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祠街道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下轄街道
蘇祠街道,隸屬於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地處東坡區中部,蕭梁時,置青州,為州、郡、縣治所在地;2006年6月,析通惠街道置蘇祠街道。2019年末,蘇祠街道總人口14.13萬人。截至2020年6月,蘇祠街道轄17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芙蓉路社區金鑫東街115號。
2011年,蘇祠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447萬元。
南齊建武三年(496年),建齊通左郡、齊通縣,建城於現城北。五代建現城,沿唐舊城址建成,濱岷江,易守難攻,又名卧牛城。
蕭梁時,置青州,為州、郡、縣治所在地。
蘇祠街道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青州更名眉州。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縣入州。
明代時期,眉州升直屬州,為州治所在地。
民國二年(1913年),州改縣,為眉山縣治。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四川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眉山縣駐地,並建城東、城西2鎮,各轄7保。
1949年,眉山鎮為眉山專區、眉山縣、眉山縣第一區駐地。
1951年2月,東、西2鎮合併為城關鎮。
1953年6月,鎮改區,設南城、北城2辦事處。
1958年5月,城關區和2辦事處合併為城關鎮。
1981年8月,城關鎮更名眉山鎮。
1992年12月,撤眉城區公所,眉山鎮更名東坡鎮,治縣城,眉城、大石橋2鄉併入。
2003年9月,析東坡鎮置通惠街道。
2006年6月,析通惠街道置蘇祠街道。
2011年末,蘇祠街道轄14個社區:大東街、桂香街、學道街、下大南街、下西街、為民巷、小北街、大北街、環湖中路、芙蓉路、東郊、上游、金龍、白虎灘,下設108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蘇祠街道轄17個社區:芙蓉路社區、環湖中路社區、為民巷社區、小北街社區、大北街社區、下西街社區、桂香街社區、大東街社區、學道街社區、下大南街社區、白虎灘社區、上游社區、金龍社區、東城社區、民和社區、東安社區、東湖社區,街道辦事處駐芙蓉路社區金鑫東街115號。
蘇祠街道
蘇祠街道地處東坡區中部。
2011年,蘇祠街道有耕地面積1492.8畝。
2011年末,蘇祠街道總人口829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6028人。另有流動人口17093人。總人口中,男性45450人,佔54.8%;女性37450人,佔45.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82071人,佔99%;有藏、彝、土家3個少數民族,共829人,佔1%。2011年,人口出生率8.96‰,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3.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049人。
2019年末,蘇祠街道總人口14.13萬人。
蘇祠街道
2011年,蘇祠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447萬元。
2011年,蘇祠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1266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5%。2011年,生產煙葉180噸,甘蔗6480噸;蔬菜種植面積2155畝,產量2795噸。
2011年,蘇祠街道有工業企業8家,職工250人,工業總產值5080萬元。
2011年末,蘇祠街道有商業網點284家,職工1492人。
2011年末,蘇祠街道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2660人,專任教師122人。
2011年末,蘇祠街道有社區圖書室14個,藏書14萬餘冊。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59898戶,入戶率99.1%。
2011年末,大眾健身場所4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
2011年末,蘇祠街道有衛生院1個,專業衛生人員76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6.5萬人次。
2011年,蘇祠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080戶,人數5678人,支出906.2萬元,月人均133元;城市醫療救助161人次,支出49.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9戶,人數118人,支出6.5萬元;農村臨時救濟835人次,支出16.7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2186人,緊急轉移安置27人,損壞房屋142間,直接經濟損失125萬元,救災支出3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7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53萬元。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8個,使638人次困難群眾受益。新增就業人員1500人,有133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50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00萬元。
蘇祠街道
蘇祠街道境內有103省道經過。
● 地名由來
● 三蘇祠
三蘇祠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原為五畝庭院,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於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摹擬重建。2010年,三蘇祠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21年3月,蘇祠街道入選四川省民政廳、四川省財政廳公布的“三社聯動”機制創新試點街道(鎮)名單。
蘇祠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