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德·蒙田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思想家

米歇爾·德·蒙田,MicheldeMontaigne,(1533-1592),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思想家、作家、懷疑論者。

以《嘗試集》(Essais)三卷留名後世。所著《隨筆集》三卷名列世界文學經典,被人們視為寫隨筆的巨匠。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米歇爾·德·蒙田
米歇爾·德·蒙田
六歲以前寄宿在農村家庭,以農民夫婦為教父母,並由只說拉丁文的老師教導,因此以拉丁文為母語。
少年時代在吉耶訥學院(CollègedeGuyenne)習希臘文、法文、修辭術,因拉丁語流利,多在拉丁劇中擔任主角;後來到圖盧茲(一說巴黎)習法律。

工作經歷

1557年起在波爾多最高法院(ParlementdeBordeaux)任職,並認識博埃蒂(ÉtiennedelaBoétie),成為莫逆。
1561年至1563年在查理九世的宮廷出入。
任波爾多市長。

寫作經歷

將西班牙神父兼醫生塞朋德(RaymondSeybond)的著作《自然神學》(Theologianaturalis)由拉丁文譯成法文。
1564年該書的序文被教會列為禁書,但蒙田將序文部分大幅修改,譯本也在1569年順利出版,後來被多次翻印。
首兩卷《嘗試集》在1580年出版,三卷版付梓於1588年。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1565年成婚,兒女多夭折,唯一女長成。

健康狀況

1592年去世。

評價


愛默生:“剖開這些字,會有血流出來;那是有血管的活體。”(Cutthesewords,andtheywouldbleed;theyarevascularandalive.)
尼采:“世人對生活的熱情,由於這樣一個人的寫作而大大提高了。”(DasseinsolcherMenschgeschriebenhat,dadurchistwahrlichdieLustaufdieserErdezulebenvermehrtworden.)
房龍:在評價蒙田《隨筆集》時說:大臣們的演講和政治哲學家的論文極少受人歡迎,但蒙田的書卻在以智慧之士座談會的名義下聚在一起的文明人中閱讀、翻譯和討論,並且持續達三百多年之久。
德·塞維尼夫人:“我有許多好書,蒙田當屬最佳,他們絕對不會愚弄你,你還需要什麼呢?”
查理·索雷爾稱這部作品是“宮廷和世界的日常教科書。”
孟德斯鳩:“在大多數作品中,我看到了寫書的人;而在這一本書中,我卻看到了一個思想者。”
伏爾泰在駁斥帕斯卡爾時大聲讚美蒙田:“蒙田像他所做的那樣樸實描述自己,這是多麼可愛的設想!因為他描繪的是人性……”
盧梭:對蒙田持保留看法,他不喜歡蒙田起伏多變的文筆。而百科全書派作家則把蒙田當自己人看待。
德利爾:“他善於像哲人那樣講話,像朋友那樣談心。”
司湯達:在創作《論愛情》時常常參照《隨筆集》,德國的歌德、席勒,英國的拜倫、薩克雷,以及後來美國的愛默生都對蒙田十分推崇。
尼扎爾:“一系列反映法國精神的傑作是從《隨筆集》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