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劇
倫理劇
倫理劇(Ethical play)是通過結合現實生活情況,偶爾稍帶上誇張的演繹手法,來講述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家庭中具有社會關係倫理情節的戲劇。倫理劇與其他劇種不一樣的地方在於。
它主要採用通俗劇的形式,將倫理的精神幾乎體現在戲劇之中,情感、婚姻、家庭、宗教、代溝、社會問題等都可以在倫理的範圍之內,因此倫理劇有著比其他片種更為廣闊的領域和更模糊的邊界。倫理劇通常帶有積極作用。
倫理劇具有通俗的特點,因其主要是反映社會形態和家庭結構的聯繫和相互影響,所以其主要基調是通俗和為大眾普遍所認可的劇場。主要的面向人群一般是在社會中拼搏的成年人,他們對於這種電視劇好像有一種獨特的喜愛之情。因為,那當中演繹的和他們所經歷的是有相同之處的,他們可能會產生共鳴。
倫理是一種自然法則,是有關人類關係(尤其以姻親關係為重心)的自然法則。是客觀存在的。倫理劇以電視電影等形式向觀眾呈遞,故其本質也具有客觀性。
新世紀以來,中國電視劇的創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眾多的電視劇類型中,家庭倫理劇正越來越多地獲得廣大觀眾的關注及喜愛。乍看之下,家庭倫理劇不像涉案劇、諜戰劇那樣充滿扣人心弦的情節;沒有歷史劇那樣恢宏的場面和跌宕起伏的人物命運;也不具備言情劇那樣青春靚麗的偶像陣容。它所講述的都只是發生在尋常百姓家中最為普通的生活故事,生老病死、兒女情長。作為電視劇的一種創作類型,從題材角度命名的家庭倫理劇顧名思義以反映社會和家庭倫理道德為題材的電視劇,它以廣闊的社會為背景,以家庭為基本的表現對象,通過家庭中發生的各種事件,探討愛情,婚姻,孝道等倫理道德問題,並飛出家庭倫理擴大到社會倫理,由家而國,通過個體家庭的倫理道德映射國家社會的道德價值,以達到提升整個社會倫理道德的目的。中國曆來是一個重視倫理道德的國家,文友充溢快樂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從本質上來說可以說是一種倫理型文化,他以儒家倫理為觀念架構,以宗法血緣關係為社會依託,引導著人們的道德價值觀和日常行為規範。由於中國濃厚而又根深蒂固的倫理本位文化傳統,表現家庭倫理一直是中國影視作品中的傳統主題。
事實上,當代家庭倫理劇相似和類同的敘事結構和模式的根源,來自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結構和傳統文學的敘事經驗。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家庭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家庭的結構、家庭的穩定性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文化的結構和穩定性。傳統家庭生產(包括人口生產)、生活、組織、管理等功能決定著人們的基本行為,維護家庭的穩定,著力於家庭的健康持續發展是對人的基本要求,對家庭的叛逆無疑於對社會、對民族文化的叛逆,所謂的不忠、不孝,罪莫大焉。所以,中華民族的家庭倫理道德的內容非常豐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何智炫《倫理與道德的辨證探討》,倫理是處於道德最底線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於性、愛、以及普遍自然法則的行為規範。這種行為規範不便明文規定,而是約定俗成的,並且隨著道德標準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趨勢。這是一種不確定的並且約定俗稱成的,所以其表現形式也是以道德、性、愛或者社會家庭多樣表現的,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特點。
《甜蜜的來世》,《理智與情感》、《妻子的誘惑》、《傳聞中的七公主》、《媳婦的全盛時代》、《我的愛金枝玉葉》、《松藥店的兒子們 》《推手》、《木蘭花》、《關於我母親的一切》、《回家的慾望/誘惑》、《媳婦的美好時代》、《王子與我》、《平民天后》、《天使的誘惑》、《玻鑽之爭》等等。
《滿城盡帶黃金甲》、《道德底線》、《城市獵人》、《色戒》、《姐弟戀》、《璀璨人生》《千金歸來》等。
較之其他題材的,倫理劇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一般而言,倫理劇具有如下審美特徵:
第一,人性化。家庭倫理劇說到底是表現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是人作為自然的產物和社會的產物的底色和原貌,應該說是對人作為審美對象的原始審美,家庭倫理劇的確可以讓我們洞視人的本性和原貌。
第二,情感化。情感是家庭倫理劇永遠扯不斷的絲線,情感猶如萬能膠發揮著粘合與融化的作用;同時,情感又是激發人們想象的發酵劑,讓人們的想象不斷膨脹並在其中沉醉。
第三,社會化。雖然家庭具有個性化、私人化的特徵,但人仍然是社會中的人,家庭也是社會中的家庭,特別是現代家庭以及家庭生活,都存在著廣泛的共性,正因為如此,家庭倫理劇的敘事才能產生廣泛的聯想和共鳴,才能產生廣泛的審美通感。家庭倫理劇當然不是宏大題材,一般僅局限於家庭敘事。但家庭是一個獨具磁力和魅力的領域。家庭是由血緣關係連接起來的一個社會單元,是感情、親情、愛情的原生地和寄生地。不管現實家庭整體狀況和個體狀況如何,但人們對和睦、幸福、美好家庭的嚮往是無止境的。作為人的生身地、人生的加油站和愛的港灣,家庭寄予了人類太多美好的期望和幻想,更賦予了無限絢麗的詩意,因此,家庭成為文學敘事的重要領域,家庭敘事存在著巨大的審美空間。
當代倫理劇總體上並沒有多少複雜、曲折的故事情節,設計的人物線索也不是十分繁多,劇情大多類似於散文化舒緩推進。很顯然,家庭倫理劇無意於以複雜、曲折的故事情節取勝,它們所設置的劇眼完全在於一個“情”字,亦即家庭所能蘊涵的親情、愛情以及友情。情是人類特有的生理感知和精神感知的生成物,文學作為人學強調的就是寫情、抒情、醞釀感情,達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以情啟迪人,這應該是文學的最高境界。情當然有多種,而以血緣聯繫為基礎的親情是人與生俱來的最原始的感情,而且這種感情伴隨人的終生,應該是人的所有情感中最長久、最牢靠的一種感情。家庭是親情的原生地和寄生地,家庭倫理劇選擇家庭敘事毫無疑問旨在牽動人人難以泯滅、難以割捨的人間親情。
現代家庭存在不少問題和危機,譬如離婚率持續升高、單親家庭和空巢家庭增多、婚外戀與包二奶、家庭暴力以及家庭小型化對親人關係的阻隔等等,是對中國傳統家庭親情原則的悖離,嚴重挑戰著家庭原有的情感基礎。在文學藝術領域特別是電視劇中不乏反映當代家庭問題的作品,且多是驚暴家庭問題對於當代社會的嚴重性和危害性,給人帶來的是沉重、壓抑和痛楚;而家庭倫理劇自覺避開家庭問題的揭示,在應有的意義上承載著文學藝術的神聖責任,通過家庭敘事營造和渲染濃重的家庭親情,喚回人們對家庭的忠貞和責任,以醫療現代家庭潛在的危機,給人的是感動、愉悅和希望。
無論是歷史資源還是現實資源歸結為一點,實際上是家庭的感情、親情、愛情等“情感資源”,這是家庭倫理劇審美價值的核心。家庭倫理劇的創作者充分利用人們共有的對家庭親情的感知心理和對家庭倫理的期待心理,毫不吝嗇地在電視劇文本中鋪排感情,讓親情和愛情的舒緩流淌成為故事的基本線索,無論是感情的危機、愛情的波瀾,還是親情的無聲滲透,劇中人物人人含情,人人抒情,劇外大量觀眾深深動情,無形中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情感風暴。其實,家庭倫理劇抒情的方式並不複雜,譬如把所有的情感的要素或倫理的資源都集中於主人公一身,或者讓劇中人物在親情的滋潤下都顯露出善良的靈魂,之所以產生超級效果,肯定不完全在於作品的表達技巧,最重要的還是作品傳達的人們普遍存在並深深期待的人間親情,人間真情,這種人間真情很容易在觀眾身上產生移情作用,讓他們進入到電視劇的情景中去,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說到底,家庭親情和人間真情蘊涵著廣闊的敘事空間,家庭倫理敘事在今天有效,在未來也會有效。因為親情和愛情是人類敘事和表達的永恆主題,人們需要不斷地感受、滋潤親情和愛情以陶冶純潔、善良、美好的人性。就此意義而言,家庭倫理劇多重的敘事、重複的主題並不多餘,家庭倫理敘事將永遠是藝術審美的不盡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