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直通車
醫療直通車
醫療直通車,是讓每一個人可以用未來的收入實施自我醫療保障的體系。社會保障體系主動“借醫療費”給患者,患者還不起則無需償還,在影響生活基本水平的情況下也無需償還,這種新型的“借貸”方式有望解決有病看不起的問題。
醫療直通車,是讓每一個人可以用未來的收入實施自我醫療保障的體系。社會保障為每個患者墊付醫療費用,包括醫療和醫藥及其在接受醫療期間的合理生活需要;待患者康復、形成還款能力之後,在不影響基本生活水平和教育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償還全部醫療費用及其利息;如果患者一生都不能形成還款能力,則永遠不需要償還(由社會保障體系承擔全部費用);如果患者一生都不能形成足夠的還款能力,則按照有能力償還的實際情況來部分償還(其餘部分由社會保障體系來承擔);如果一個人過世,其醫療費用還沒有全部還清,則其遺產首先應該用於償還醫療費用。結餘部分則歸繼承人。如果遺產不足以償還全部醫療費用,則由社會保障體系承擔。
1、任何人都可以無需事先支付任何費用就得到醫療機會,而且看病後也不存在付不起醫療費用的問題,因為社會保障的“借錢”給患者,與傳統意義上的貸款有著本質的不同:非但在還不起錢的情況下無需償還,而且在影響生活基本水平的情況下也無需償還,所以它是一種新型的“借貸”。在這種新型“借貸”關係下,有病看不起的現象就會徹底根除。
2、會保障體系“借醫療費”給每個患者,非但不會產生巨大的開支,而且還可以節約巨大的開支。因為患者“借醫療費”之後就無需社會保障的醫療費用救濟,只有其中永遠、絕對付不起醫療費用的患者,才需要救濟。而調查表明:95%以上的患者付不起醫療費用,實際上是暫時付不起,並不是永遠付不起。只要有一個付款的緩衝期,絕大多數的患者實際上都可以自己承擔醫療費用。永遠付不起醫療費用的患者,比例並不高,通常不及5%(如果將一個人的遺產也計算在內則更低)。對於這部分承擔不起醫療費用的社會成員,即使社會保障不是“借醫療費”給患者,也不能推卸保證責任,否則就完全違背了文明社會的責任。
所以從整體上來看,“借醫療費”給每個患者,對於社會保障體系而言是“賺錢的買賣”,而不是“賠錢的買賣”。“借醫療費“的患者越多,社會保障也就越省錢。
1、據中國政府的統計數據和西方社會保障的實際支出,在未來兩年至少會達到五萬千億人民幣。這樣大的資金所帶來的內需擴大結果是非常驚人的——它將極大地拉動中國的內需,使中國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並可減少其他刺激手段帶來的一些弊端。
2、此種內需增長建立於醫療保障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刺激消費基礎上的,因此不會產生刺激經濟不當而引起的風險(諸如房地產過熱),不會導致社會整體經濟某個部分的畸形發展。此外,這種模式將非常平穩,會平穩地帶動相關產業的平穩發展,從而導致整個社會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3、這一模式也能年年持續。一旦醫療有了可靠的保障,中國國民目前的儲蓄意識將自然發生變化——因為無需再以儲蓄的方式來應對醫療費用問題。這必將使人們從不敢消費的恐懼中解放出來。由此釋放的消費究竟會達到什麼數量級,我們尚無法知曉——然而我們可以估計,至少會佔目前儲蓄總額的10%到20%,也就是說在2萬億到4萬億人民幣之間。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數量——它對內需的增長也具有非常巨大的意義。
4、然實施醫療直通車,“借醫療費”給每個患者,需要極其巨大的保障資金,可是對社會保障體系而言,卻不存在任何的啟動資金問題。因為實施醫療直通車,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資金獲得方式就會從根本上改變,就無需完全依靠政府通過稅費的方式籌集資金給社會保障來實施社會救濟,而可以通過借貸的方式,向金融信貸體系借錢來運作。而這對目前中國金融信貸體系而言,是求之不得的——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金融資產總量約為70萬億人民幣左右,大約佔世界金融總量的5%到6%左右。貸款給社會保障,不止為社會保障提供資金,也可以化解金融信貸體系的資金流動困境。因為社會保障的信譽是世界上最好的——它的壽命比各屆政府都長,同時也不會引起經濟的局部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