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木杠子亂彈
棗木杠子亂彈
“棗木杠子亂彈”俗名“小調”、“雜八調”。屬傳統民間曲藝範疇。始創於大明初,發展於清康乾盛世。迄今三百餘年。其曲調系歷代無名藝人隨意哼成,又經不斷加工,口耳相傳,流傳至今。唱腔十分優美動聽。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哼”之譽。唱詞之來源有三:一是民歌民謠,系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無固定形式,觸景生情,即興演唱。如《光棍哭妻》、《寡婦五更》、《拙老婆做鞋》、《大閨女做夢》、《饞夫人》、《正對花》等》。二是斷章於優秀劇目,如《許仙游湖》、《張生戲鶯鶯》、《砸麵缸》、《蹦情》等。三是源於歷代文人墨客之詩詞歌賦,如《滿江紅》、《四大景》、《四小景》、《四季相思》、《鴛鴦扣》、《溶金錢》等。其中不乏明清時期聞名遐邇的名士李象先先生的大作。
“棗木杠子亂彈”流行範圍以大王鎮大王西村為中心,覆蓋方圓十餘華里。有劇情中所反映的風俗人情,方言土語為證,如“根半腿”、“撅噘著個腚”、“腰就粗的那六筲子瓮”……
歷經承先啟後,流傳下來至今可演唱的歷史劇目有48個。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挖掘整理民族文化遺產。“棗木杠子亂彈”先後被列入重點發展對象。1995-2001年採集和整理劇目文獻的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了好幾年。縣文化館曾派楊光同志發動李中清、李中道、李保禎、曲錫純等老藝人一方面籌備匯演,一方面組織年輕人李雲太、李湘山、李家正、李湘東、李廷良利用農閑和晚上,進行傳授學習。同時由李中清口授,李湘東逐句記錄,始有原材料存世。
1967年8月,六名老藝人先後赴縣、地區及省參加民間藝術匯演。在省劇院的領獎台,“棗木杠子亂彈”脫穎而出,受到領導和評委地高度評價,並榮獲一等獎。
1960年,老藝人李中道改編創作了“棗木杠子新唱”、“廣北四季調”,古為今用的唱出了廣北人民的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年動亂期間,“棗木杠子亂彈”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打入冷宮。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文化藝術領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時期。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挖掘和發展工作。大王西村在鎮政府的支持下,以李雲太同志為首,組織業餘文藝宣傳隊,一方面繼承學習了傳統的優秀劇目,並根據黨的大政方針和開放發展的大好形勢,先後表演了數十個“棗木杠子新劇目”,大張旗鼓地宣傳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大好形勢。其中《歌唱十五大》、《喜迎十六大》、《三個代表放光芒》、《兩親家誇大王》、《婚育新風進萬家》等許多優秀劇目多次赴縣市參加演出。其中,《近親早婚十不全》曾代表東營市赴省參加匯演,獲三等獎。2001年整理出版了《大王西村文藝劇目彙編》一冊,40餘篇,數萬字。2004年第二冊文藝彙編問世。棗木杠子亂彈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煥發青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