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書院

南宋四大書院之一

象山書院位於江西省貴溪市,亦名“象山精舍”,為南宋四大書院之一。,其創始人為陸九淵,世人稱其為“象山先生”,其學說與當時“程朱理學”相抗衡,被後人稱為“陸王心學”。因此,象山書院是中國哲學“心學”起源地。

建設背景


象山書院
象山書院
書院位於江西省鷹潭市下轄的貴溪市境內,書院於南宋諄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當時稱作“象山精舍”。貴溪應天山“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陸九淵登而樂之,乃建精舍居焉。學生也悄悄結廬其旁。早晨鳴鼓“揖升講座”,從容授學。講授五年,求學者超過數千人。當時已負盛名的理學家朱熹寫信給陸九淵說:“聞象山墾闢架鑿之功益有緒,來學者亦甚,恨不得一至其間觀奇攬勝”。

歷史沿革


象山書院幾經風霜,幾經遷徙,直至清同治年間遷至縣城東重建書院,又因戰禍,蕩然無存。然而,它的影響始終存在。它為貴溪乃至相鄰各縣的文化發展、培養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宋、明時期,貴溪學子中進士者兩百餘人。南宋嘉定至淳熙四十四年間,貴溪籍鄭天佑祖孫三代11人中進士。
清嘉慶年間有被譽為“精忠貫日月,芳譽溢鄉間”的宰相夏言。有剛正廉潔,“一介不取,一介不予”的應天禮經考官江以朝。他被海瑞稱讚為:“江公百世師表,稱之天下不愧,世世不愧”。徐九思、徐貴明父子更是明嘉靖年間有名的為民興利除弊的水利專家。陸象山的哲學思想(包括他的教育思想)由於歷史的局限,固然有許多唯心主義成分。但是,他的“六經皆注我,我何注六經”的無畏精神;他反對的“自暴、自棄”,強調“自立、自重,不隨人腳跟,學人言語”的開創精神;他的“往哲之言,因時乘理”的深刻見解,不無可取之處。陸象山以他的博學卓識吸引學生,從而使象山書院成為當時全國著名書院之一。
清代學者全祖望評價說:“嶽麓、白鹿、麗澤、陸氏之象山,並起齊名,四家之徒遍天下”。
貴溪的象山、長沙的嶽麓、金華的麗澤、廬山的白鹿洞為南宋著名的四大書院。她們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居重要地位,影響很大。四大書院江西有其二,白鹿洞書院一直辦在廬山南麓,象山書院則遷建多處。從南宋至清末,象山書院在貴溪共遷建五處,金溪縣也曾建造一處象山書院。
象山精舍的開創者是陸九淵及其門徒彭世昌,象山精舍是為象山書院的前身,地址在江西貴溪上清鎮東南的應天山。
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彭世昌來貴溪尋訪老朋友,一日登應天山,見“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於是便與諸友商議,準備結廬延請陸九淵上山講學。宋代書院熾盛,尤其是在這段時間,嶽麓山書院在1165年由劉琪重建,廬山白鹿洞書院於1180年由朱熹修復,均聚徒講學,聲名遐邇。陸九淵此時因論奏政事,被貶歸鄉里,以祠祿閑居,便產生了強烈的辦學念頭。在彭世昌的懇請下,1187年,陸九淵來到應天山。他見應天山形“宛然巨象山”,便易應天山為象山,自號象山翁,居所稱象山草堂,講學處為象山精舍。
陸九淵(1139—1192),字子靜,號存齋,江西金溪青田人,南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他的主觀唯心主義理學與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長期爭論不休,不能統一,成為理學的兩大流派。陸九淵與朱熹齊名稱“朱陸”。他又與兄陸九韶、陸九齡並稱為“三陸子之學”。陸九淵在象山講學,被學者稱為“象山先生”。陸九淵在象山精舍既是其講學盛時,亦是他的“心學”思想體系完成時期。
陸九淵規定了象山精舍的辦學宗旨是:“明理”、“志道”、“做人”。其“做人”包括三層涵義:一是做一位堂堂正正的人;二是做一個能“備道”的聖人,三是做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超人”。
為了實踐自己的辦學主張,陸九淵在象山精舍採用於多種教學形式,運用了一些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諸如嚴肅認真的升堂講學,他“從容不迫”地講課,“終日不倦”。“音讀清響”的語言,富有啟發的講解,學子“無不感動興起”,“感激奮礪”。在日常教學中還採用頗似禪宗“機鋒”的談話教學,陸九淵要求門徒有切已自反改過遷善的自我修養,在指導學生讀書時側重精專創新,並率學生尋訪山川名勝,陶冶情操,開拓視野。應天山“蒼林陰翳,巨石錯落”,風景十分優美。然學子來應天山象山精舍求學,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困難很多。但陸九淵以他的博學卓識吸引了許多人。象山精舍平時就讀的學生約百人,五年中先後來求見問學者“逾數千人”。
陸九淵在象山精舍歷時五年,紹熙二年(1191年),他奉召知荊門,臨行囑託傅季魯代為主掌,並望其將精舍擴成書院。陸九淵不久去世,象山精舍日漸衰落.但他倡導的“心學”,適應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得到朝廷的賞識,賜陸九淵“文安”謚號。為了緬懷先賢,弘揚陸學,陸九淵的高足弟子楊簡的得意門生-江東提刑袁甫,巡視貴溪之後,以應天山交通不便為由,上書朝廷,將象山精舍遷建於貴溪縣城河對岸的三峰山下徐岩。宋紹定四年(1231年)破土動工,該年冬書院落成。院內有祭文安(陸九淵)、梭山(陸九韶)、復齋(陸九齡)三先生的祠廟一棟,學生的齋舍百楹,紹定五年(1232年),得詔賜“象山書院”匾額。象山書院日益興旺,盛況空前。
元代,書院未曾修葺,幾近銷聲匿跡,一片荒涼。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皇帝命再度修繕象山書院。正德、嘉靖年間,是明代書院發展的高潮,象山書院也進入了她的繁榮期。明代著名文學家李夢陽在擔任江西提學副使期間,親臨貴溪對象山書院進行大規模的修整。明正德五年(1510年),武宗皇帝詔刻剛勁鐫永的“象山書院”四字,石刻在西峰峭壁之上的14米多高處,它每個字一米見方.是480多年前的遺跡。至2017年中峰陡壁上,尚殘存正德壬申(1512年)夏言瞻仰、桂恭講學的陰文石刻,反映當年書院盛況。以後夏言中進士,曾升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一度官至首輔。他在書院開鑿石井,解決師生飲凈水問題,復又於書院附近建造象山草堂和三峰亭,作為讀書場所。
明萬曆七年(1579年),張居正一度廢毀全國書院。次年,象山書院奉例廢除,財產充公,變價出賣。不久,知縣伍袁萃捐資贖回,改為象山祠。
明代的三峰山象山書院,作為陸派的教學基地,在傳播陸學、交流學術、培養人才方面,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在江西,與白鹿洞、鵝湖、白鷺洲書院齊名,曾列為江西四大書院之一。
三峰山象山書院自改象山祠后,過了165年,乾隆十年(1745年)知縣彭之錦欲另闢講學之所,便在貴溪城西巍峙溪旁萬安山之萬安寺廢址上拓基建房,恢復了象山書院。書院恢復之初,“慕學者駢肩累跡,席不能容”。
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貴溪士紳提議,邑人捐資,將梅花墩義學舊址建新舍,初名“景峰書院”。儒生們恐“先哲教澤,久而淹沒”,於1813年聯名上書,不久獲准,象山書院得以複名。
咸豐年間,因兵災梅花墩之象山書院房屋遭破壞。同治二年(1863年),知縣周葭浦重建書院。他購下城東舊當鋪,在原址上建起了文昌宮、講堂等建築物。事成之後,縣誌載其為“氣象一新”。
金溪是陸九淵的故鄉,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1933年陳泳之在縣治之西建造一所象山書院,禮聘陸九淵的門生傅委魯主教,一時學生甚眾。
以上六處象山書院,除象山精舍為私辦外,均屬官辦書院。其共同點是秉承陸九淵的辦學宗旨,規定《陸象山先生全集》為主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對陸學的傳播和弘揚起了很大的作用。
昔日的三峰山象山書院舊址,今日是貴溪一中的校園。人們為了紀念陸九淵先賢,1988年在貴溪一中校園中心處,建起一尊高五米的“文安公像”塑像。(陳炎誠)
(本文是根據《貴溪文史大觀》載《象山書院及其歷史變遷》一文增刪整理,《文史大觀》載)

莆田象山書院

象山書院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庄鎮大象村境內的象山上。象山,古稱嵩山(嵩山寺),距秀嶼港碼頭約有2公里,山上怪石遍地,古寺深藏,樹木蒼蘢,風景優美,是沿海地區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
象山書院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相傳,每逢仙姑岩上的“文筆峰”三字,“削去復生,里人必有登第”,神秘兮兮。因而,當地人士倡議“在仙姑岩石,梵林左鼎建書院”,延師課徒。並請清代邑人翰林院編修兼四川督學、著名書法家郭尚先撰寫《莆田醴泉象山書院碑記》,又題寫楹聯和“書林”“藝苑”橫匾。
象山書院分為前中后三段,前殿奉祀“文昌帝君”,石柱上刻有對聯:“象山有鳥皆成鳳,醴水何魚不化龍。”中殿為“朱子殿”,供奉朱熹神像,石柱上雕刻著楹聯:“理學淵源垂宇宙,儒宗奧旨立津堂。”後殿為“宗聖殿”,供奉三教先生及孔子坐像,門柱上刻有對聯:“三學哲理融寰宇,一筆翰墨扭乾坤。”整座書院層層台地,恢宏壯觀。
書院曾經培養出吏部、布政司和傳旨大人等官員,英賢輩出。
書院年久失修,一度成為校舍(即東庄中學初期)。1990年重建,其朱子殿和宗聖殿於1999年重修。書院周圍有仙姑岩、嵩山寺、東山庵、陸秀夫衣冠冢、陳靖姑祖廟及道德亭等等建築群。莆田嵩山書畫院也掛牌於此(1997年秋成立)。象山地理位置特殊,山上有20多棵荔枝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還有龍眼、枇杷、香蕉、柑桔等果樹林。真是一處沿海難得的天然果園。

歷史記載

《八閩通志》載:嵩山,在海濱。山頂有峰名“文筆”,其上石壁有苔結“文筆峰”三大字,宛然如書,颳去復生。旁有石室,俗呼“仙姑岩”。峰之下有嵩山院焉。明周瑛《弘治興化府志》載:其山峭拔,上有萬松怪石錯布,如人如獸。有嵩山院在上。書院是古代教育機構。始於唐代。原為修書、校書、藏書之所,后才用於講學。一般在蒙學之上,有的是本地、本省的最高學府。提倡自由講學,採用個別鑽研、相互問答、集眾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講習內容以儒家經籍為主,也有專攻武學、醫學者。清末廢科舉,書院改為學校。
書院英賢輩出。歷史上,有明洪武工部主事李仕弘、廣東按察司僉事李德美、吏部天官李多見、進士陳日新、雲南按察使游雲鴻、清閩水師提督游應龍等曾在象山書院就讀過。明景泰二年(1451)狀元及第柯潛《題文峰岩》:
天作奇峰戴巨鰲,蔥蔥佳氣映宮袍。
千村草色兼天遠,萬壑秋聲挾雨豪。
海月欲生涼似水,澗雲初起涌如濤。
興來把筆題新句,只恐明朝紙價高。
清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官至大理寺卿郭尚先撰寫楹聯和橫匾“文章司命”、“書林”、“藝苑”及碑記。清道光已丑年(1829)醴泉象山書院碑記載:醴泉里,莆海濱名勝之一也。里中惟象山為冠,巔有巨石聳起,苔紋蒼蒼,結成“文筆峰”三字,颳去復生,古已載之縣誌。邇來里協力鳩工,在仙宮右,梵林左鼎建書院,巍然可觀,識者謂之地氣所鍾。文星所萃焉。余視學川省,朝聘肖君、廷元劉君,馳書囑作碑記。余素閱縣誌,見此里代有聞人,愛之慕之,以未獲親臨其地為憾。茲及於象山之上拓地興建,以增植人才,行見文教日隆,英賢輩出,此舉不可謂盛然矣,於是欣然為之珥筆雲。檀樾主竹林陳開山樂捐地壹畝,加捐白金陸兩正。

建築特色


象山書院分為前中后三段,前殿奉祀“文昌帝君”,石柱上刻對聯:“象山有鳥皆成鳳,醴水何魚不化龍。”中殿為“朱子殿”,供奉朱熹神像,石柱上雕刻楹聯:“理學淵源垂宇宙,儒宗奧旨立津梁。”後殿為“宗聖殿”,供奉三教先生及孔子坐像,門柱上刻有對聯:“三學哲理融寰宇,一筆翰墨扭乾坤。”三殿依山勢層層升高,恢宏壯觀。殿的柱子、梁架以及額枋等均為石構,體現渾樸的書院特色。書院一度成為東庄中學初期校舍。1990年重建,其朱子殿和宗聖殿於1999年重修。

文化活動


象山書院有許多名人的摩崖石刻。其中,較著名的有: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冬興化知府金陵人丁鏞題詩:
懸崖峭壁齊虹霓,七盤九折云為梯;
空濛海氣盪日月,千載容我來扳貽。
禪宮一宿爽毛骨,扶桑半夜聞天雞;
神仙彷彿跨鸞鶴,授我丹訣封紫泥。
該詩在清乾隆年間修纂《莆田縣誌》時有收錄。
還有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象山書院教席莆田人唐其章的一首詩刻:
五載談經在此間,諸生相對有餘閑;
崖前紫石偕朝暮,海外風潮任去還。
好鳥時花親講席,蒼松翠竹近禪關;
莫雲地盡無形勝,不減蓬萊第一山。
象山書院地理位置特殊,文化底蘊深厚。90年代以來,台胞在象山書院附近倡建陳靖姑祖廟。在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中,東庄鎮注重景區旅遊開發,抓住陳靖姑信仰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機遇,弘揚陳靖姑文化,將東庄象山書院打造成兩岸品牌旅遊基地,促進兩岸交流。

價值意義


象山書院,自遷建落成一直到1580年張居正廢毀全國書院,前後共持續350年之久,在貴溪諸書院之中,是歷時最長且影響較大的一所書院。它作為陸派學說的教學基地,在傳播陸學、交流學術、造就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在江西與白鹿洞、鵝湖、白鷺洲諸書院齊名,故《江西通志》也曾將其列為江西四大書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