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何村

新何村

新何村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中心地帶,原來是新塘舊鎮門戶,現位於新塘鎮新舊城區中部,總面積2.2平方公里,村下屬5個經濟合作社(朝市社、市頭社、細廟社、崗嚇社、高地社)為原來5條自然村,主要姓氏有湛、伍、招等。

2015年末,該村戶籍人口2846人。其中,男性1424人,女性1422人。實際在村人口1392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306人。村民為漢族屬廣府民系,使用粵語。

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05人,澳門同胞31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5人,主要分佈在紐西蘭、加拿大、新加坡等國。

現有常住戶775戶,常住人口2654人,外資工廠、中小型企業有50多家。

新何村


新何村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市新塘鎮中心地帶,原來是新塘舊鎮門戶,現位於新塘鎮新舊城區中部,總面積2.2平方公里,區內廣深鐵路、荔新公路、石新公路、107國道、解放路、新塘大道等多條主幹道縱橫貫穿而過,交通相當發達,地理環境優越。村下屬5個經濟合作社(朝市社、市頭社、細廟社、崗嚇社、高地社)為原來5條自然村,改革開放后,經規劃,我村市頭社、細廟社、崗嚇社、高地社先後建成了4條新農村村莊,即市頭沙古了、西瓜嶺尾(土名)新村、細廟石柱山(土名)新村、崗嚇柯士嶺(土名)新村、高地匯美新村。現有常住戶775戶,常住人口2654人,外資工廠、中小型企業有50多家,各種個體商戶350多間,外來務工暫住人員3500多人。新何村是一條人傑地靈的大村莊。村內有多處被列入增城市歷史文物,如位於市頭社內的“三部尚書府”(現為新塘鎮菊泉中學校);位於該尚書府前的“三墩塘”;位於村委會前的“月形塘”;以及原新塘區第一個中共黨支部位於朝市社的舊址等。本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史上明朝出了個“三部尚書”湛若水;解放前新塘區鄉的第一任中共黨支部書記伍來成同志系新何村人,後為革命事業獻出寶貴生命。新何村內的民間風俗有帥府爺過坊,每年三月天村民舉行游會在舊新塘十三坊輪著轉,後來在解放幾年後,約1958年廢除此習俗。現民間仍保留著各村十三年輪一次的“檢日”、“承香”的習俗,輪到本村各坊(共5坊)即在當年的“七月七”家家戶戶宴請親朋,來年再擇日“承香”,顯得虔誠而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