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棉花糖實驗的結果 展開
- 心理學經典實驗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圖書
棉花糖實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圖書
你是否:無法長時間專註地做一件事?喜歡的物品總是念念不忘,立馬就要買到手?無法控制自己的不安情緒,讓珍視的伴侶瀕臨崩潰?減肥遙遠無望,擺脫不了眼前一頓美食的誘惑?工作嚴重拖延,還在沉溺於社交網路和在線遊戲?快買快賣導致投資頻頻失利?本書告訴你:自控不僅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選擇。看到第二顆棉花糖,自控便無須努力。
自控力與意志力的熱論都源於50年前開始的棉花糖實驗,實驗結論一經報道便獲得廣泛關注,然而這場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卻遭到了極大的誤讀。《棉花糖實驗》是實驗設計者、自控力之父沃爾特·米歇爾對實驗來龍去脈的溯本清源,在破除大眾對棉花糖實驗的普遍誤解的同時,還給出了對從孩子的養育、雇傭新職員,到避免糟糕的交易和個人決定的最明智建議。
沃爾特·米歇爾
美國著名人格心理學家,在人格的結構、過程和發展以及自我控制等領域的研究十分著名。
自1962年起,米歇爾在斯坦福大學擔任教授並主持講座長達21年,“棉花糖實驗”便始於斯坦福大學附屬的一所幼兒園。實驗以學齡前兒童為研究對象,預測出參與實驗的兒童日後生活幸福與成功的相關性,使得米歇爾成為延遲滿足和自我控制研究的鼻祖。
近半個世紀,在棉花糖實驗上延伸出了無數有關自我控制的研究和書籍。米歇爾因對自控力、延遲滿足、意志力的研究,於1978年獲頒美國心理協會臨床心理學組“傑出科學貢獻獎”,該獎項於1982年再度頒發給米歇爾。1983年,他開始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並擔任羅伯特·約翰遜·尼文教授一職。
推薦序 棉花糖決定未來的奧秘
引 言 棉花糖實驗50年 | |
第一部分 源起:孩子們如何實現自我控制 | |
01 初衷 | 你知道的棉花糖實驗只是冰山一角 |
02 選擇 | 自控不是硬扛,而是運用策略抵抗誘惑 |
03 大腦 | 激活理性的冷系統,抑制衝動的熱系統 |
04 家庭 | 媽媽越強勢,孩子越難等待 |
05 習慣 | 運用“如果-那麼”計劃,讓自控不再是“受控” |
06 信任 | 相信還會有第二顆棉花糖,等待才有意義 |
07 培養 | 自控力來自基因,但它像肌肉一樣可以通過鍛煉增強 |
第二部分 拓展:自控力如何成就更成功的人生 | |
08 掌控 | 成功的自我控制,源於一種“我就是能”的信念 |
09 自我 | 想象未來的自己,讓決策更關注結果 |
10 時間 | 轉變時間觀,對未來充滿期許的人自控力更強 |
11距離 | 以牆上一隻蒼蠅的視角看待一切,冷卻誘惑的熱刺激 |
12 人際 | 敏感的心更易受傷害,高自控者擁有更滿意的人際關係 |
13 情緒 | 抑鬱源於過分考慮未來後果,快樂的人自控力更強 |
14 動機 | 自控並非無處不在,聰明人也會做出愚蠢的行為 |
15 社交 | 自控能冷卻孩子的攻擊傾向,成為社交關係中的潤滑劑 |
16 恐懼 | 克服恐懼,需要重獲自控力 |
17 熱愛 | 意志力會疲勞,但熱愛讓你持續抵抗各種誘惑 |
第三部分 實施:棉花糖實驗如何啟發更好的學校與父母 | |
18 學校 | 培養自控應從娃娃抓起,學校教育是最佳手段 |
19 父母 | 自主的孩子更有優勢,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
結 語 “我思,故我可以自控” | |
致 謝 | |
譯者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