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北庄鎮的結果 展開

北庄鎮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轄鎮

北庄鎮,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下轄鎮,地處山亭區東南部,東與蒼山縣接壤,南與市中區相鄰,西連鳧城鄉,北接徐庄鎮,行政區域總面積138.94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屬於小邾國(今山東山亭),后屬於合鄉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以前,屬嶧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秋以後,先後隸屬雙山縣、麓水縣。
1944年後北庄鎮先後屬滕嶧邊辦事處、雙山縣、麓水縣。
1950年撤麓水縣歸白彥縣,北庄鎮為第一區。
1953年撤白彥縣,復歸嶧縣。北庄鎮為第十八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勝利人民公社。
1962年區劃調整屬棗莊市齊村區。
1983年11月撤齊村區,屬山亭區
2001年撤銷北庄鄉設立北庄鎮。
2001年3月,半湖、付庄併入。
2004年4月,付庄析出。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北庄鎮轄區大部分為山地,地勢略呈東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傾向,地面海拔一般在125—182米之間,境內最高點為抱犢崮主峰,海拔584米。

氣候特徵

北庄鎮年平均氣溫13.5℃左右。其中以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在26.7℃,極端最高氣溫達40℃;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7℃,極端最低氣溫-20℃。

水文

北庄鎮境內屬淮河水系。西伽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境內河道眾多,全長約11.6千米。

自然資源


北庄鎮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水源豐足,是遠近聞名的“米糧倉”。山嶺山坡寬闊,發展林果業潛力極大,山場草原面積寬廣,極宜發展畜牧養殖業。境內亞熱帶、熱帶各類樹木150餘種,有靈芝、丹參等藥材300餘種。還有石灰岩、花崗岩、石英石、天青石、金、銀、鐵、鋼等礦石特產資源,以務后鐵礦、外峪子、后峪黃金礦、抱樓自天青石為主,具有極大的開採價值。

行政區劃


北庄鎮所轄2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北庄村。
北庄鎮區劃詳情   
北庄村毛宅村高庄村三道峪村
杏峪村后峪村東洋泉村青石嶺村
外峪子村東庄村徐窪村雙山澗村
上十河村崔庄村白庄村付庄村
半湖村管理村焦山村鐵山村
羊欄村橫嶺村務后村 
 2011年末,北庄鎮下轄20個行政村。
2011年北庄鎮區劃詳情    
北庄毛宅高庄三道峪
杏峪后峪東洋泉青石嶺
外峪子東庄徐窪雙山澗
上十河下十河半湖管理
洪門鐵山羊欄務后
 截至2020年6月,北庄鎮下轄21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北庄村。
2020年北庄鎮區劃詳情    
北庄村毛宅村高庄村三道峪村
杏峪村后峪村東洋泉村青石嶺村
外峪子村東庄村徐窪村雙山澗村
上十河村下十河村半湖村管理村
洪門村鐵山村羊欄村務后村
小西庄村  

人口民族


1996年,北庄鎮共6372戶,2538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99人。
2011年末,北庄鎮總人口4.16萬人,其中男性2.16萬人,佔51.9%;女性2萬人,佔48.1%;14歲以下0.61萬人,佔14.6%;15—64歲3.1萬人,佔74.5%;65歲以上有0.45萬人,佔10.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15萬人,佔99.9%;有少數民族共40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5.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19.1人。
截至2015年,北庄鎮總人口6萬人。
2017年,北庄鎮常住人口4240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北庄鎮財政總收入1500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609.1萬元,增值稅83.2萬元,企業所得稅250.3萬元。
2015年,北庄鎮生產總值12.96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0.9%;固定資產投資11.9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8.2%,實現工業增加值8.1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3%,實現財政收入3851萬元,同比2014年增長2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0元,同比2014年增長15%。
2016年,北庄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9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1.9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8.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851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0元。
2018年,北庄鎮有工業企業72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2個。

第一產業

北庄鎮
北庄鎮
北庄鎮農產品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綠豆、蘋果、杏、桃、板栗、柿子、櫻桃、核桃、絲瓜、花椒、山楂和瓜拉邊茶等。已註冊了“熊耳山”牌小雜糧系列商標。已有萬畝黃姜、萬畝板栗等基地,果樹大棚、蔬菜大棚發展已成規模,達到2000多畝,年產板栗5000噸,葡萄1萬噸,花椒0.8萬噸。
2011年,北庄鎮有耕地面積6.1萬畝,人均1.4畝。糧油作物以小麥、玉米、花生為主。2011年,生產糧油2.5萬噸,人均0.6噸,其中小麥1.3萬噸,玉米0.7萬噸,花生0.5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黃姜、絲瓜、葡萄、花椒、板栗、核桃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3萬頭,年末存欄量1.6萬頭;羊飼養量1.2萬隻,年末存欄0.7萬隻;家禽年飼養量84.1萬隻。2011年末,出產淡水產品6萬噸。

第二產業

北庄鎮
北庄鎮
北庄鎮立足獨特的資源優勢,全力擴大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工業經濟,提出了“工業強鎮”的戰略口號,注重以資源為載體,堅持“培植骨幹、壯大載體、突出重點、加快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培植骨幹企業和主體財源,集中精力抓好重點工業項目建設,膨脹工業經濟總量。全力做大做好“水泥、鐵礦、煤炭”三大支柱產業,構築全鎮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新型現代工業體系,現已形成了煤炭、水泥、鐵礦開採、食品加工、板材加工、交通運輸等工業體系。相繼投入4500萬元對全鎮水泥產業進行改造擴建,擴大水泥生產規模,使北庄水泥產業從原來的46噸達到100萬噸的生產規模,北庄水泥產品技術質量達到國內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並銷往全國各地,年實現稅收1200萬元。投資6000萬元建設了年產30萬噸精鐵粉的龍滕礦業有限公司,主要對鐵礦石加工提取精鐵粉,年實現稅收1800萬元。投資1500萬元建設年產10萬噸的北庄煤礦已正式投產運營。同時圍繞發展旅遊、農副產品加工和資源開發,全力實施“園區帶動、政策驅動、典型推動、效益拉動”的四動戰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規劃建設了鎮駐地、半湖經濟園區、風景區經濟園區2萬多平方米,重新調整了鎮駐地經濟園區發展整體規劃,在務后、洪門、羊欄、鎮駐地建立絲瓜、葡萄、漁業、黃姜等專業批發市場,建立了肉雞加工福豐食品廠、食品製造熊耳山食品有限公司、黃龍洞礦泉水廠、清泉礦泉水廠等民營企業。全鎮中小型企業20多家,民營業戶達1500餘戶,從業人員達7000餘人,為北庄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北庄鎮有較強的工業基礎,擁有永興水泥廠、抱犢崮匯成水泥廠等100萬噸水泥產業,有“百萬噸水泥鄉鎮”之稱,有年產15萬噸的煤礦一所,年產值達16000萬元,實現利稅2600萬元。
2011年,北庄鎮工業總產值3.3億元。擁有工企業126家,職工5300人。

第三產業

北庄鎮共建有特色景區8處,爭創1處國家最美休閑鄉村、1處國家傳統村落;創建省級旅遊特色村6個,市級鄉村旅遊、休閑農業示範點4個,創建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3處、省級“好客人家”星級農家樂19處。
商業
2011年末,北庄鎮有商業網點4816個,職工16834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9億元,比上年增長34.8%。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12.6億元。新增餐飲、批發維修、加油、服裝等個體工商戶330家。
金融業
2011年末,北庄鎮有2家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2668萬元,比上年增長101.2%;各項貸款餘額5683萬元,比上年增長98%。

文化


地名由來
北庄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北庄村而得名。
北庄鎮不僅有無限的自然風光,而且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淳樸的民俗風情,是中國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古時期屬於東夷族部落,春秋時屬於小邾國,后隸屬齊、魯等國,文化底蘊十分豐富。有春秋戰國時孔子聽孺子歌處—滄浪淵、東漢渴口墓群、道教修鍊地黃龍洞、南北朝鉤魚台、古磁窯址、隋唐時期的三清觀、唐代摩崖浮雕十八羅漢、抱犢崮天台祠等;近代在抱犢崮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民國第一案”;現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崐時期,這裡又是革命先輩的抗日根據地、黨組織建立紀念地,魯南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就在這裡誕生。陳毅、羅榮桓、陳光崐等著名將帥曾先後在此戰鬥過,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篇章。抱犢崮山區崐曾被譽為“魯南小延安”。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的前身—抱犢劇社就誕生在這裡。另外,北庄鎮還有獨特的民俗民情,在餐飲、生活、服裝裝飾、居住院落、地方方言、節日習俗、生活用具等方面都有獨特的民俗風情,在餐飲生活上,北庄鎮農民主食煎餅、糊塗(俗稱稀飯),過去通常過節吃饃饃、燒餅、麵條、水餃,還有元宵、臘八粥,肉食以豬肉為主;在服飾上,服飾式樣繁多,製作有差異,季節服裝差異較大,兒童服裝更是豐富多樣,在帽巾、佩飾、鞋襪上也多有不同。在居住院落上,主要以村院居住為主,大多單家獨院、房屋院落大多門朝南,多以紅磚、石頭為建築材料,房屋多以瓦房、平房為主;在節日習俗上,主要有春節(俗稱過年)、元宵節、龍頭節(二月二)、清明節、端午節、六月六、七月七、中秋節(八月十五)、重陽節、臘八節等。鎮政府及廣大群眾高度重視民俗文化的發展,積極組織開展種類民俗活動,建設了民俗博物館,收藏了各類民俗器物2000餘件,使民俗文化得到了健康發展。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奇特的自然景觀、淳樸的民俗風情和光榮的革命傳統賦予了北庄鎮獨特的魅力。

交通


北庄鎮境內有省道S343經過。

社會


教育

北庄鎮共有1所幼兒園(北庄鎮中心幼兒園)、1所小學(北庄鎮中心小學)和3所中學(棗莊市山亭區半湖中學、棗莊市第七中學、棗莊市山亭區北庄中學)。
北庄鎮
北庄鎮
2011年末,北庄鎮有幼兒園18所,在園幼兒1050人,專任教師47人;小學17所,在校生2595人,專任教師21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78人,專任教師79人,適齡人口入學率98.2%,小升初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北庄鎮有各類圖書室30個,藏書40餘萬冊,文化站造冊登記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328人。2011年末,北庄鎮學校體育場地1處,80%的村安裝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8%。
為模範黨員頒獎
為模範黨員頒獎
2015年度總結表彰、“五好人家”表彰大會,先進集體、先進單位等代表及先進個人等500餘人參加了本次推進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北庄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2個,門診部(所)1個;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380多萬。專業衛生人員108名,其中執業醫師22人,執業助理醫師20人,註冊護士16人。2011年,完成診療1.62萬人次。20個村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北庄鎮
北庄鎮

社會保障

2011年,北庄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04戶,人數1543人,支出152萬元,比上年增長2倍;月人均95元,比上年增長近2倍。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7.4萬元,比上年增長5%。敬老院床位143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40人。重度低保殘疾人163名,全年發放生活補貼共9.8萬元。社區服務設施15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6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6.16萬元,使172人(次)困難群眾受益。

旅遊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于山亭區東南部,距棗莊市駐地23公里。面積達665.5公頃,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7%,一立方厘米的負氧離子含量達7.2萬個,被譽為“天然植物園”、“天然氧吧”,被評為“山東旅遊最美生態山水景區”、“省級自駕游示範點”。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位於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北庄鎮雙山澗村,佔地6000平方米,是一處以紅色革命歷史教育培訓、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主題的教育性紀念園。
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北庄鎮,是泰沂山脈南部的崮形群體。主要由下古界的下、中寒武系地層組成,該地層主要為碳酸鹽岩建造組成,局部夾砂頁岩、砂岩的岩石組合。她以熊耳山為主體,集雙龍大裂谷、溶洞群、龍抓崖、迷宮洞等自然奇觀。

代表人物


王懷桂(1917—1948),北庄鄉王莊村人。1942年,25歲的王懷桂參加了滕嶧邊縣大隊(后改為華東野戰軍十師)。1946年,在兗州至界河公路間的戰鬥中曾與敵人展開肉搏,立一等功。
李金科(1924—1948)、北庄鄉東湖村人。1945年入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排長等職。1948年9月,在河南省洛陽戰役中光榮犧牲。在生前曾榮立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五次,榮獲“模範班長”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