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詞語

理由是一個名詞,拼音為lǐ yóu,是指事情的道理、原由、依據。理由是原因和事實促成的。理由就是理由,而不是借口。找理由當借口那是另一回事。

簡介


理由是一個名詞,拼音為lǐ yóu
理由是指事情的道理、原由、依據。
康有為《上攝政王書》:“今若不詳述先帝所以特擢 世凱 之理由,則此疑案終莫能解。”
老舍《茶館》第二幕:“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著辦吧!”

釋義

事情為什麼這樣做或那樣做的道理:~充足。毫無~。

出處

康有為 《上攝政王書》:“今若不詳述先帝所以特擢 世凱 之理由,則此疑案終莫能解。”
老舍 《茶館》第二幕:“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著辦吧!”
巴金 《關於<神·鬼·人>》:“至於為什麼去 日本?唯一的理由是學習日文。”

引證釋義


理由是原因和事實促成的。理由就是理由,而不是借口。找理由當借口那是另一回事。遇事人人都會找理由,卻少有人說是自己的責任,哪怕是無理也得說個邪理歪理出來。
我們知道,很多事情的理由是多餘的,因為不需要理由本身就是一條理由。有些是習慣,這習慣也成了一種常理,不用解釋和說明,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做與不做,想與不想,聽與不聽,看與不看,愛與不愛,都有道理。因為合理與不合理都是人們共事、辦事、想事、成事、做事、看事的理由。有事無事、怕事多事、礙事找事、公事私事、大事小事、國事家事、好事實事、正事邪事、管事問事等等事,都事出有因。
有人為了理由而理由,有人管他理由不理由,有人沒有理由是理由,有人有了理由無理由。很多事沒有理由找理由,能說出個理由,有理由卻說不出理由。其實,凡事都有理由,不同的場合和環境,不同的人事和情況,不同的行為和說法,不同的思想和觀點,不同的利益和愛好,不同的經歷和生活,不同的能力和追求,不同的身份和品質,不同的習慣和性格,不同的選擇和理解,不同的需要和取捨,不同的看法和表現等都將決定人們各自的理由。
人的生活總是從生理需要到心理需要,又從心理轉換到生理的循環過程,在滿足中尋找另一種滿足,通常不作任何理由,便也成了理由。這是很自然的,事物發展到一定地步和程度,不成也成,不敗也敗,其理由就是規律。
無論人是否能看到、想到和做到,不可違抗的東西,生來存在著理由。除此之外,我們人就得尋覓各自的理由,承擔應盡的責任,做好能做的事情,這就是理由。正如人餓了要吃,困了要睡,累了要息。人常是在理由中更能找到充分的理由。因此,人生充滿著理由,生活有理由而更加美好。雖然沒有理由也是一種理由,但都在為更多更好的理由而發展和實現自己。——選自葉千華著作《千華隨筆》第110頁。

相關名言


• 茹貝爾:貴族世襲制是基於這樣的理由,即:由於我們的祖先顯貴,所以我們也應該顯貴。
• 李四光:科學尊重事實,不能胡說、編造理由來附會一部學說。
• 法朗士:人類大多數的行為,是應該在已往的舊例方面尋求理由的。
• 勃拉恩脫:神話的美就是在種種小事情都替你找理由說明。
• 賀拉斯:施展暴力又無理由,只會自食其果。
• ·李敖:世界上最討人厭的一種話就是失敗者的理由。
• 帕斯卡:通常,我們自己找出的理由比他人想到的理由更容易使自己信服。
• 莎士比亞:為失策找理由,反而使該失策更明顯。
• 蒙田:想要憑權力和怒火確立其主張的人,卻發現他的理由非常虛弱。
• 莎士比亞:有力的理由造成有力的行動。
• 山水情人:充分的理由充滿著思考和思想,有愛無需選擇追求與奉獻。
• 柏格森:宇宙就是一種太陽系的集合體,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些太陽系是相似的。
• 肖伯納:只要我有需要,我就有活下去的理由。滿足就是死亡。
• 左拉:自己有理由的時候,與其要表示錯了毋寧立刻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