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人生第一次的結果 展開

人生第一次

2020年央視網出品的人文紀錄片

《人生第一次徠》是央視網聯合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策劃推出的12集系列人文紀錄片,節目通過蹲守拍攝,擷取了12個對中國人意義重大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上班、第一次走進社會,從成家、立業到養老,許多“第一次”串聯起我們人生的重要節點,描繪中國人真實的一生圖鑑。

劇情簡介


人生第一次
人生第一次
《人生第一次》通過擷取12個對中國人意義重大的人生斷面,時間上貫穿於出生、上學、成家、立業、養老等人生中不同的階段,空間上分佈於醫院、學校、軍隊、房產中介、村莊、工廠、老年大學等不同人生場景,以點帶面、見微知著,表達中國人生活觀和生存哲學。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由央視網聯合打造過《人間世》的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秦博工作室”共同製作。紀錄片講述的是,人的一生中諸多第一次的故事。

演員表


講述人簡介
塗松岩演員代表作:《雙面膠》、《雙城生活》
高亞麟演員、編劇、導演代表作:《家有兒女》、《衛生隊的故事》、《人民的名義》
王耀慶演員代表作:《失戀33天》、《浮沉》、《小爸爸》
秦博
導演
代表作:《人間世》
韓童生演員代表作:《民兵葛二蛋》、《浮沉》、《裸婚時代》
郎月婷演員、鋼琴演奏者代表作:《盲探》、《華麗上班族》、《驚天大逆轉》
辛柏青演員代表作:《紅岩》、《理查三世》、《狂飆》
王仁君
演員
代表作:《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寇振海演員代表作:《金粉世家》、《情深深雨濛濛》、《京華煙雲》
張鈞甯
演員
代表作:《白色巨塔》、《溫暖的弦》、《最美的時光》
許文廣
演員、製片人
代表作:《人民的名義》
阿雲嘎
音樂劇演員、歌手、影視演員
代表作:《阿爾茲記憶的愛情》

職員表


出品人錢蔚 羅琴總策劃魏驅虎 李鳴
總監製唐曉艷 蘭軍總製片人張昊
總統籌黎曉煒製片人陶皆辰
總導演、總撰稿秦博導演組於穎 施筱青 孫功旭 張怡 詹佳駿 張濤陳婷 黃遠 黃旭晨 蔣逸哲 謝抒豪 唐欣榮
攝影指導陳健攝影組陳健 田光甫 洪軍 凌浩 宋潔寒 許伏金 尤楨煒 陳國強 騰凌雲 貝凱凝 陳威林 張新升 余兆理 郭昭 楊志清
航拍攝影陳健 凌浩 田光甫燈光孫雷冰 司馬艦
錄音張永恆 吳浩軍 張智琦剪輯杜朋 吳傑 徐麗麗 劉育瑋 牛鵬鵬
調色師陳佳瑤混音曹伊 

音樂原聲


名稱演唱者詞曲備註
推開世界的門楊乃文火星電台·黃少峰片尾曲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導演創作該紀錄片的主題是“記錄每個平凡中國人的高光時刻”。該片從萌生想法開始策劃到拍攝完成至播出,一共用了三年多時間,主創人員希望人們在這部紀錄片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感受人生的善意與美好,致敬每一個骨子裡堅韌又樂觀的中國人。
該片的創作是基於對紀錄片行業的深刻觀察。2017年前後,短視頻的興起到爆炸式發展,引發了紀錄片形式的改變。但是,迫於製作成本、更新頻率等的要求,短視頻製作形成了一種可複製的生產模式,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片子,影像風格和敘事結構千篇一律,拍攝對象扁平化、片面化,這些都是與紀錄片的本質相悖離的。所以創作團隊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尋找突破,團隊成員搜尋大量資料,並拍攝好幾集樣片,找到專業的工作室,共同開始了以“人生第一次”為主題的合作。

拍攝過程

2019年年中,12位導演幾乎同時出發,進行12個主題的蹲守拍攝,短至一個月,長達半年。
拍攝《當兵》這一集時,團隊蹲守了小半年,因為傘兵必須經歷這麼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完成第一跳。拍攝《長大》時,導演用了一半以上的時間和雲南鄉村漭水中學的留守兒童混熟。

後期製作

為了豐富節目的質感,《人生第一次》邀請了塗松岩、高亞麟、王耀慶、韓童生、辛柏青、郎月婷、張鈞甯、寇振海、阿雲嘎等12位聲音各具特色的演員作為“故事講述人”。每一位“故事講述人”的自身經歷都與相對應的故事內核緊密相連,他們是講述人、觀察者,也是親歷者,他們將通過自己的闡述和聲音,融合對於影片的所思所想,用克制又專註的表達,詮釋蘊藏在影片中的世事變化和情感波動。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首播時間播出時間​播出平台 
​2020年1月15日​​每周三晚 21:30檔 東方衛視
​每周三晚 22:00央視網、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彈幕網、優酷

點閱率

抗疫節目《2020,人生第一次我們這樣過年》上線當天,微博熱搜排名第17位,微博同名話題閱讀量超3.5億,討論量超10萬。自開播以來,《人生第一次》的豆瓣評分穩居9.2,bilibili網評分達9.8,海內外播放量超過4億。

作品評價


徠《人生第一次》如同一幅長篇畫卷,彙集了普通人的喜樂哀怨、相聚離散、奔放壓抑,描繪了當代國人生活中最動人的畫面,用群體人物的平凡人生,詮釋了中國的時代精神——“人類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氣”。此外,《人生第一次》打破了人文紀錄片的常規操作手法,並沒有把視角和切入點固定在一個主題、一個人物身上,而是每期不同主題,每個主題有一到多個拍攝對象,擴展了視角的維度,縱向切割人生故事,穿越時光,描摹情感。同時,每期一位明星講述人的出現,也更易於觀眾的代入。每位故事講述人在配音之前提前觀片,並且簡短闡述自己的觀片體驗,他們既是觀眾,也是講述者,紀錄片拍攝團隊和觀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實現了一種間接的交流和互動。《人生第一次》以其對人生橫截面切割的精準度和銳度,真實展現了生活的現實和人們面對殘酷的勇氣;以動情而不煽情的溫度,撫慰了世間冷暖;以廣博而寬宏的視角,見證了生命中平凡的美好。(央廣網評)
《人生第一次》無疑是會讓觀眾反覆咀嚼的佳作,因為它在溫暖的筆觸之下,娓娓道來向死而生的哲學命題,更用心標註了幸福人生的終極密碼。十二期節目,串聯了十二個人生的重點篇章,既捋清了個體縱向的成長脈絡,又觸及了橫向群體的共通認知,它不逃避苦難和沉重,更著力呈現倔強、勇氣、希望和美好,整體用克制含蓄的客觀記錄,溫柔地牽起每個人的手,去生命歷程的各個角落看一看。該紀錄片用厚重的內容支撐主題,有貧窮中的浪漫,有困頓中的積極,有壓力下的奮進,它拒絕粉飾過後的歌舞昇平和食之無味的心靈雞湯。它作為央視網在加強內容建設的過程中湧現的又一部公認的“業良之作”,《人生第一次》用見微知著的細膩筆法,詮釋並傳遞中國人的精神特質和價值追求,同時引導大眾留意不同群體的生活現狀和人生態度,呼籲全社會更多地關注和尊重弱勢群體,高度體現了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光華銳評)
《人生第一次》抓住人生中12個重大節點,圍繞關注度高的話題,將一系列具有象徵意義的“第一次”組成連環畫式生命剪影,向觀眾傳遞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該片將“人生”這個龐大命題慢慢拆解,記錄普通人生活,在點點滴滴的場景中建構群像。個體境遇是時代註腳,切口雖小,但見微知著,能夠一窺社會發展現實圖景。整部片子充盈著暖色調,讓觀眾在笑中獲得啟迪,落淚時心生感動和希望。(《人民日報》)
選題獨具匠心,視角、立意非常好。通過一部紀錄片,系統地把人生的第一次,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這對大家都是重要的人生回顧和反思。《人生第一次》很好地回應了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4日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們時講到的四個字:培根鑄魂。該部紀錄片用深刻的選題、獨特的視角,關照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提升民族的素質和境界,真正在做培根鑄魂的工作(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 評)。《人生第一次》既有價值的引領,也實現了人生的引領。人生百態,存在著豐富樣本與多種可能,就如《長大》篇中所說,詩歌也許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命運,但可以改變一個人。全片基調溫暖正向,讓觀眾感覺社會是充滿了希望與溫暖的,滿滿的正能量(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院長高曉虹 評)。《人生第一次》還體現了對時代的映照,“脫貧攻堅、垃圾分類、留守兒童、醫患關係……在《人生第一次》里能看到時代的脈搏,所有的細節裡面都有時代的背景,而每一集里又能看到主人公精神上的成長,每個人的成長史也是民族精神的成長史(《半月談》雜誌社副總編輯丁玫 評)。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名稱獲獎影片結果
2021年5月17日2020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和十大入圍優秀作品《人生第一次》入圍推優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