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世界史的結果 展開
- 指有人類以來地球上歷史的總和
- 歷史學分支學科
- [美]威廉·麥克尼爾著【第四版】
-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 (英)威爾斯著圖書
- 海斯,穆恩,韋蘭所著的圖書
- [德]利奧波德·馮·蘭克所著書籍
世界史
[美]威廉·麥克尼爾著【第四版】
麥克尼爾《世界史》是公認的全球通史開山之作,第一次完整講述了從史前到21世紀全球文明互動的故事,中文版首次出版。阿諾德·湯因比、斯塔夫里阿諾斯、傑里·本特利、何炳棣、許倬雲、錢乘旦、劉新成等權威推薦。
威廉·麥克尼爾這本《世界史》的風格可以用“恢宏”和“凝練”這兩個詞來形容。按麥克尼爾自己的評價就是:“我的這種世界史觀,儘管不完美,但優點是一以貫之、清晰明了,能夠被掌握、被記住,過後可以品味。”正是“凝練”才使其“恢宏”可以品味。而且它會賦予你一種強大的才能:就像站在開闊的田野里仰望滿天星斗,在靜謐的大氣中發現宇宙宏偉的運動;而且你可以用望遠鏡任意跟蹤聚焦於某個星球,然後退回到全景仍能準確地指出其位置。
麥克尼爾把人類歷史視為一個整體,而人類歷史也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在發展,到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歷史確是成為一個整體·····麥克尼爾把一個負責的故事講得相當流暢易懂————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Toynbee,著名歷史學家,《歷史研究》作者)
世界歷史的真正開始書寫,關鍵的奠基人是威廉·麥克尼爾。————傑里·本利特(Jerry Bentley,著名歷史學家,《新全球史》作者)
世界歷史作為一場運動或是一個研究領域的興起,人們會異口同聲的把它歸功於威廉 ·麥克尼爾。————凱文 ·雷利(Kevin Reilly,著名歷史學家、美國世界史學會主席)
一、
1963年,麥克尼爾出版《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即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史學界一般以此作為全球史誕生的標誌。1964年,麥克尼爾在芝加哥大學開設世界歷史課程,為此他為“學生和一般讀者”將《西方的興起》精編簡化,於1967年出版《世界史》作為該課程的教材。
麥克尼爾《世界史》經過四次修訂再版,一直在英語世界中暢銷不衰,既是美國大專院校世界史課程的必讀著作,也是普通讀者了解世界歷史的首選入門讀物,甚至成為美國空軍學院的指定教材。
麥克尼爾的貢獻和獨特之處在於:他認為世界史只有文明間的互動才有意義,他不斷書寫文明間的衝擊與反衝擊、征服與反征服。麥克尼爾的《世界史》以文明為單位,書寫全球文明的互動,讓之前隔離、孤立的世界史,變成動態、交互的世界史,繪製了一幅人類文明的交互網路圖。這被認為是世界歷史研究的真正開始。
麥克尼爾《世界史》中文版姍姍來遲,問世近50年後首次在中國出版。此次,中文版獲麥克尼爾全球獨家授權,依據第四次修訂版翻譯出版。
全書收錄109張精彩圖表,附標記人類文明歷程的歷史年表,特別推薦了進一步閱讀的書目;並針對1976年之後的世界歷史與文明發生的重大事件做了全新論述,使這部名著在內容和體繫上更加完善。
麥克尼爾《世界史》內容包羅萬象,文字簡明流暢,是一般教科書所不及的。不管是上班族、學生教師,還是商界人士、政府官員,《世界史》都是經典可靠的世界史入門讀物。
二、
麥克尼爾的進化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有相似的地方。只不過達爾文的論述對象是“生物”,而麥克尼爾論述的對象是“文明”。文明的生長和滅亡也符合“物競天擇觀“。所有競爭力強大的文明都與其生存的環境以及人類對環境的認識息息相觀。麥克尼爾構建的世界史就是文明進化史。不過,他並不認為現代文明優於古代文明,也不認為現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墮落。他只是客觀地描述這種變化,最主要的是揭示其變化的機制。
麥克尼爾筆下的文明至少分為三個層面,第一是軍事,比如兵器、鎧甲對礦產的依賴,戰馬對牧場的依賴,軍隊對給養的依賴;第二是文化,這包括人類的生存或者說創造財富的方式,以及保證財富分配合理的社會法則,先進的文化會從民間偷偷地輸入到其它文明中,這種征服很隱蔽;第三是宗教,它掌管人類重大事務,並在最尖銳的精神衝突中佔據主導地位,同時它本身也就是文明的凝聚力所在,沒有凝聚力的文明是脆弱的。所有在競爭中取得勝利的文明必然在這三個層面上優於其它文明,並且自身亦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既然是用文明之間的交流和競爭構建一部世界史,麥克尼爾的眼光就總是聚焦於徵伐中的軍隊、游牧民族、商人、水手、海盜、僧侶、工程師、傳教士、某種思想的奠基人或啟蒙者,以及瘟疫。而對和平時期的朝代更迭不屑一顧。因此他筆下的世界史更像一條巨大的河流,河中心的流速極快,但靠近兩岸的地方則流得較遲緩。麥克尼爾的成就就在於標定了這條河的中心河道和流向,這是他在世界史方面真正的奠基工作,其他史學家似乎只能延著他定下的航道尋覓新的發現。
這本書的寫作策略是一方面提供一幅幅全景圖,另一方面又遍歷每一次重大事件的中心,這就是本書的結實、秀美的骨架。而文明的形成和交流的細節則是本書的血肉。整本書又像一部雋永的智慧小品集。造成這種奇妙效果的原因是:其內容不僅鋪敘史實,而且在每一章提煉出一個明確的主題,將物質的進化和文明的更新密切結合,提供一系列雄辯的論述,充分顯示其深思熟慮的特點。
比如第三章論述制鐵技術對文明發展的影響:“這次技術進步的第一個重大後果是新一輪蠻族入侵,他們在公元前1200~前1000年,包圍了古代中東地區的大帝國並一個接一個地推翻了它們。鐵器時代蠻族的軍事勝利依靠的是原始的平均主義共同體的同心同德,在這種共同體中,每個人都是強大的戰士,因為那裡不存在世界文明地區長期盛行的主人和臣民之間的鴻溝。人數稀少的戰車貴族,被憤怒的臣民所包圍,被傳統的內訌所削弱,所以不是這種群體性攻擊的敵手。”
在這段論述中,麥克尼爾沒有把蠻族取勝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制鐵技術的出現,而是歸結為鐵器在不同文明中的使用方式:把武器分散開要比集中起來更有威力。喜歡軍事的讀者很清楚,歷史上出現的任何新兵種都會遇到分散和集中戰術選擇,而這又與文明的特徵有緊密的聯繫。麥克尼爾總是仔細地研究每一種文明的鮮明的特徵,並把其變革和滅亡歸因於其內在缺陷。再如第五章論述希臘的軍事方陣與斯巴達奴隸起義之間的關係:
“軍事戰術的一個重大變化為參與政治生活的農民奠定了穩固的基礎。這就是方陣的發明——大量密集的步兵陣形……由數千名身披鎧甲、行動如一、訓練有素的士兵組成的衝鋒能夠橫掃戰場上的騎兵或敵方的任何其他力量。當這種優勢變得明顯時……任何不利於加強方陣力量的事情都會危害城邦。如果危險迫在眉睫,如公元前7世紀斯巴達發生的奴隸反抗多利亞統治者造成的災難那樣,那麼對它的反應將是十分劇烈的。”
儘管麥克尼爾注重文明之間的交流和影響,但是他卻不認為人類最終會形成統一的文明。他曾在《紐約時報》上發表過一篇批判弗朗西斯·福山的《歷史終結和最後一人》的書評。福山認為人類社會的進化會以西方式民主自由為終點,並在這個終點結成一體。麥克尼爾批駁了這種思想,認為人類將保持文明的多元化。他給出的理由是:”團體就是靠他們與外人的差別來定義他們自己,而人性是變化的,所有從基因遺傳的傾向和能力都會自動形成各種各樣的形式。”這個理由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麥克尼爾的強勁有力的樂觀主義,正是這種思想保證了這本《世界史》從頭到尾都新鮮、生動。
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當世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歷史學科的“現代開創者”。現為芝加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曾擔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美國世界史學會主席。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與斯賓格勒、湯因比齊名,被譽為“20世紀對歷史進行世界性解釋的巨人”,開闢了一個西方世界史學的新時代。 1963年,他以一部《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一舉成名,並因此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此後,他筆耕不止,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 1996年,威廉·麥克尼爾因“在歐洲文化、社會和社會科學領域裡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伊拉斯謨獎。 ..
威廉·哈迪·麥克尼爾(1917—)生於加拿大,父親是一位神學家和教育家。得天獨厚的學術條件使他很早就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的三卷本《歷史研究》曾讓他大受啟發,他發誓寫出一本真正的世界史。他的歷史觀也是對湯因比歷史觀的演進。後者強調世界文明的隔離,而他則強調世界文明的交流,並在這種交流中提煉出一種簡明的、務實的進化論。
中文版序言
第四版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
舊大陸各大文明的出現和確立
(公元前500年之前)
第一章人類歷史之初 007
第二章文明擴散的第一階段(至公元前1700年前) 021
目錄
第三章公元前1700~前500年中東的世界主義 043
第四章印度文明的確立(至公元前500年) 068
第五章希臘文明的確立(至公元前500年) 079
第六章中國文明的確立(至公元前500年) 090
第七章蠻族世界的變化(公元前1700~前500年) 099
第一部分進一步閱讀書目 105
第二部分
各大文明之間的平衡
(公元前500~公元1500年)
第八章希臘文明的繁榮(公元前500~公元前336年) 119
第九章希臘化文明的傳播(公元前500~公元200年) 134
第十章公元前500年~公元200年的亞洲 149
第十一章印度文明的繁榮和擴張(公元200~600年) 162
第十二章蠻族入侵和農耕文明的應對(公元200~600年) 175
第十三章伊斯蘭教的興起 190
第十四章中國、印度和歐洲(600~1000年) 200
第十五章突厥和蒙古征服的影響(1000~1500年) 215
第十六章中世紀歐洲和日本(1000~1500年) 231
第十七章1500年前文明世界的邊緣 245
第二部分進一步閱讀書目 254
第三部分
西方的支配地位
第十八章地理大發現及其世界影響 273
第十九章歐洲的自我轉型(1500~1648年) 280
第二十章歐洲的外圍:俄羅斯和美洲(1500~1648年) 296
第二十一章伊斯蘭教王國及其印度教和基督教臣民共同體(1500~1700年) 305
第二十二章1500~1700年的遠東 318
第二十三章歐洲的舊制度(1648~1789年) 325
第二十四章美國和俄國(1648~1789年) 341
第二十五章亞洲對歐洲舊制度的反應(1700~1850年) 352
第三部分進一步閱讀書目 366
第四部分
全球性世界主義的開端
第二十六章“工業革命”和“民主革命”引起的西方文明轉型(1789~1914年) 378
第二十七章亞洲對工業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反應(1850~1945年) 398
第二十八章非洲和大洋洲(1850~1945年) 421
第二十九章西方世界(1914~1945) 440
第三十章1945年以來的全球競爭和世界主義 462
第四部分進一步閱讀書目 494
索引 504
譯後記 524
目錄
地圖目錄
早期美索不達米亞
畜牧業的產生(約公元前3000年)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河流域遺址
向雨水灌溉地區的轉移
馬拉戰車民族的擴張(公元前1700~公元前1400年)
古代中東(約公元前1200年)
騎兵革命(公元前800~公元前500年)
希伯來人的巴勒斯坦
古代希臘世界
古代中國(公元前500~公元前300年)
雅典帝國(約公元前432年)
羅馬帝國的擴張
孔雀帝國
中國的統一
中亞的帝國(約400年)
大印度(400~600年)
查士丁尼時代的東羅馬帝國
中國重新統一
伊斯蘭教的興起(622~733年)
加洛林帝國(800~900年)
歐洲的反攻(1000~1100年)
1453年前穆斯林對東正教的支配地位
到1492年左右中世紀歐洲的擴張
非洲(約1500年)
美洲印第安人文明(約1500年)
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
亞洲的帝國(約1600~1700年)
德川幕府(1603年起)統治下的日本
1648~1789年的歐洲
殖民地美洲(約1789年)
1795年的俄國
英國佔領印度
1799~1812年拿破崙統治下的歐洲
1850年後的伊斯蘭教王國
1914年以前歐洲對非洲的滲透
1740~1914年歐洲對太平洋的滲透
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
1941~1945年的遠東和太平洋
歐洲的冷戰(1970年)
1945年以來的新國家
冷戰結束后的歐洲(1991年)
大事年表目錄
從人類開端到公元前1000年
公元前500年~公元1500年
公元1400年至今
目錄
插圖目錄
希臘雕刻藝術的發展
1:阿里斯遜石柱
2:海神波塞冬
3:利姆諾斯的雅典娜頭像
4:羅馬無名氏肖像
5:羅馬婦女肖像
6:戴王冠的婦女頭像
7:馬可·奧勒留胸像
8:歐特盧普斯的肖像
希臘雕刻的傳播和轉型
9:來自阿旺蒂卡姆的赫爾維蒂人頭像
10:(左)雅典娜或羅馬
(右)佛陀
11:(上)來自山西的佛陀造像
(下)來自河南的佛陀造像
12:佛祖齋戒
13:大甘吉葯叉女
印度建築的發展和傳播
14:第17號神廟,桑奇
15:馬萊吉蒂濕婆拉雅神廟,巴達米
16:帕拉蘇拉美斯瓦爾神廟,濕婆神
17:穆克特希瓦爾神廟,濕婆神
18:穆克特希瓦爾神廟,細部
19:持鏡子的婦女,來自濕婆神或卡朱拉霍的一座神廟的裝飾細部
20:大神廟建築群全景,濕婆神
21:蓬塔德哇神廟,迪恩高原,爪哇
22:佛塔,尼泊爾
23:濕婆神神廟,爪哇婆羅洲
24:吳哥窟,柬埔寨
中國、蒙古、波斯和莫卧兒帝國的繪畫
25:馬遠,《梅間俊語圖》
26:馬賁(被歸於他)《百鵝圖》
27:(上)粱楷《李白行吟圖》
(下)牧溪《柿子圖》
28:董源《溪岸圖》,畫軸局部
29:比哈德(《牧民責罵大流士王》,來自“布斯坦”
30:大毒蛇
31:來自埃米爾·哈姆扎傳奇的一幅插圖
32:達拉·什庫王子及其兒子
歐洲藝術與社會
33:《全能的主基督》
34:喬托·迪·邦多內,《拿撒勒的復活》
35:皮埃羅·德拉·弗蘭西斯卡,《基督的復活》
36:阿爾伯特·丟勒,《自畫像》
37:阿爾伯特·丟勒,《騎士、死亡與惡魔》
38:《奇迹創造者聖尼古拉斯》
39:“希臘人”,《聖傑羅姆》
40:倫勃朗·凡·萊因,《呢絨行會商人集會》
41:讓·巴普提斯特·佩羅諾,《德·索爾坎維爾夫人》
42:雅克·路易·大衛,《種菜婦人》
43:弗蘭西斯·戈雅,《1808年5月3日》
44:奧諾雷·杜米埃,《三等車廂》
44:約翰·辛格·薩金特,阿什·威提梅爾先生和他的太太
46:本·沙恩,《自由》
47:胡安·米羅,《向鳥投擲石頭的人》
48:亨利·摩爾,1891- ,《核能》
工業化時代的建築
49:(上)歌劇院,巴黎。查理·加尼葉
(下)議會大廈,倫敦。查理·巴利爵士
50:水晶宮,倫敦。約瑟夫·帕克斯頓
51:(上)古姆百貨商場,莫斯科
(下)卡爾森·皮埃爾·斯各特公司,芝加哥。路易斯·沙利文
52:維恩萊特大廈,聖路易。路易斯·沙利文
53:伍爾沃斯大廈,紐約。卡斯·吉爾伯特
54:包豪斯,德紹。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55:約翰遜·沃克斯研究中心,威斯康辛州,拉辛。弗蘭克·勞埃德·萊特
56:內政部大樓,華盛頓特區
57:(上)國立莫斯科大學
(下)柳特波德大廈,紐倫堡。阿爾伯特·施佩爾
58:希格拉姆大廈,紐約。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和菲利普·約翰遜
59:(上)加里寧景色,莫斯科
(下)議會大廈,巴西利亞。奧斯卡·尼梅耶
60:(上)美國大帳篷,1967年世界博覽會,蒙特利爾。巴克敏斯特·富勒
61:環球航空公司候機樓,紐約。埃羅·沙林恩
62:(上)國家體操館,東京。丹下健三
(下)人類學博物館,墨西哥。皮德羅·拉米內茲·瓦茲奎茲
63:住房,迪傑南-埃爾-哈桑,阿爾及利亞。羅蘭·西莫內特
64:曼哈頓中心區,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