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Wiki的結果 展開

Wiki

多人協作的寫作系統

Wiki是一種在網路上開放且可供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系統,由沃德·坎寧安於1995年首先開發,這種超文本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沃德·坎寧安將wiki定義為“一種允許一群用戶用簡單的描述來創建和連接一組網頁的社會計算系統”。 Wiki站點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訪問者)維護,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擴展或者探討。

簡介


維基應用的典範,維基百科
維基應用的典範,維基百科
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網格系統,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創建、更改、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必要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領域的知識。
WiKi可以調動廣大網民的群體智慧參與網路創造和互動,它是web2.0的一種典型應用,是知識社會條件下創新2.0的一種典型形式。它也為教師和學生的知識共享提供了高效的平台,實現了快速廣泛的信息整合。
Wiki的架構
GeoDNS
這個GeoDNS可能比較新奇,實際上原理很簡單,GeoDNS是一個為BIND寫的40行的小程序,可以讓DNS解析的時候考慮地域因素——讓用戶能夠訪問離他地域最近的Web伺服器。
LVS
LVS 是一個開源的軟體,可以實現 Linux平台下的簡單負載均衡。主要由負載調度器、伺服器池和共享存儲構成。可喜的是,這是一款為數不多的中國人自己編寫的開源軟體(章文嵩發起);可惜的是,LVS目前僅支持Linux。
Squid
Squid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Squid是一種用來緩衝Internet數據的軟體。尤其適合像維基這樣的遍布全球,數據中心卻很集中的站點使用。在維基中,Squid緩存分為兩組,一組是文檔內容(多為壓縮的HTML頁面),另一組為媒體內容,主要包括圖片等大一點的靜態文件。目前總計有55台Squid伺服器在維基運行,維基正在準備添加另外的20台。根據維基披露的資料,其中每一台伺服器每秒要處理1000~2500 個http請求,每台伺服器承受100Mb/s~250Mb/s的流量,每台伺服器負責1.4~3.2萬個連接,每台Squid伺服器分配出40GB作為緩存空間。硬體方面,這些Squid伺服器每台都有4塊硬碟,8GB內存。
維基媒體平台
維基所有的項目都運行在維基媒體平台上,這是一個遵守GPL的開源軟體,以PHP寫成。維基本身在使用,但很多別的機構也使用了該軟體平台。在所有125台應用伺服器上都安裝了維基媒體平台,還有40台應用伺服器馬上就要上線,這些應用伺服器都採用了兩顆四核的CPU。這些媒體平台都由一個中心控制台控制,維基可以通過該平台部署某個應用到數百台機器上,非常方便。維基媒體平台非常注重緩存,多數緩存都放在Memcached中。
CDN
維基在美國、荷蘭和韓國分別設有群集,維基CDN會根據來訪IP位置的不同選擇指向最近的群集。
數據存儲
元數據,比如文章修改歷史,文章的鏈接和用戶資料等內容被存放於主資料庫;正文存於外部存儲;用戶上傳的圖片等信息則單獨存放於圖片伺服器。
主資料庫伺服器一共有15台,配置為內存4GB~16GB,6塊73~146GB的硬碟和雙CPU。資料庫中除了有一個主資料庫,還有許多複製的從資料庫,這些主從資料庫並不是按照伺服器個數來劃分的,資料庫都是跨伺服器運行的。

編寫


MediaWikisyntaxEquivalent HTMLRendered output
"Take some more [[tea]]," the March Hare said to Alice, very earnestly.
"You mean you can't take ''less''?" said the Hatter. "It's very easy to take ''more'' than nothing."
"Take some more tea," the March Hare said to Alice, very earnestly.
"I've had nothing yet,""
"You mean you can't take less?" said the Hatter. "It's very easy to take more than nothing."
"Take some moretea," the March Hare said to Alice, very earnestly.
"I've had nothingyet," Alice replied in an offended tone, "so I can't take more."
"You mean you can't take less?" said the Hatter. "It's very easy to take morethan nothing."

歷史


檀香山的Wiki Wiki站牌
檀香山的Wiki Wiki站牌
Wiki軟體是由軟體設計模式社區發展出來,用來書寫與討論模式語言。沃德·坎寧安於1995年3月25日成立 了第一個Wiki網站:WikiWikiWeb,用來補充他自己經營的軟體設計模式網站。他發明了Wiki這個名字以及相關概念,並且實現了第一個Wiki引擎。坎寧安說自己是根據檀香山的Wiki Wiki公車取名的。這是他到檀香山學會的第一個夏威夷語
坎寧安說Wiki的構想是來自他自己在1980年代晚期利用蘋果電腦HyperCard程序作出的一個小功能。
HyperCard類似名片整理程序,可用來紀錄人物與相關事物。HyperCard管理許多稱為“卡片”的數據,每張卡片上都可劃分欄位、加上圖片、有樣式的文字或按鈕等等,而且這些內容都可在查閱卡片的同時編輯修改。HyperCard類似於後來的網頁,但是缺乏一些重要特徵。
WIKI-WIKI巴士
WIKI-WIKI巴士
坎寧安認為原本的HyperCard程序很有用,但創造卡片與卡片之間的鏈接卻很困難。於是他不用HyperCard 程序原本的創造鏈接功能,而改用“隨選搜索”的方式自己增添了一個新的鏈接功能。用戶只要將鏈接輸入卡片上的一個特殊欄位,而這個欄位每一行都有一個按鈕。按下按鈕時如果卡片已經存在,按鈕就會帶用戶去那張卡片,否則就發出嗶聲,而繼續壓著按鈕不放,程序就會為用戶產生一張卡片。
坎寧安將這個程序與他自己寫的人事卡片展示給許多朋友看,往往會有人指出卡片之中的內容不太對,而他們也可以當場利用HyperCard初始的功能修正內容,以及利用坎寧安加入的新功能補充鏈接。
坎寧安後來在別處又寫了這樣的功能,而且這次他還增加了多用戶寫作功能。新功能之一是程序會在每一次任何一張卡片被更改時,自動在“最近更改”卡片上增加一個連往被更改卡片的鏈接。坎寧安自己常常看“最近更改”卡片,而且還會注意到空白的說明欄位會讓他想要描述一下更改的摘要。

特點


WiKi是一個供多人協同寫作的系統。與博客、論壇等常見系統相比,WiKi有以下特點:

使用方便

維護快速:快速創建、更改網站各個頁面內容。
格式簡單:基礎內容通過文本編輯方式就可以完成,使用少量簡單的控制符還可以加強文章顯示效果。
鏈接方便:通過簡單的“[[條目名稱]]”,可以直接產生內部鏈接。外部鏈接的引用也很方便。

自組織

自組織的:同頁面的內容一樣,整個超文本的相互關聯關係也可以不斷修改、優化。
可匯聚的:系統內多個內容重複的頁面可以被匯聚於其中的某個,相應的鏈接結構也隨之改變。

可增長

可增長:頁面的鏈接目標可以尚未存在,通過點選鏈結,我們可以創建這些頁面,使系統得以增長。
修訂歷史:記錄頁面的修訂歷史,頁面的各個版本都可以被取得。

開放性

開放的:社群內的成員可以任意創建、修改、或刪除頁面。
可觀察:系統內頁面的變動可以被來訪者清楚觀察得到。
WiKi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優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個領域的知識。
由於Wiki的自主性,可增長以及可觀察的特點,使Wiki本身也成為一個網路研究的對象。對Wiki的研究也許能夠讓人們對網路的認識更加深入。
另外因為WiKi是一個群體協作的平台,所以它還有平等、共享的特點。

應用


WiKi在一些需要內容管理系統的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JotSpot和SocialText是創WiKi企業應用的先河。
WiKi可以在高校教育環境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直到2006年,WiKi教育應用在目前來講,全球應用的案例都比較少。
WiKi除了被用來創建網站外,也被用作編寫網誌。 WiKi在中小學教育方面,可以作為學生協助學習的平台。

區別


Wiki網站的應用:
可視化Wiki
可視化Wiki
維基Wiki站點一般都有著一個嚴格的共同關注,Wiki的主題一般是明確的堅定的,Wiki站點的內容要求 著高度相關性。對其確定的主旨,任何寫作者和參與者都應當嚴肅地遵從。Wiki的協作是針對同一主題作外延式和內涵式的擴展,將同一個問題談得很充分很深入。博客Blog是一個簡易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關注個性問題的展示與交流的綜合性平台。一般的Blog站點都會有一個主題,但是這個主旨往往都是很鬆散的,而且一般不會去刻意地控制內容的相關性。
Wiki非常適合於做一種“All about something”的站點。個性化在這裡不是最重要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充分性以及權威性才是真正的目標。Wiki由於其技術實現和含義的交織和複雜性,如果你漫無主題地去發揮,最終連建立者自己都會很快的迷失。 Blog注重的是個人的思想(不管多麼不成熟,多麼地匪夷所思),個性化是Blog的最重要特色。Blog注重交流,一般是小範圍的交流,通過訪問者對一些或者一篇Blog文章的評論和交互。
Wiki使用最多也最合適的就是去共同進行文檔的寫作或者文章/書籍的寫作。特別是技術相關的(尤以程序開發相關的)FAQ,更多的也是更合適地以Wiki來展現。 Blog也有協作的意思,但是協作一般是指多人維護,而維護者之間可能著力於完全不同的內容。這種協作在內容而言是比較鬆散的。任何人,任何主體的站點,你都可以以Blog方式展示,都有它的生機和活力。從目前的情況看,Wiki的運用程度不如Blog的廣,但以後會怎樣,還有待觀察,畢竟Wiki是一個共享社區。
Blog可以展示自己個性化的東西,Wiki則體現共性的東西。

技術規範


CAOWIKIpedia
Wiki的技術和規範 WiKi是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的網頁。在每個正常顯示的頁面下面都有一個編輯按鈕,點擊這個按鈕你就可以編輯頁面了。有些人要問:任何人都可以編輯?那不是亂套了么?其實不然,WiKi體現了一種哲學思想:“人之初,性本善”。WiKi認為不會有人故意破壞WiKi網站,大家來編輯網頁是為了共同參與。雖然如此,還是不免有很多好奇者無意中更改了WiKi網站的內容,那麼為了維持網站的正確性,WiKi在技術上和運行規則上做了一些規範,做到既持面向大眾公開參與的原則又盡量降低眾多參與者帶來的風險。這些技術和規範包括:
1、保留網頁每一次更動的版本:即使參與者將整個頁面刪掉,管理者也會很方便地從紀錄中恢復最正確的頁面版本。
2、頁面鎖定:一些主要頁面可以用鎖定技術將內容鎖定,外人就不可再編輯了。
3、版本對比:WiKi站點的每個頁面都有更新紀錄,任意兩個版本之間都可以進行對比,WiKi會自動找出他們的差別。
4、更新描述:你在更新一個頁面的時候可以在描述欄中寫上幾句話,如你更新內容的依據、或是跟管理員的對話等。這樣,管理員就知道你更新頁面的情況。
5、IP禁止:儘管WiKi倡導“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可參與,但破壞者、惡作劇者總是存在的,WiKi有記錄和封存IP的功能,將破壞者的IP記錄下來他就不能再胡作非為了。
6、Sand Box(沙箱)測試:一般的WiKi都建有一個Sand Box的頁面,這個頁面就是讓初次參與的人先到Sand Box頁面做測試,Sand Box與普通頁面是一樣的,這裡你可以任意塗鴉、隨意測試。
7、編輯規則:任何一個開放的WiKi都有一個編輯規則,上面寫明了大家建設維護WiKi站點的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

擴展閱讀


不要混淆“維基”與`“威客”
維基(WiKi)和威客(witkey)在發音上相似,不少人士混淆與兩個概念併產生誤解。
維基WiKi以人的自豪和自我體現為動力,把雜亂信息和數據結構化,形成可免費共享的知識,所以維基WiKi在知識的共享區做得很出色;
威客witkey承認人的知識,智慧和能力具有價值,通過知識的價值化促進人們使用自己的智慧參與解決問題,並形成結構化的有價值知識區,所以威客出色的是智慧和知識的領域。
維基的問題
無數的網際網路用戶為維基百科貢獻了智力勞動,無私的貢獻導致維基的管理者不能隨意的用其牟利,這就是維基的困境,雖然維基提出了維基經濟學,但由於其沒有意識到知識的價值化,所以維基也就沒有商品的概念,用經濟學描述維基可以看作是一次炒作和混淆視聽的行為。
2008年1月9日本文寫作時,維基的創始者們仍然沒有了解維基WiKi的起源和發展方向,這一點需要用威客理論來解答:
維基WiKi起源於BBS的帖子修改權,傳統只有發布者和網站管理員可以修改帖子的內容,當一個帖子所有的瀏覽者(相對)都能參與修改時,維基就誕生了。