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2011年九把刀執導電影
劇照
畢業之後,聯考放榜,柯景騰考上了交通大學管科系,而沈佳宜在聯考時因身體不適表現失常,只考上了台北師範學院。儘管身隔兩地,柯景騰每晚都會排隊打公共電話關心沈佳宜。柯景騰認為男生都要在女生面前表現自己最強的一面,於是舉辦了一場“自由格鬥賽”。賽后,沈佳宜怪柯景騰幼稚,而柯景騰則認為,沈佳宜不能理解他想在她面前表現出勇敢的一面,兩人因此大吵一架。大雨中,柯景騰痛苦地放棄追求沈佳宜。
大學畢業以後,柯景騰考上東海大學研究所,並在過程中開始寫小說。儘管兩人未能成為戀人,不過友情卻進一步升華,成為永遠的好友。最後,大家都得到了各自的成長,擁有自己的未來。
劇照
演員名 | 角色名 | 配音 | 備註 |
陳妍希 | 沈佳宜 | 簡介 女主角 | |
柯震東 | 柯景騰 | 簡介 男主角 | |
庄濠全 | 曹國勝 | 簡介 柯景騰的摯友 | |
郝劭文 | 謝明和 | 簡介 柯景騰的摯友 | |
蔡昌憲 | 廖英宏 | 簡介 柯景騰的摯友 | |
胡家瑋 | 胡家瑋 | 簡介 沈佳宜的閨蜜 | |
鄢勝宇 | 許博淳 | 簡介 柯景騰的摯友 | |
王彩樺 | 柯媽媽 | 簡介 柯景騰的媽媽 | |
柯義浤 | 柯爸爸 | 簡介 柯景騰的爸爸 | |
賴炳輝 | 校長 | 簡介 精誠中學的校長 | |
邱彥翔 | 沈佳宜的丈夫 | 簡介 沈佳宜的丈夫 | |
陳繼平 | 教官 | 簡介 精誠中學的教官 | |
賴雅妍 | 情侶(女) | 簡介 沈佳宜看到窗外的情侶 | |
黃柏鈞 | 情侶(男) | 簡介 沈佳宜看到窗外的情侶 | |
李鳳新 | 班導師 (賴導) | 簡介 精誠中學的班導師 | |
高麗紅 | 國文老師 | 簡介 精誠中學的國文老師 | |
段正平 | 數學老師 | 簡介 精誠中學的數學老師 | |
李維維 | 英文老師 | 簡介 精誠中學的英文老師 | |
蔡武雄 | 鄰居 | 簡介 柯景騰的鄰居 | |
許麗娜 | 理髮店老闆娘 | 簡介 柯景騰去理光頭的理髮店老闆娘 | |
林冠菁 | 許可欣 | 簡介 迎新時與柯景騰跳“第一支舞”的女孩 | |
吳冠廷 | 建漢 | 簡介 柯景騰的大學室友 | |
黃逸祥 | 義智 | 簡介 柯景騰的大學室友 | |
陳弘璟 | 孝綸 | 簡介 柯景騰的大學室友 | |
孫綻 | 建偉 | 簡介 跆拳道社的黑帶 | |
陳永晉 | 勃起爸 | 簡介 許博淳(勃起)的爸爸 | |
嚴藝文 | 勃起媽 | 簡介 許博淳(勃起)的媽媽 |
出品人 | 柴智屏 崔震東 | 美術設計 | 沈展志 |
製作人 | 柴智屏 | 動作指導 | 楊志龍 |
監製 | 柴智屏 | 造型設計 | 許力文 |
原著 | 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服裝設計 | H-PAPK |
導演 | 九把刀 廖明毅(執行) 江金霖(執行) | 燈光 | 黃富章 |
副導演(助理) | 許佳真 | 錄音 | 郭禮杞 |
編劇 | 九把刀 | 劇務 | 郭松柏 林立平 |
攝影 | 周宜賢 | 場記 | 李慧敏 |
配樂 | 侯志堅 李伊琪 杜篤之 郭禮 | 發行 | 群星瑞智藝能有限公司 |
剪輯 | 廖明毅 | 選角導演 | 郭家鳳 李依璟 |
道具 | 周曉君 | 藝術指導 | 沈展志 |
角色介紹
柯景騰
演員柯震東
柯景騰因被老師懲罰換坐位,坐到了沈佳宜前面。英文課沈佳宜沒帶課本,柯景騰將自己的傳給她,結果被老師體罰。為了感謝他沈佳宜幫他出了愛心考卷,兩人不知不覺的逐漸喜歡上了彼此。畢業之後,聯考放榜,他考上了心儀的重點大學。儘管兩人身隔兩地,柯景騰每天晚上都會排隊打公共電話,來關心沈佳宜。
沈佳宜
演員陳妍希
沈佳宜清純可愛,是班上眾多男生暗戀的對象。男生們用不同的方式追求和討好她,有的愛耍帥,有的喜歡搞笑,也有奪愛高手,但沈佳宜卻對坐在她前面的柯景騰情有獨鍾。在聯考時因身體不適而表現失准,她只考上了普通大學。
謝明和
演員郝劭文
謝明和號稱是“胖屆奪愛高手”,在中學畢業后,沈佳宜考上了某大,眾男生各自決定去向沈佳宜表白,謝明和坐著火車第一個趕到,向沈佳宜表白。
曲目 | 歌名 | 演唱 | 備註 | 時長 |
1 | 《制服上的藍點》 | 配樂 | 謝占雋 配樂製作 | 00:38 |
2 | 《永遠不回頭》 | 柯震東、陳妍希、郝劭文、 蔡昌憲、鄢勝宇、彎彎 | 重新詮釋電影 《七匹狼》名曲 | 04:13 |
3 | 《打手槍》 | 配樂 | 謝占雋 配樂製作 | 01:02 |
4 | 《戀愛症候群》 | 黃舒駿 | 黃舒駿詞曲創作 | 07:24 |
5 | 《女孩的馬尾》 | 配樂 | 謝占雋 配樂製作 | 01:11 |
6 | 《最後的浪花》 | 配樂 | 謝占雋 配樂製作 | 01:39 |
7 | 《各自的翅膀》 | 配樂 | 謝占雋 配樂製作 | 01:42 |
8 | 《孩子氣》 | 陳妍希 | 陳妍希詞曲創作 | 04:14 |
9 | 《獻給你的格鬥賽》 | 配樂 | 索尼音樂電影原聲帶 | 02:16 |
10 | 《笨蛋》 | 配樂 | 謝占雋 配樂製作 | 01:34 |
11 | 《寂寞的咖啡因》 | 柯震東 | 九把刀詞曲創作 | 04:39 |
12 | 《沒有你的青春》 | 配樂 | 謝占雋 配樂製作 | 01:24 |
13 | 《人海中遇見你》 | 林育群 | 謝占雋 詞曲創作 | 03:52 |
14 | 《那些年》 | 胡夏 | 九把刀作詞木村充利作曲 | 06:11 |
15 | 《回憶》 | 配樂 | 雋程音樂原聲帶 | 01:32 |
劇照
劇照
柯景騰是台灣彰化人。在33歲以前,九把刀的人生和沈佳儀這個名字緊緊連在一起。因為他從初一開始喜歡她,為追她發奮學習,提前被台灣交通大學錄取。和同窗的好朋友們一起,九把刀以追求沈佳儀為目標,度過了整個青春期,八年無果。2005年沈佳儀結婚,嫁給了大他們八歲的中年男子。參加完婚禮后,九把刀把自己的故事寫成小說,2010年又把小說拍成電影。
製作團隊
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製作團隊里,幾乎沒有人玩過電影:導演兼編劇九把刀是台灣網路小說作家,只在2008年拍攝過一個25分鐘的短片《三聲有幸》;攝影師沒有拍過電影;製作公司沒有拍過電影;男主角柯震東只拍過電影短片;女配角是沒有任何影視經驗的女插畫家彎彎;最重要的女主角陳妍希主要是演電視劇,看上去沒有任何所謂票房號召力;整個團隊在電影界最資深的,大概就是扮演男主角情敵的郝劭文。
拍攝場景
影片的家場景在彰化,勘景的時候,就在九把刀老家附近,距離約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到了,整個房間的風格很像九把刀以前的房間,加上他個人情感的因素,就選了那個場景。
因為九把刀太想看到柯景騰與沈佳宜穿上他記憶中制服的模樣了,所以彰化縣精誠中學是唯一的選項。主場景定在精誠中學,明顯的限制也出來了,尤其精誠中學是一間傳統相當重視升學的學校,所以幾乎無法在暑假之外支援拍攝,為了避免打擾到學弟妹的學習,所以影片在暑期輔導間完成主要高中場景的拍攝。
主創單位 | |
---|---|
製作公司 | 群星瑞智藝能有限公司 台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
發行公司 | 福斯國際製作(大中華)有限公司 群星瑞智藝能有限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公司(新加坡) |
票房信息 | |||
---|---|---|---|
上映地區 | 累計票房 | 截止時間 | 備註 |
中國內地 | 7580萬人民幣 | 2012年1月15日 | 台灣電影在大陸的記錄 |
中國台灣 | 1億7746萬新台幣 | 2011年10月29 | 年度台灣地區電影票房冠軍 |
馬來西亞 | 394萬人民幣 | 2011年12月4日 | 最高排名第二名 |
收視率 | ||
---|---|---|
時間 | 收視率 | 備註 |
2012年1月24日 | 平均收視率7.14 | 中國台灣電視頻道史上最高收視率 |
劇照
劇照
時間 | 頒獎方 | 獎項 | 備註 |
2011年 | 第13屆台北電影節 | “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項目”觀眾票選獎 | 獲獎 |
最佳劇情長片 | 提名 | ||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 最佳新演員:柯震東 | 獲獎 | |
最佳新導演:九把刀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陳妍希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木村充利/九把刀 | |||
2012年 |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 獲獎 |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最佳新導演:九把刀 | 獲獎 | |
最佳新演員:柯震東 | |||
觀眾票選最受矚目電影 | |||
觀眾票選最受矚目表現:陳妍希 | |||
觀眾票選最受矚目女演員:陳妍希 | 提名 | ||
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 | 網路票選最受歡迎男女演員-最受歡迎女演員:陳妍希 | ||
最佳女演員:陳妍希 | |||
最佳新演員:柯震東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一部跨年的話題電影,票房成績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青春愛情的巨大感召力,個體化的情感書寫就像傳染病,雖然每個人都病的不輕,但依然甘心被傳染。作為青春片,該片摒棄了台灣青春電影過於濃烈的本土氣息和邊緣色彩,影片所專註的始終是具有共通性的青春情感。無論是熱血兄弟還是青春初戀,所指向的都是對青春的膜拜和讚美,那些青春朦朧的愛戀、感傷和困惑,單純而直接地點綴其中,沒有刀光相向的殘酷物語,有的是小清新里積極健康的心態,就像影片里的沈佳宜那樣單純向上。不過完全將影片歸為“小清新”的行列顯然有失偏頗,柯景騰們時常脫口而出的“污言穢語”,勃起、四腳獸、六腳獸以及課堂打飛機、集體看愛情動作片等等明顯具有性色彩的名諱和場景充斥其中,在一向講求清新風格的青春片里,這些標準的重口味場景可謂兇猛異常。但是,恰恰是對重口味的自信且合理地運用,才使影片脫離了單純溫情催淚的清新,這完全是自信爆棚的九把刀才敢做的事情。小清新與重口味完美結合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嚴格區分開來,觀眾既為小清新所感動,也為重口味會心一笑,兩者的結合,共同導向溫暖的記憶,引發的青春感懷(影評人云飛揚評)。
該片是一個不可以複製的經驗。不可複製,只因九把刀已經將自己最重要的真實人生和情感全盤澆注其中—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創造的奇迹,不如乾脆說這是貨真價實不加掩藏的感情創造的奇迹(影評人焦雄屏、《時代周報》評)。
劇照
導演 | 九把刀 |
製片人 | 柴智屏 |
編劇 | 九把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