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通濟鎮的結果 展開

通濟鎮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轄鎮

通濟鎮,俗稱青杠林,位於四川彭州市西北部山區的中心,自古為西山七場的中心。通濟鎮境內山、壩、地形俱全。幅員面積70.04平方千米,交通四通八達,是山區六個鄉鎮的經濟、文化、交通樞紐,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宗教旅遊、礦產等資源,是農業、工業、旅遊開發理想之地。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通濟鎮常住人口為26448人。

目前在通濟場鎮核心區域,通過溫泉水資源勘察、鑽探和開發利用,沿花溪溝規劃建設溫泉主題公園及遊客接待設施。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項目分為公共區、大眾消費區、中端消費區和高端消費區。通濟溫泉花海景區項目佔地1200畝,擬修建景區接待中心1000平方米、停車場及相關旅遊配套設施。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24號):撤銷新興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通濟鎮管轄。將通濟鎮思文場社區、官田村、姚家村、天生橋村、梓柏村、雙楊村、澗安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鹿鎮管轄。調整后,通濟鎮轄原新興鎮和景山社區、通濟場社區、崇德村、紅山村、大坪村、筒西村、麻柳村、花溪村、春芽村、黃村、橋樓村、羊叉村、龍定村所屬行政區域,通濟鎮人民政府駐三明路3號。

地理環境


通濟鎮位於彭州市西北部,距彭州市25公里,距成都市65公里,是彭州市西部山區的一個中心場鎮,也是三河七場的中心地,自古為西山七場的中心,鎮境內山、壩、地形俱全。交通四通八達,是山區六個鄉鎮的經濟、文化、交通樞紐,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宗教旅遊、礦產等資源,是農業、工業、旅遊開發的理想之地。東接葛仙山鎮,西接小魚洞鎮,南連新興鎮、磁峰鎮,北鄰龍門山鎮、白鹿鎮。通濟鎮在清代屬西鄉梯雲里,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駐地向家場,后因避湔江水患於清乾隆四十五年始遷於今址取其地處“三河七場”的中心,湔江渡口的要津並有接濟交通發展經濟之意,命名為通濟場。原來是彭州市山區文化經濟的中心,商品交流的集散地。1992年撤鄉建鎮,1992年將思文鄉併入。

自然災害

受災情況
災后重建
災后重建
通濟鎮是2008年5.12地震四川省彭州市內7個極重災區鎮之一。通濟鎮處於龍門山地震帶,通濟鎮面積74平方公里,人口三萬人,這次地震中共有9920戶76358間房屋倒塌,大部分的基礎設施也都癱瘓了。通濟鎮黨委書記鍾大鈞介紹說:“我們所有的房子倒塌,主要原因是民房建築設防程度不夠,人員傷亡與其他地方比較是少的,鎮上城區就死4個人,所有房屋是破損式損壞,沒有徹底的倒塌,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們看到下一步我們建設的可能性。”
災后重建
鍾大鈞說,通濟鎮在彭州所有鄉鎮里是最開闊的一個鎮,地質條件也最好。只要通濟鎮今後在重建過程中注意建築質量,一定會很適合居住的。由於通濟鎮距離成都只有1個多小時的車程,因此通濟鎮在重建開始前定位已經明確:“下一步通濟鎮定位是很明確的,就是做好旅遊服務,做成成都市的後花園。”
由同濟大學規劃院組成的專家組已經在通濟鎮開展了工作,對通濟鎮進行全面調研,提出重建規劃方案;科技部災后重建科技示範點也選擇在通濟鎮新黃村。而鎮黨委、政府在災后就迅速行動起來,在安頓好受災群眾的同時,也在努力恢復他們重建家園的信心。鍾大鈞說通濟鎮臨時綜合市場這個月底就要開業了:“怎麼才能讓老百姓重新煥發出生產自救的信心?就是市場建設了,馬上把市場建起來,讓老百姓的東西能賣出去,老百姓需要的東西能從市場上買進來。”面對未來,鍾大鈞充滿信心:“四十年前的唐山,當時國家國力薄弱的情況下,有一個新的唐山出來。四十年之後的四川,黨和國家一定會給我們災區實實在在的幫助,一定會讓我們災區比以前更好。”
通濟鎮是四川省彭州市內7個極重災區鎮之一,“5.12”地震讓這裡77663間房屋倒塌,全鎮30892人全部成了災民,生產生活受到嚴峻挑戰。雖說受災群眾目前都已住進了過渡性安置房,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早日搬進永久性住房成了災區不少群眾的共同呼聲。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思考,通濟鎮根據群眾的不同需求制定了永久性住房建設多元選擇方案,群眾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安置方式。
五種安置模式:一是統規自建方式,由政府做好基礎設施,群眾自建,每人補貼8000元;二是統規統建模式,由政府統一規劃,群眾自己拿出部分錢建設,但面積只能在30平方米左右;三是原址重建方式,經政府批准群眾在原地拆舊建新;四是加固維修方式,經勘察后批准部分房屋可進行加固處理;貨幣安置方式,每戶一次性拿走政府3萬元補貼,放棄原有的宅居地。“之所以這樣做是考慮到各種不同的情況,但選擇拿一種安置方式,群眾都要有明確的理由,政府幫助把關。”鍾大鈞說。
災后經濟
通濟鎮在資源上的三大優勢:盛產黃連杜仲厚朴等中藥材;全國有名的蔬菜基地;勞動力資源豐富。他盼望這些優勢引起晉江企業的關注,兩地在項目上實現合作。
“地震后,很多外出打工的回來了,再加上本地原有的多家磚廠、煤廠受令關閉,增加了很多富餘勞動力,這些勞動力資源可以彌補晉江部分企業工人短缺的問題。”鎮領導提出了一個想法,就是由晉江派人到通濟富有針對性地培訓企業所需要的技術工人,直接服務晉江企業。他認為,這樣做一可以解決企業用工短缺問題,二可以轉移通濟鎮富餘勞動力,三可以讓這些技術工人學習晉江企業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回來帶動家鄉發展。

人口民族


幅員面積73.9平方公里,轄二個場鎮,18個行政村,267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會,是四川省小城建設試點鎮,彭白公路,小夫公路,彭白鐵路穿境而過。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通濟鎮常住人口為26448人。

行政區劃


通濟場社區
思文場社區:通濟鎮軍旗敬老院(原通濟鎮中心敬老院)所在村莊。
崇德村
羊叉村
筒西村
春牙村
龍定村
通濟鎮紅山村和諧新家園福利院
通濟鎮紅山村和諧新家園福利院
紅山村:”和諧新家園福利院“(四川省首家民間非營利性福利院,四川省紅十字志願者服務基地、彭州市紅十字志願者服務基地)所在村莊。
大坪村:”樂和家園”(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曉義在深入地震重災區考察后,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申請了建設“樂和家園”項目。2009年8月6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撥了180萬元人民幣在彭州通濟鎮大坪村建設“樂和家園”,包括兩個村43戶村民的房屋建設補助和相應的社會環保醫療等設施的建立。)所在村莊。
黃村
橋樓村:通濟溫泉花海景區項目所在村莊。
官田村
姚家村
梓柏村
雙楊村
澗安村
麻柳村挖出的大型烏木
麻柳村挖出的大型烏木
麻柳村:百萬烏木挖掘出來的村莊。
花溪村
景山村:通濟鎮政府所在的村莊。
天生橋村

文化


特產美食

通濟鎮幅員面積73.5平方公里,農業以糧食、林業、食用菌、三木藥材為優勢,工業以煤炭、礦石、建材的採掘、加工業為主。
通濟鎮地處龍脈山褶斷帶及青藏高原冰川漂礫層所形成的丘陵、低山帶,鎮域內地質地貌複雜,湔江、甘溪河、麻柳河、白鹿河,“一江三河”貫穿境內。通濟鎮屬嚴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300毫米,夏無酷暑,秋多陰雨,冬無嚴寒,主要風向為西北風。
通濟鎮有十分豐富的礦產、水利、林業、藥材資源,其中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河流縱橫,三條河流貫穿全境,水資源比較豐富,鎮內有鳳鳴橋梯級電站和鎮辦天台山電站,通濟鎮有林地上萬餘畝,彭州市國營林場坐落境內,年木材採伐量可達萬立方米以上。通濟鎮還是彭州市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有食用菌,木耳、姬菇、香茹、金針茹等。還有豐富的"三木"藥材,雪山大豆、洋芋、黃瓜、蕨苔、黃花、竹等土特產。
通濟五寶:青㭎林核桃、白鹿頂洋芋、春芽雷竹筍、麻柳沉油干、羊叉食用菌。

交通


通濟鎮大橋
通濟鎮大橋
通濟鎮是省道彭白公路和小夫公路的交匯點,其分別通往旅遊勝地龍門大峽谷(銀廠溝)和白鹿森林公園,而這一大範圍包括通濟鎮亟待開發的豐富旅遊休閑資源都屬國家地質公園範圍。更有全國唯一窄軌鐵鐵路彭白鐵路穿越,無論觀光及貨運都可(可惜現已拆除)。全鎮26個村,村村通公路,並有12公里村級水泥路面。現在實施社會通工程。交通非常發達方便,鎮境內分別有3座大中小型水電站,並已建成日產2.5萬噸的水廠。通訊設施先進完備。通濟鎮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事業發達,擁有高中,普中各一所,中心小學兩所,衛生院3所,公共及公益建設齊全,是良好的發展及居住之選。

自然資源


通濟鎮傳統優勢工業以紅、白、黑著稱,紅即煤矸石(或頁岩)制磚,現鎮內建有大中型矸磚廠5座,值此企業改制之機,歡迎各方參股,控股或購併。白即石灰,鎮內有大中石灰石礦山10餘座,石灰窯100餘座,精粉及化工廠10餘家,所產碳酸鈣為本省優質礦,石灰品位最高,可廣泛用於建築、冶金、製革,制脂等。黑即煤炭,現有15座中小型煤礦出產發熱量2000-6000大卡各類煤炭。
通濟鎮內地理條件獨特,從海拔800米的平壩至3000餘米的高山俱全,農林業資源豐富,是優質無公害蔬菜及優質藥材出產地。歡迎各方投資或共同開發農林業基地。現已建有千畝藥材基地和果樹示範基地以及蔬菜基地等。同時,通濟鎮歷來為洋芋繁種基地,現與省農科院合作引進“中薯一號”,“金雷”等新一代高產優質薯種,明年即可大量上市供應。

旅遊


通濟鎮不僅具有豐富的山林資源,更有各具特色的宗教文化,以天台山等為道場的華光寺,園通寺,彌陀寺皆已重建修複發展,形成廣布的佛教文化網路。現正引進修復古崇德寺,預計投資3000萬元,建成女比丘道場及老年休閑場所等。
坐望四周,對河即有道教重地陽平觀,“金鐘”白鹿頂原為天主教所駐,“玉鼓”老君山隔河相望,天台殘雪映照生輝,玉村秋月依江搖弋。對於這些正興旺發展的傳世美景,歡迎各界人士光臨及投資共同發展,讓通濟鎮以其經濟文化中心外,更成為旅遊休閑的洞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