四世,約1535-?)約在明末逃避戰亂,遷居"朱崗嶺"(朱元璋曾帶兵休整臨安經光坑嶺達昌溪)腳下里河坑隱居山林至今約400年,水口樟樹下建有金住橋。91代世祖吳壹明(十五世,約1565-?)時鋪石磅路至昌溪,全程約3公里。吳壹明為後人稱為
昌溪
昌溪
昌溪
昌溪
里河始祖,後代所簽合同、契約均掛吳壹明公支
下。吳壹明育有五子,長繼龍、次繼華、三繼和、四繼文、五繼章。長二子無嗣,后三子分為今里河坑三支。即:長房繼和,二房繼文,三房繼章。吳繼章
(約
1615-?第92代,十六世祖)為壹明末子,墓葬河過嶺墳山頂。
昌溪是一個生態古村。四周群山環繞,樹木花草鬱鬱蔥蔥,昌源河源遠流長,河水清澈見底,河面寬而大,河水清而秀。
昌溪自古以來就很重視生態,不僅四周山水生態好,而且村中水口外古樹多,有周邦頭水壩口的眾多古樹(有樟樹、櫧樹、楓樹等)有吳家水口廟坦前的千年龍鳳古樟樹,古廟屋后的千年銀杏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