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犢崮景區

抱犢崮景區

抱犢崮總面積665.5公頃,地貌特徵表現為低山丘陵類型,頂部由一系列崮組成,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在98% 以上,以天然雜木林和松柏防護林為主。

抱犢崮景區位於山亭區東南部,距棗莊市駐地 23 公里。面積 665.5 公頃。主要景區有巢雲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鳳落古崖。

歷史沿革


抱犢崮景區“崮”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四周陡峭頂端較平的山,山東省中南部山區多用作地名。如:孟良崮、抱犢崮。”從古至今,數易其名。漢代曰“樓山” ,魏晉曰“仙台山” ,唐宋時曾叫“抱犢山” ,明清時期稱“君山” ,近代《嶧縣誌》載:昔有王老抱犢耕其上,后仙去,故爾得名“抱犢崮” 。傳說古時山下住著一個姓王的老漢,因無法忍受官吏的苛捐雜稅,決心到又高又陡的樓山上去度過殘生,可老漢家的耕牛無法上去,他只好抱著一隻牛犢上崮頂,搭舍開荒,艱苦度日。誰料老漢平日飢食松子伏苓,渴餘山泉甘露,久而久之,漸漸覺得神清目朗、風骨脫俗,后經一位仙人點化,居然飛升而去,抱犢崮因此而得名。清代詩人雷曉專門為此作詩一首:遙傳山上有良田,鋤雨耕雲日月偏。安得長梯還抱犢,催租無吏到天邊。抱犢崮屬沂蒙山區,海拔 584 米,是一座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名山。山勢突兀、巍峨壯麗、泉流瀑瀉、柏蒼松郁。山腳下有古廟兩座,分別為清華寺和巢雲觀;半山處有山洞數十個;崮頂沃土良田數十畝,松柏茂盛,蒼翠欲滴,奇花異草,滿崮爛漫。佇崮東眺,黃海茫茫雲霧繚繞。《嶧縣誌》載: “邑八景之冠,為君山望海” 。極目南天,平野如畫。山麓下、叢林間,泉水叮咚,清溪潺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山光各異:春報桃李爭艷放,夏暑濃蔭不侵肌,秋染紅葉醉霏芳,冬雪綻玉松梅奇。山腰間,有一處十八羅漢洞,洞內四周壁崖上雕刻著神態各異的佛像。
抱犢崮景區
抱犢崮景區

地理環境


抱犢崮總面積 665.5 公頃,地貌特徵表現為低山丘陵類型,頂部由一系列崮組成,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在 98% 以上,以天然雜木林和松柏防護林為主。 1992 年 9 月,抱犢崮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山東省罕見的帶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區,有各種植物 165 科, 627 種。抱犢崮與人工湖周村水庫交融為一體,山水相連,氣勢磅礴,以她獨有的“雄”、“奇”、“險”“秀”居魯南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魯南小泰山”,是研究魯南植被和科研教學難得的基地。抱犢旅遊區共分為 4 個景區:巢雲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鳳落古崖。

交通線路


1.自駕車指南:京福高速——滕州南出口下——棗木高速——棗莊北外環出口下——北外環東行5公里,向東北方向走——棗新線——北庄鎮——國家地質公園標誌牌處右轉東行——北抱線5公里——林林公園,大約需要30分鐘。
2.乘坐12路公交車、三角花園站發車,終點到抱犢崮,15分鐘一班車。

相臨景點


鐵道游擊隊紀念公園
國際洋行舊址
賀敬之文學館
台兒庄戰史陳列館
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抱犢崮景區
墨子紀念館
一望亭
甘泉寺
萬畝石榴園
龍泉塔
滕州博物館
李宗仁史料館
青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