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鄉

黑龍江虎林市太和鄉

太和鄉隸屬虎林市管轄。位於市境南部,穆棱河北岸。鄉政府駐地距市區7公里。太和鄉,以駐地太和村得名。

目錄

正文


原名“黑嘴子”,以一“濃黑鬍子”的老人開店得名。清末,設治之初,開闢街基時稱清和鎮,又名“西街基”。中華民國成立后,屬虎林縣第五區管轄。東北淪陷后,1939年8月,實行街村制,設太和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設置太和區,1949年6月改為第二區。1956年2月,設置太和鄉。1958年9月,與東寶鄉合併成立太和人民公社。1959年9月,併入八五○農場,稱太和分場。1962年2月,恢復太和公社。1984年3月,改為太和鄉。
太和鄉全境地處穆棱河和七虎林河沖積平原。全鄉總面積426平方公里,大部分土地屬農場經營。鄉管農村有耕地4.5萬畝,以種植大豆、小麥為主。全鄉共轄太和、太興、太山、正義、聯義、新義、平原等7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6320人,其中滿、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佔2%。鄉政府駐地太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