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始摶

康熙年間翰林院庶吉士

彭始摶(1645年~1732年)字直上,號方洲,河南鄧州彭橋人,清雲南左布政使彭而述之第五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檢討、御史等職。風采凜然,人稱冰御史,再入翰林院,撰寫詔令制誥,供職南書房。

人物生平


彭始摶塑像
彭始摶塑像
始摶幼聰穎,讀群書,行文馳驟縱橫,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檢討、御史等職,他常說:“庠序至重,名器至重,墨者、懦者、疏者、惰者,此四惡。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督學浙江。衡文以經史為本,為學使不受一錢。考核至熟,予奪最精。閱文不下數十萬,榜定甲乙,人人嘆服。他常常是一燈熒然,夤夜不寐,逾歲鬚髮皆白。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康熙帝南巡至杭州,親書“公明盡職”四字賜之。始摶返京后,被升為侍講學士,又任少詹事,不久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經筵講官、教習庶吉士等職。
傳說值經筵時,太子因背書不熟,始摶罰其下跪,太后強拉胤禎要走,並大怒道:“讀書為君,不讀書也為君。”始摶道:“讀書為明君,不讀書為昏君。讀書為堯舜之君,不讀書為桀紂之君。”太后聽他言之有理,又命胤禎跪下。康熙為此令兒子繪《御筵課讀圖》一幅賜始摶。
帝師彭始摶
帝師彭始摶
后始摶因遷葬請假返鄉里居。當時南陽相沿承辦黑鉛(鑄錢用)以為貢品,黑鉛非南陽地產,至產地購得以為貢,殊感為累。始摶力陳其弊於豫撫徐潮而罷,士人德之。雍正九年(1731年),在故里彭橋建御書亭,將御書“公明盡職”刻石填金,置於亭中。雍正十年卒於家。乾隆年間,在鄧州內城東南隅建御書樓一座,將御書“公明盡職”刻匾置樓上。“書樓夜月”為當時鄧州 一大景觀。此街也因此得名御書樓街。
清康熙五十五年,時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的彭始摶因遷葬請假返鄉里居,當時在京為官的24位翰林書法家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用當時最好的紙絹“庫紙絹”為同彭始摶書寫了同一主題:恭送彭老夫子榮假錦歸。這批翰林中,有在清代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書法大家王澍、張照,有獨佔鰲頭的狀元王雲錦、趙熊詔,有後為高官的大學士阿克敦等,他們分別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四十五年、四十八年、五十一年、五十四年五科進士。被准6個月假后,彭老夫子離開北京這個政治中心后再也無心返京,於雍正十年(1732年)病逝家中,卒年86歲。書法六條屏為彭老夫子離京時他的門生們所贈,這組書法作品共24幅,挖鑲老裱,每幅規格為39.5×32厘米,裝裱成六條屏,每條193×49.8厘米。內容為送行詩,恭送的“彭老夫子”為彭始摶,。這批作品歷經300年風雨保存完好,流傳至今。張照(1681~1745年)字得天、長卿,號梧囪、涇南、天瓶居士等。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進士,授編修。雍正時任刑部尚書,書:
恭送彭老夫子榮假錦歸
恭送彭老夫子榮假錦歸
“金鸞奉罷,笑拜恩綸下。乞得閑身歸去也,重結洛陽吟社。早梅綠野吹香,珠簾高卷華堂。灧灧鶯前風月,深深花底平章。”
清平樂一闋恭送彭老夫子錦旋。門生張照。
趙熊詔(1663~1721年)字侯赤,號裘萼。江蘇武進人。康熙四十八年狀元,授編修。官至侍講。工詩文、天文、勾股之學,曾參修《佩文韻府》《淵鑒類畫》《康熙字典》。此作品為粉箋底,書:
御賜松花石硯
御賜松花石硯
“隆時為臣易,終身孺慕難。豈無戀闕城,所懷在故山。堂斧縈夢寐,方舟下急湍。大河清且泚(ci),少室幽以寬。自是還鄉樂,猶余憂國顏。台閣敫(同揚)歷久,恩重志行完。夙心抱朗朗,日映千峰寒。文柄頻在握,玉尺量琳瓔。目空四照閣,身上百尺樓。感人惟素悃,遇物若虛舟。帝簡掌絲綸,肄士臨瀛洲。曾隨執經末,勖(xu)勵准前修。方期金甌卜,旋見華簪抽。勇退古所難,全名復何求。吁嗟典型遠,嵩高路悠悠。里言二章恭送館師彭老夫子榮假歸里兼請誨正。門人武進趙熊詔拜稿。”

主要成就


傳承帝師精神 譜寫教育新篇
傳承帝師精神 譜寫教育新篇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檢 討、御史等職。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康熙帝南巡至杭州,親書“公明盡職”四字賜之。並飭令彭始摶的家鄉鄧州建御書樓,匾開四字於其上(今鄧州有御樓街即源於此)。始摶返京后,被升為侍講學士,又任少詹事,不久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經筵講官、教習庶吉士等職。

詩文


雨中泛昆明池
四山環翠一帆懸,自有清音激管弦。塔影雙浮雲外蝀,玉華樓映水中天。
蠻王強罽酬題句,洞主檳榔索彩箋。不比升庵丫髻樣,畫裙爭寫竹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