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唱得幸福落滿坡的結果 展開

唱得幸福落滿坡

劉改魚演唱歌曲

歌曲《唱得幸福落滿坡》由山西晉中昔陽人,農民作曲家史掌元譜曲,原唱為山西省歌舞劇院一級演員劉改魚,歌曲朗朗上口,至今在民間仍廣泛傳唱。

創作背景


史掌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和石匠,扶犁種地、工山鑿石、砌窯洞是他的拿手好活兒。在互助組時,大家白天勞動,晚上積肥,有的輕年農民怕苦怕累,不時地抱怨,勞動熱情不高。年方三十的史掌元看在眼裡,氣在心中,咱們積肥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能多打糧食,過去就是因為地力不足,糧食產量低,村裡餓死了多少人?現在團結起來搞互助生產,你又怕苦怕累?儘管如此,史掌元沒有直接去說服這樣的輕年人,而是躺在炕上構思起來。第二天,一曲《積肥小調》在他口中一哼而出,很快在全村人中傳唱。“我本來就是一個農民,一個石匠,干著干著活,一首歌就在我腦子裡形成了。”
1959年國家文化部舉辦了一個全國業餘歌手新作品大獎賽。根據參賽要求,歌詞必須在《紅旗歌謠》上選歌詞。《紅旗歌謠》是郭沫若、周揚二人合編的。這些歌詞質量很高,都是好歌詞。挺厚的一本在這一本書上,史掌元反來複去的選了很多,最後選上了《唱得幸福落滿坡》。
史掌元說:“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唱得幸福落滿坡》是反映農村生活的。當時,村裡正在搞植樹造林,綠化,種果樹。正在這個時間,《唱得幸福落滿坡》這個歌詞。恰恰反映了農村的面貌。我下地勞動,他們在一邊休息,我在一邊構思,用什麼樂器奏,用什麼旋律起,一邊哼著歌詞,哼一個旋律。用了五天時間這首歌就寫完了。我先拿給我們俱樂部歌誦隊的人,讓她們來唱,大家說,很好,很好。不久,省裡邊下來徵集全國業餘歌手比賽的作品來了,我就把這首歌拿出來,讓他們唱了唱,聽了聽,他們帶回去了。他們拿回去,在省歌舞團找了一個劉改魚,她是唱山西民歌的,她唱了唱,就送到中央去了。送到中央后,評了半年多時間,最後評出來一個全國一等獎的歌曲。當時參賽歌曲是很多很多的。第一首是毛主席詩詞《長征》,第二首就是《唱得幸福落滿坡》,獲得一等獎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就向全國播放這首歌曲,全國的各種報刊都在發表這首歌。獲了一等獎,當時給了一把二胡,一張獎狀。”

歌曲歌詞


南山嶺上南山坡
南山坡上唱山歌
唱得紅花朵朵開
唱得果樹長滿坡
唱得果樹長滿坡 長滿坡
東坡唱起豐收樂
西坡唱起銀水河
河水淙淙流不斷
東坡西坡長稻禾
東坡西坡長稻禾 長稻禾
高坡青松葉不落
低坡紅花果樹多
前坡密桃后坡里
千重萬送金銀坡
千重萬送金銀坡 金銀坡
金坡銀坡八寶坡
羊群滾滾似銀河
牧童站在銀河岸
手揚鞭梢口唱歌
手揚鞭梢口唱歌 口唱歌
田坡林坡花果坡
綠草青青牛滿坡
南山坡上放聲唱
唱得幸福落滿坡
唱得幸福落滿坡 落滿坡
唱得幸福落滿坡 落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