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級躍遷

電子從某一能層躍遷到另一能層

能級躍遷首先由波爾(Niels Bohr)提出,但是波爾將宏觀規律用到其中,所以除了氫原子的能級躍遷之外,在對其他複雜的原子躍遷規律的探究中,波爾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原理簡介


能級躍遷(電子躍遷),電子從某一能層(電子層/電子亞層)躍遷到另一能層。其間,電子完成基態、激發態之間的轉變。

詳細內容


氫原子能級圖
氫原子能級圖
氫原子能級:原子各個定態對應的能量是不連續的,這些能量值叫做能級。
①能級公式:En=E1/n
②半徑公式:rn=r1·n
氫光譜中,
n=2,3,4,5,…...向n=1躍遷發光形成賴曼線系;
n=3,4,5,6……向n=2躍遷發光形成巴耳末線系;
n=4,5,6,7……向n=3躍遷發光形成帕邢線系;
n=5,6,7,8……向n=4躍遷發光形成布喇開線系,
其中只有巴耳末線系的前4條譜線落在可見光區域內。
③能量最低的能級叫做基態,其他能級叫做激發態。電子“遠離”原子核,不再受原子核的吸引力時的狀態叫做電離態,電離態的能級為0(電子由基態躍遷到電離態時,吸收的能量最大)。

補充說明


能級躍遷
能級躍遷
能級躍遷的概念來自於Niels Bohr的氫原子模型。在Bohr-Sommerfeld模型中,氫原子的軌道能級是分立的,電子的能量只能取13.6eV的倍,其中n為正整數。電子可以在各個能級間躍遷並放出(或吸收)特定頻率的光子,但不能處在兩個能級間的狀態。這很好地解釋了氫原子的發射光譜是分立的而非連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